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及其教学组织研究

2016-04-14 23:52高英霞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组织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摘 要:纵观当前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热点,亦有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推广,极大地推动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因突出“行动”具有顯著独特的特点,其教学组织亦具备多种教学策略和形式。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教学组织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8.250

0 引言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阶段[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也是教学实施的必须条件[2]。当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因具备开放性等特点已成为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热点,亦有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推广,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组织策略和形式也较为多样。

1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1)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特点。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性”,即参与性、实践性和互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具有注重学生个体的行动性、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学习行动的合作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等特点。

(2)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原则。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强调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学模式的实施采取综合职业能力原则、学生主体原则、项目驱动原则,最终使学生能够迅速楔入到未来变化的工作岗位中,适应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3)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是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关键。依据教学学生主体理念、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理念。当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过程可分为行动收集信息、行动计划制定、行动实施和行动评价[3],进一步拓展为“六步法”: 计划—决策—实施—成果展示—检查—评估。

2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

选用合理的教学组织方式,是行动导向教学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结合职业院校的改革实践,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组织具有多种策略和形式。

2.1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策略[2]

(1)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合作学习。在真实的职业活动中,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建构知识及经验,本质为实践教学活动。如项目教学、仿真训练,以模拟或提取职业活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来引导学习,最终以任务的完成来评测质量。

(2)基于典型职业性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面对稍有难度的职业性认知问题,可经过一系列引导性操作,将教学融入探究并解决疑难职业性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在行动中建构职业相关知识及经验。具体程序:呈现刺激—激发兴趣—讨论聚焦—表征问题—提供咨询—制订计划—实践探究—建构知识—评估交流—评价总结。

(3)基于典型职业案例辨析的讨论学习。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适当的职业相关典型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关键属性,最终总结或抽象出工作原理。该法通过合适的职业相关典型案例进行学习情境设定及类比,使学生在比较与辨析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及能力,学生学习成为主动探究职业行动的过程。

2.2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3]

(1)学习或工作小组。根据“学习项目”或“工作任务”的难易不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进行组内分工。通过这种合作性学习,学生在学习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在职业组织中工作的社会能力。教学组织中应兼顾学生个性特征与整组工作效率,可通过岗位轮换等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模拟公司。雷同于角色扮演,接近实际的职业情境,融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开展综合性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对师生素质要求较高,模拟公司运营方式组织教学,解决了学生毕业后初入职场遇到的职业性问题,从而建立规范清晰的职场图式,为就业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3)一体化教学。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将专业实训室与传统教室组合在一起,随时满足教师讲授和学生实训活动。优点是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相辅相成,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点是必须有满足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否则可能造成项目实施的不完整和不连续。

2.3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时间组织

(1)同步教学式。所有学生学习或工作小组同时按照指定的顺序依次实施教学项目,或由易到难,或由小到大等,直到完成教学计划。学习或工作小组之间进行经验交流与共享,从而归纳和总结出主要教学内容,学习或工作小组间教学进度较为一致。

(2)交替式。在教学目标相同的条件下,可呈现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或工作小组可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分别或轮流实施工作计划,再根据教学条件情况交替轮换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学习或工作小组间教学进度完全不同。

(3)随机式。很多专业的教学项目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如气候、季节或场地等,行动导向教学时间安排的灵活性较大。可根据具体情境融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如建筑施工、农作物播种、工业设备故障等,学习或工作小组间教学内容及进度完全不同,进行经验交流与共享后归纳和总结出主要教学内容。

总之,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反复训练出来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又获得了职业能力,满足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探索与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必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坦.教学模式的有效选择与运用[J].中国教育学刊, 1997(03):45-47.

[2]赵延明.浅谈教学组织形式[J].现代交际,2010(04):171-172.

[3]焦彩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与教学组织过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9) :43-44.

[4]程道明,杜迎.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策略探讨[J].江苏教育研究,2013(24):69-71.

[5]崔发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设计与教学组织方式[J].职业, 2013(30):43-45.

作者简介:高英霞(1969-),女,山东海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生化制药技术。

猜你喜欢
教学组织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技巧
如何提高女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听障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唱响教学三部曲,打造高效课堂
基于行动导向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