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引力波背后的“中国力量”

2016-04-15 08:47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7期
关键词:引力波电磁波引力



探测引力波背后的“中国力量”

2015年9月14日,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到来自于两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

引力波携带着与电磁波截然不同的信息,如果能探测到宇宙大爆炸时发出的原初引力波,那将为我们揭示宇宙诞生之初的奥妙。

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 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负责人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在被预言将近百年、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首个位于地球之外13亿光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被人类直接探测到,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正在拉开。

引力波究竟是什么

对于“波”,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无线电波、电磁波、声波、光波等等,引力波也是波的一种。

既然称之为引力波,它必然与引力有关。所以,在更深一步了解引力波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人类对于引力的认识过程。17世纪末的物理学家牛顿看到了下落的苹果,意识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力,称之为“引力”,并且将其数学化,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认识的精髓是物体质量的存在导致了引力,这在牛顿之后的两百多年里被认为是宇宙间的绝对真理。直到1905年狭义相对论发表,再到1915年广义相对论的发表,爱因斯坦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对于引力的看法,引力是因为质量对于时空造成了变形所导致,而非质量之间的吸引。在爱因斯坦的描述中,有质量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时空发生扭曲,物体的质量越大,时空就扭曲得越厉害。

这就意味着,我们时空可被当做一种可以变形的介质来认识。所以引力波,简单来说,就是时空自身的波动。相比较我们熟知的无线电波(或者电磁波),它仅仅是在时空之中传播的,时空是它的媒介。

人们常说“星辰大海”,如果将时空视作海洋,那么天体就如同海洋生物一般。可以想象,如果大海中的某个生物摇了摇尾巴、或是晃了晃头,海水由此所产生的波动就会向外传播。与此类似,宇宙中某个天体的剧烈活动,会对所在的时空产生扰动,时空自身的波动也会向远处传播,如果足够强,就能够为地球上的我们所感知。

中国有何作为

此次LIGO探测器探测到了来自于宇宙深处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的一场引力风暴,来自于一个双黑洞系统的合并。这也是人们首次直接发现双黑洞,据悉,这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为26和39太阳质量,属于恒星级黑洞。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研究员苏萌介绍,一旦宇宙中某个地方产生了引力波信号,就好比大功率扩音喇叭在宇宙的某个角落喊一嗓子,这种时空的“震荡”会以引力波的形式在宇宙间几乎毫无阻力的传播。如果离地球足够近,就可以用“引力波天线”接受这些讯号。就像地球上时不时发生地震一样,只要我们有一个好的“地震仪”就能探测到这些微乎其微的震荡。

科学家们针对不同频率的引力波信号源,建造了不同的引力波接收器,LIGO科学合作组便是其中之一。“此次LIGO实验在它的工作频段证实引力波的存在,也就是说,引力波在其他广泛的频段都应该存在,如果在对应这些引力波频段的探测上建造领先的实验装置,就会在未来的引力波科学大发现上占据先机。”苏萌说。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家就开始了引力波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停滞了十几年,造成了人才断层。直到2008年,在中科院力学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胡文瑞院士的推动下,中国的引力波研究才再度开启。令人欣喜的是,尽管有着一段空白历史,但在这次至关重要的“捕获”中,中国科学家并未缺位。凭借高精度的数据分析能力,中国科学家“净化”了引力波探测中的干扰信号,与全世界顶尖科学家“协同作战”,共同开启了全新的天文时代。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LSC理事会成员曹军威正是这支“净化之军”的负责人。2004- 200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空间研究中心工作的曹军威,便参与了引力波数据计算和分析的工作。在这期间,他时刻关注着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的工作动态。“国内研究团队不应该在这样的顶级研究领域落后。”2006年回国后,曹军威组织创建了清华LIGO工作组,由来自信研院、自动化系、计算机系和工程物理系的教师和学生组成。他们采用先进计算技术提高引力波数据分析的速度和效率,也逐渐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2009年,清华被LIGO科学合作组织(LSC)接受为正式成员,也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的LSC成员。

郭翔宇是清华计算机系高性能计算所的硕士研究生,也是清华LIGO工作组中一名普通科研人员。他每天的科研任务,就是“让引力波数据分析处理的过程更有效率”:“每周我们都要与西澳大利亚大学的项目组成员跨洋讨论,一年多来,我在先前的基础上,将探测器GPU的信息处理速度从原有的58倍提升到了120倍以上。”

在曹军威看来,探测器的精度提升和数据分析处理相辅相成,最终成就了引力波探测的成功,这是全世界千余名研究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拥有新的宇宙感知力

科学家们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去寻找引力波有什么用?会不会像科幻电影里那样为我们打开“虫洞”、开启时间旅行带来可能性?

苏萌说,科学上讲,引力波的发现为我们打开了研究宇宙的全新窗口,射电、光学、伽马射线等电磁波谱研究宇宙都是来自于光子携带的信息,引力波携带着与电磁波截然不同的信息,将为我们揭示宇宙新的奥秘,比如黑洞与黑洞并合时的物理过程。如果能探测到宇宙大爆炸时发出的原初引力波,那将为我们揭示宇宙诞生之初的奥妙。

那它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百年前电磁波刚被发现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

LIGO的发现让我国科学家对中国引力波研究充满期待。“目前在国际引力波探测领域,中国的影响几乎为零,希望借此机会更大推动国内引力波研究的发展。”专家说。

专家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这个领域不能是空白。“我们必须抓紧,创新而不是跟踪,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原初引力波仍未测出,国际合作空间依然很大。”

“LIGO的发现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去寻找不同波段的引力波,就像不同波段的电磁波谱一样。如果能够探测到原初引力波将是下一个引力波领域、宇宙学、高能物理的重大突破。”苏萌说。

(新华网2016.2.12等)

猜你喜欢
引力波电磁波引力
基于PM算法的涡旋电磁波引信超分辨测向方法
聚焦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
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考点解读
延安新引力
黄浦江边的“引力波”
EN菌的引力波探测器
发现引力波
感受引力
新春“引力波”一触即发
A dew d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