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磁操纵式起动机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

2016-04-18 06:51印健健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电子制作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主开关起动机电枢

印健健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汽车电磁操纵式起动机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

印健健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文章把汽车起动机电路的动态起动过程分解成起动前准备、起动进行时、起动结束前瞬时、起动结束后四个阶段分别进行了阐述,从电路组成、分阶段的工作过程配以通俗易懂的图片,作了全面详实的描述,是读者学习汽车电路值得收藏的资料。

汽车;电磁操纵式;起动机;电路组成;工作原理

引言

起动机是汽车的关键部件,起动机电路出现故障会造成汽车无法起动,起动机电路的起动原理看似简单,但大多数有关的教材对其阐述都是轻描淡写,甚至含糊不清的,起动机起动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只有把这一过程分阶段再配以插图逐一说明,才能使读者快速容易地掌握其工作原理。

图1 起动前准备阶段的工作状态

1.组成

电磁操纵式起动机电路由蓄电池、起动开关(通常起动开关与点火开关合为一体)、主开关接触盘、吸拉线圈(与电动机串联)、保持线圈(与电动机并联)、活动铁芯、复位弹簧、拨叉、单向离合器、飞轮等组成。(见图1)

2.工作原理

2.1 起动前准备阶段

起动时,接通起动开关,蓄电池经起动控制电路向起动机电磁开关通电,其电路分为二路,一路为蓄电池正极(12V)→起动开关→保持线圈→搭铁接地(蓄电池负极),另一路为蓄电池正极→起动开关→吸拉线圈→起动机电枢→搭铁。此时,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磁场方向相同,活动铁芯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向左移动,带动拨叉上端左移,拨叉下端驱动单向离合器右移,单向离合器小齿轮与飞轮开始啮合。这里需强调的是由于吸拉线圈和起动机电枢串联,虽然起动机电枢内有电流流过,但电流很小,起动电机是不转的。(见图1)

2.2 起动进行阶段

当驱动小齿轮与飞轮齿圈接近完全啮合时,接触盘与接触点接通,当主开关接通后,起动机主电路接通,直流电动机产生强大的转矩,通过接合状态的单向离合器传给发动机飞轮,此时的电路为,蓄电池正极→接触盘→起动机电枢→搭铁,吸拉线圈由于线圈的两端等电位而断电,另一路仍为蓄电池正极(12V)→起动开关→保持线圈→搭铁接地(蓄电池负极),此时只有保持线圈有电磁力。(见图2)

2.3 起动阶段结束前瞬时

起动开关断开时,起动控制电路断开,但电磁开关内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通过仍然闭合的主开关得到电流,其电流回路为,蓄电池正极→主开关→吸拉线圈→保持线圈→搭铁,另一路仍为畜电池正极→主开关→起动机电枢→搭铁,此时因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磁场方向相反,相互削弱。(见图3)

2.4 起动阶段结束

由于在起动阶段结束前瞬时,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磁场方向相反,相互削弱,活动铁芯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回位,使驱动小齿轮与飞轮脱离啮合,主开关断开,起动机停止工作。(见图4)

图2 起动进行阶段工作状态

图3 起动阶段结束前瞬时的工作状态

图4 起动结束

3.结束语

汽车起动机的起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图文描述再详细也是静止不动的图文资料,如果再配以视频动画演示这一起动过程,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杨智勇.汽车电器(第2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王爱国.汽车电器的构造与检修[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冯渊.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印健健(1964-),江苏海门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应用电子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主开关起动机电枢
基于电接触特性的电枢臂形状优化设计
四轨电磁发射器电枢-轨道初始接触特性研究*
2014款宝马520i车驾驶人侧车窗升降主开关无法同时控制多个车窗升降
双层电枢结构设计及其电磁力和电流密度分布*
船舶应急发电机微电脑控制器故障处理实例
电枢装配后接触压力不均匀特性研究*
2009款配备智能进入和起动系统的汉兰达车起动机控制系统简介
发电机主开关的试验方法和设备
简述永磁减速起动机
发动机怠速-停机起动机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