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之记 事(一)

2016-04-18 05:16马德均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主题思想记事第一人称

马德均

1.了解记事的注意事项。

2.学会采用第一人称记事。

记叙文的 记事就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叙述来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记事要写清楚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物,事件发生、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这些基本要素都要记叙清楚,做到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在记事的文章中,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最常见。用第一人称记事,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或作者以当事人自居),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我”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件就不能写进去。

我的雨季不再来

□樊 芮

又下雨了,丝丝绵绵的雨一下就是好几天,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天灰蒙蒙,让人的心情也变得沉闷而忧郁。“又怕是个雨季。”我站在窗边望着这绵延不断的雨丝,淡淡地说。“但这雨季过了,便不会再来了呀。”妈妈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我的心猛然一悸,想起那段我人生中的雨季,那雨一下就是一个月。那次学校文艺汇演,班主任让我负责班里的文艺节目,可同学们积极性都不高。我鼓励班上擅长唱歌跳舞的同学报名,左劝右劝,好不容易她们才勉为其难地答应。可排练又出了问题。一会儿提这个意见,一会儿又说那个好,综合一下吧,看起来像“大杂烩”,可单尊重一个人的看法又怕得罪了其他人。

好不容易确定了方案,她们又在分工上出现了问题。眼看正式演出一天天临近,我们的节目仍是一团糟,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们却一点也不慌张。最后登台也只是草草收场,效果当然不怎么好。事后,同学们都在议论抱怨这次演出,我很自责,心里深深地愧疚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才渐渐地淡出了同学们的话题。我也才长舒了一口气,准备着期中考试。

这次考试对我很重要,可我却考砸了,倒退了八个名次,那分数就像刀子一样深深地刺进我的心里。我落寞地坐在校园里的椅子上,仿佛看见同学们嘲笑的目光和老师失望的神情。接连两件事情的打击,让好强的我久久地失落着。这时,下雨了。细细的雨丝被风吹着击打在我的脸颊上,凉凉的。

我看着雨丝落在绿叶上,洗刷着叶的污垢,洗涤着城市里喧嚣的尘埃,也洗涤着我曾经的自信。

终于,雨停了。雨后的彩虹异常美丽,温暖的阳光又将大地装点得生机盎然。我沐浴着阳光,想把阳光装进心里。叶片上晶莹的雨珠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我的内心放晴了,变得更加自信。

“时间可以治愈一切。”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老师曾经说过:在同一平面的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只有一个交点,再也没有第二个。人生的雨季,与我漫长的人生就如同相交的两条直线,永远只有一个交点。

雨季之后总会是晴天,相信我的雨季不会再来。

点评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选取校园生活中两件失败的事情,写其给自己造成的负面心理影响,表现“我”自信好强的精神品质。真实典型且详略得当,层次分明,内容具体。作者用象征的手法,以雨季象征负面心理,细腻真挚地再现了其中滋味,情景交融,寓意深远。挫折也是教育,体验才能成长。每个学生几乎都有这种经历。从这个角度来说,本文反映的校园生活具有普遍性。走出自己的雨季,也是本文深刻的主题意义。

生活中总有些事让我们感动,总有些事让我们难忘,总有些事让我们欢呼,总有些事让我们悲伤。拿起你手中的笔,记录下自己认为影响最大、感受最深、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注意要从第一人称角度叙述事件,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思路点拨:写这类记事作文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选取哪些事来写,二是怎样叙述它显得更好。这其中包括表现什么样的主题思想以及怎样使主题思想表现得更充分。在写作时,要写自己熟悉的事,认真观察思考、分析提炼。还要学会灵活运用记叙要素,统筹安排并以小见大深入挖掘,使叙述更深刻。也要学会描写和展开情节,使叙述更具体更完整。尤其要突出重点和关键点,写出精细的过程,写出精彩的内涵感悟,在结尾处要有点睛升华之笔,使主题更深刻、寓意更深远。在记事数量上,可以只写一件事情一叙到底,也可以写几件事情共同表现一个主题思想,但应注意详略的安排,当详则详,当略则略。

猜你喜欢
主题思想记事第一人称
《青岛记事》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紧扣细节文字,着眼文章“分歧”
论电影《建党伟业》的主题思想和叙事结构
Why Men Never Remember Anything
展开想象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