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R30阳性表达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

2016-04-19 01:46余桂梅
安徽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肖 波,余桂梅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妇产科,湖北 武汉 430053)



GPR30阳性表达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

肖波,余桂梅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妇产科,湖北 武汉430053)

摘要:目的分析新型雌激素受体GPR30表达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与雌、孕激素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妇产科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PR30、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并分析其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意义和分析三者间的关系。结果GPR30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FIGO分期、组织分级以及肌层浸润深度有关联(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GPR30表达阳性率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P<0.05),PR表达阳性率在子宫内膜癌与增殖期子宫内膜差异显著(P<0.05),ER表达阳性率在两者间无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GPR30与ER阳性共表达率为61.2%(30/49),呈正相关(r=0.315,P=0.021);与 PR阳性共表达率为57.1%(28/49),呈正相关(r=0.303,P=0.027)。结论GPR30阳性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组织分级以及肌层浸润深度相关,对子宫内膜癌预后产生重要作用;GPR30与ER、PR间存在共表达的交谈或调节作用。

关键词:GPR30;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具有激素依赖性,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它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水平关系密切,雌、孕激素受体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密切相关[1]。雌激素跨膜受体GPR3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GPR30)与雌激素具高度亲和性[2-3],GPR30通过与配体的结合发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有研究称tamoxifen可以作为GPR30的激动剂刺激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4]。本研究旨在讨论GPR30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与雌、孕激素的关系,为临床提供一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行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石蜡切片49例,所有患者病历资料保存完整,所有病例未接受任何激素治疗或放、化疗。患者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57.3±6.2)岁,其中有生育史38例,无生育史11例。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根据FIGO分期标准:Ⅰ期21例,Ⅱ期13例,Ⅲ期10例,Ⅳ期5例,组织分级:高分化24例,中分化14例,低分化11例,对肌层浸润深度分3类,无浸润21例,浸润深度达浅部肌层者19例,浸润深度达深部肌层者9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病理分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42例,浆液性腺癌3例,透明细胞腺癌1例,移行细胞癌1例,混合细胞腺癌2例。本研究中同时选入49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49例选入对象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50.6±7.1)岁。

1.2方法所有石蜡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PR30、ER、PR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所有切片均有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阴性对照采用PBS代替一抗,本研究中所有一抗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结果判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则为阳性,GPR30阳性染色出现在胞浆,ER、PR阳性染色出现在胞核。染色强度评定:无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半定量评分标准:0分:显色细胞<10%,1分:10%~24%显色细胞,2分:24%~49%显色细胞,3分:49%~100%。两项得分乘积为积分,阴性<4分,阳性≥4分,计算各组患者中GPR30、ER、PR阳性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子宫内膜癌中GPR30、ER、PR阳性表达判定见图1。

图1 A:GPR30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40);B:PR

2.2对比分析GPR30、ER、PR在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阳性表达GPR30表达阳性率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P<0.05),PR表达阳性率在子宫内膜癌与增殖期子宫内膜差异显著(P<0.05),ER表达阳性率在两者间无差异(P>0.05)。见表1。

2.3GPR30、ER、PR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GPR30、PR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FIGO分期、组织分级以及肌层浸润深度有关联(P<0.05),ER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FIGO分期、组织分级有关联(P<0.05),三者阳性表达率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无关联(P>0.05)。见表2。

表1 对比分析GPR30、ER、PR在子宫内膜癌和

表2 GPR30、ER、PR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

注:*为P<0.05。

2.4GPR30、ER、PR表达相关性分析子宫内膜癌中有37例GPR30表达阳性,其中有7例ER表达阴性,38例ER表达阳性中有8例GPR30表达阴性,两者共表达阳性患者为30例,共表达率为61.2%(30/49),呈正相关(r=0.315,P=0.021);子宫内膜癌中有37例GPR30表达阳性,其中有9例PR表达阴性,35例PR表达阳性中有7例GPR30表达阴性,两者共表达阳性患者为28例,共表达率为57.1%(28/49),呈正相关(r=0.303,P=0.027)。见表3。

表3 GPR30、ER、PR表达相关性分析

3讨论

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ER、PR表达水平低则肿瘤恶性程度高[5],且子宫内膜癌在绝经前患者中发生率增高,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子宫内膜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促进作用,从而促使子宫内膜增殖,而子宫内膜的增殖是导致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原因;孕激素则与雌激素作用相反,其主要作用为促进子宫内膜细胞的分化,使得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为分泌期[6]。G蛋白偶联受体30是一种七次跨膜具有独立作用的新型雌激素受体,有研究称其能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7]。

子宫内膜癌分为雌激素依赖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但仅靠病理类型无法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作出准确判断,因此需要我们研究其分子学特征,从而选择对患者有利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GPR30表达阳性率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GPR30、PR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FIGO分期、组织分级以及肌层浸润深度有关联。GPR30不仅在正常组织中表达,在肿瘤组织中同样表达[8],GPR30通过活化细胞内第二信使影响细胞的的生长、增殖以及凋亡,有文献报道称GPR30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分化程度相关,GPR30缺失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差,更易发生于FIGO晚期、淋巴结转移等,可作为子宫内膜腺癌预后的指标[9-10]。PR是子宫内重要的受体,孕激素通过PR发挥生理作用,PR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信号通路作用,这与张海艳等[11]的研究结果相一致。ER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FIGO分期、组织分级有关联,三者阳性表达率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无关联。关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机制大多数学者支持雌激素长期刺激作用外加缺失孕激素拮抗作用所致,大量研究称雌激素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相关,雌激素阳性者子宫内膜癌的预后相对较好[12]。本研究结果提示PR表达阳性率在子宫内膜癌中显著低于增殖期子宫内膜,而ER表达阳性率在两者间无差异。PR作为独立因素影响子宫内膜癌的预后,PR表达的降低大大削减了其对雌激素的拮抗作用,这与文献报道称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越高则PR阳性表达率越低相一致[13]。本研究中38例ER表达阳性中有8例GPR30表达阴性,两者共表达率为61.2%(30/49),呈正相关(r=0.315,P=0.021),35例PR表达阳性中有7例GPR30表达阴性,两者共表达阳性率为57.1%(28/49),呈正相关(r=0.303,P=0.027)。GPR30与雌激素受体的分子结构以及亚细胞定位均有不同,但两者均能结合雌激素性物质从而发挥转录调节作用,在李飞等[14]的研究中称在甲状腺癌组织中GPR30与ER、PR的表达存在正相关,三者之间可能存在交谈或相互调节。

综上所述,GPR30阳性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组织分级以及肌层浸润深度相关,对子宫内膜癌预后产生重要作用;GPR30与ER、PR间存在共表达的交谈或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 Vandenput I,Trovik J,Leunen K,et al.Evolution in endometrial cancer:evidence from 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J].Int J Gynecol Cancer,2011,21(2):316-322.

[2]Wang D,Hu L,Zhang G,et al.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 in tumor development[J].Endocrine,2010,38(1):29-37.

[3]Madeo A,Maggiolini M.Nuclear alternate estrogen receptor GPR30 mediates 17 beta-estradiol-induced gene expression and migration in breast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J].Cancer Res,2010,70(14):6036-6046.

[4]Du GQ,Zhou L,Chen XY,et al.The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R30 mediates the proliferative and invasive effects induced by hydroxytamoxifen in endometrial cancer cell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2,420(2):343-349.

[5]郑晓霞,张宁,郭伟男,等.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疑难病杂志,2011,10(7):515-516.

[6]蔡凤梅,王卉芳,刘辉,等.ER、PR、Ki-67、CA12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2):159-161.

[7]郭瑞霞,郭会敏.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7):517-519.

[8]Samartzis N,Samartzis EP,Noske A,et al.Expression of the 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 in endometriosis: a tissue microarray study[J].Reprod Biol Endocrinol,2012,10:30.

[9]陈蕾,孙绪德,白宏伟,等.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新型雌激素受体GPR30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9):683-686.

[10] Krakstad C,Trovik J,Wik E,et al.Loss of GPER identifies new targets for therapy among a subgroup of ERα-positive endometrial cancer patients with poor outcome[J].Br J Cancer,2012,106(10):1682-1688.

[11] 张海艳,李立安,李亚里,等.ER、PR、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33(1):27-29,41.

[12] Stoian SC,Simionescu C,Margaritescu C,et al.Endometrial carcinomas: correlation between ER,PR,Ki67 status and histopathological prognostic parameters[J].Rom J Morphol Embryol,2011,52(2):631-636.

[13] 姚远洋,徐文展,王悦,等.子宫内膜癌分子标志物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3(5):743-748.

[14] 李飞,罗浩军,罗平,等.雌激素受体GPR30、ERα和PR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16):1691-1694.

(收稿日期:2015-10-17,修回日期:2015-11-23)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6.03.039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
p53蛋白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的临床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与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作用分析
腹腔镜在早期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应用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方案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子宫内膜癌单发转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