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促进小学生知行合一德育提升的思考和途径

2016-04-19 06:49潘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童谣德育

潘敏

摘 要 知行合一是德育所追求的方向之一,但在现实的学校工作中,学生说与做之间存在明显的两张皮现状,因此德育“见口不见行”成为学校德育提升重要的问题之一。童谣因其与小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紧密联系的特性决定了借助童谣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成为一种可能:童谣的生活性使得生活德育成为可能;童谣的趣味性使得学生情感要求得以满足;童谣的健康性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语言环境。经过实际尝试,我们认为注重童谣生活性、趣味性和健康性能有效提升学生知行合一,使学校德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 童谣 知行合一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的提出:知行分离的德育现状

我们学校经常看见这样的一幕:上午课间操铃声一响,学生排好队后去操场,途中上下楼梯时有追跑玩闹的男孩子、不绝于耳的小声音、小手放在裤子口袋的酷小伙……尽管班主任、值周老师费尽口舌让学生“静齐快”地排队,不要把手放在口袋、不要打闹,但还是不见效果。这对于校园安全来说无疑是一个未知的隐患,同时也不利于文明校园的创建。

但同时在班会课却呈现不同的状况,例如班主任问:见到果皮纸屑要怎样做?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要主动捡起来。班主任又问:如果不小心碰了同学应该怎样做?学生们纷纷表示应该赔礼道歉。班主任接着问:那如果赔过礼了,还要不要再发生争执?学生们又齐声回答不要。班主任说:既然你们都知道什么行为是正确的,那大家做的又怎样呢?€讇讇捉裉煸缟霞窖籼ㄉ系姆现矫挥屑笆奔衿鹄矗共攘艘唤牛褂衻讇讇缀蛝讇讇自缟弦蛭恍⌒淖擦艘幌虏坏挥谢ハ嗟狼阜炊吵衬帜郑?

从学生的口中我们看到的他们的认知令人欣喜,但反观他们的行为却让人失望。思想认识深刻,实际行动缺乏,只知不行,没有将道德要求内化成为品德,“知行不一”造成的消极后果是严重的,因为德育的目的乃是让受教育者能“知德行善”,从根本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当学生只知不行的时候,所有的德育效果就化为乌有,甚至会产生更为严重的负面效果。

有研究者分析了学生知行分离的主要原因,认为德育教育成人化、去生活化及规训大于自律等因素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用成人的语言、成人的德育思想来教育小学生是最大的问题根源,正如博尔若夫指出,“所有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和教育机构的教育都面临着夸大人生艰辛和忽视游戏的危险,在这样的教育中很容易形成一种忧郁消沉的气氛,它将使儿童失去对学习乃至对自己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这种理性教育模式下,小学生经常是“听听很感动,想想很激动、然后无行动”。面对这种情况,如何让学生“知行合一”成为全面的、完整的人呢?

对于学生知行不一的问题,有几个解决策略,例如有人提出充分利用教师的榜样作用、调整道德内容与构建德育激励惩罚机制、增强道德体验等方式,但这些针对校园环境的德育还是不能较好地深入儿童日常生活,导致儿童“在校一套、在家一套;教师面前一套、教师背后一套”的两张皮现象横行,我们认为应该从学生日常的语言系统出发,借助学生自我的语言系统和生活经历来让德育有更好的着力点,而这就是小学生喜欢的“童谣”。

2童谣对于小学生知行合一德育的作用

童谣短小精悍,但它可不简单,童谣的内容意义浅显、贴近生活、思想单纯,同时又具有想象力,整齐的结构、活泼的语言这些都使得它朗朗上口,易于传唱。如果我们将学生要遵守的道德编成他们喜爱而易于接受的童谣形式,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本文一开始所提出的知行不一的问题,成为一种新的德育方式。

童谣是何物?古人说:“童,童子。徒歌曰语。”(《国语·晋语》韦昭注)。“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杨慎《丹铅总录》卷二五)。现代辞典的解释为“在儿童中流行的歌谣”。它具有生活性、娱乐性、行动性、文化性的特点。现代的童谣则指儿童喜爱并相互传唱的有音律节奏的歌谣,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无乐自诵的童谣,也包括现代意义上的儿歌。童谣的这些特性使得它使新德育方式成为可能。

2.1童谣的生活性使学生德育生活化成为可能

童谣的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应,是对现实生活的精心提炼而又能与小学生的心灵沟通的文学作品。学校、学生及家庭生活的任何一方面都可以成为校园歌谣的素材来源。所以可以说校园歌谣基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最后又回归到学生的生活。

一方面,童谣可以成为小学生的交流沟通方式。儿童的自由天性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而童谣正是小学生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与交往载体,孩子在与同伴一起背诵,相互传授,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儿童感受到了亲情、集体的欢乐,以及在交往中获得承认。毋庸置疑的是,儿童交往是其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在这种过程中借助童谣帮助学生学会社会规范,认识自身社会角色,发展社会情感。

另一方面,童谣是小学生的重要游戏方式之一。游戏是小学生的热爱,他们爱追逐、爱打闹,离不开游戏。可现在的小学生游戏太少,而唯一得以传承的就是不断更新的童谣,这种韵律感和运动感的文学作品,就是让儿童天生喜爱,无论是课下十分钟还是自由时间,童谣都会成为他们“寂寞”时自然的选择。例如“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成为很多小学生放学回家边唱边玩的童谣之一。

可以说,童谣与小学生的生活浑然一体,童谣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具有童趣,又含有特定的教育内容,这使得其为德育生活发挥作用成为可能。

2.2 童谣的趣味性使德育能满足小学生的情感意向

童谣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对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首先,童谣具有特定的韵律和节奏,重视押韵、叠句、叠词,充满了游戏的味道。其次,童谣具有儿童性,它以儿童独特的视角去理解生活,用儿童化的语言来描述生活,却又富含哲理。再次,童谣具有行动性,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学生在诵读上述的童谣时往往会自然带上各种动作,在满足学生身体活动性的同时又帮助学生联系了文字与行动,为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总之,校园童谣以其欢快的调子,儿童式的热闹和幽默,温情的故事和浪漫的想象让儿童感受生活的快乐与丰富多彩。

2.3“绿色”的童谣自带德育性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所谓的“绿色”的童谣指的是对学生有积极影响的歌谣,其自身就具备了各种道德观和价值观,傅建明通过对童谣和《小学生德育纲要》的对比发现每一条纲要中的德育要求都有相对应的童谣内容可以对应。小学生通过诵读、表现这些绿色童谣的内容,就自然而然的从思想到行为都认可了某种积极的价值观,正如美国作家温德尔·拜瑞的观点,认为一个遵守自己话语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

此外学生除了是童谣的使用者外,还往往是童谣的生产者,他们利用模仿、改编、创造等途径编写了各种多样化的童谣,这种编写完全是学生内驱力的结果。学生创造童谣一方面更容易受到其他小朋友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更容易促使学生按照童谣中宣传的正确行为进行实践,从而将知行合一由外部推动转为内部驱使,学生德育提升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发展。

3利用童谣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的方法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阐述,童谣的确能为促进小学生知行合一开辟一条新的、有效的路径。那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如何有效地使用童谣,使其发挥最大的德育效果呢?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应该从童谣的三种特性,即生活性、趣味性和健康性出发,通过展现“真”的绿色童谣来促进小学生的知行合一。

3.1融入生活:童谣促进德育的途径

童谣本身就是儿童的生活方式,这意味着德育融入儿童生活的可能性。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尝试将童谣与学校的制度进行结合,从而将原本单调无聊的制度生活成为学生的一种游戏,将强制性的纪律成为一种亲切有趣的共同行动,使学校制度生活能更多地接近儿童好动、游戏的天性,吸引儿童主动参与并形成行为自律。例如有学校尝试在学生出操、春游等集体出行的时一起诵读童谣《雁》:“雁雁排成队,后头跟个小妹妹。雁哥哥,慢点飞,雁妹妹,快点追,大家团结紧,谁也不掉队。”结果证明,该校的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能整齐有序地排队出教室,并始终保持着兴奋雀跃的心情,这远比老师大声叫喊“不要吵,排好队”或者点名批评某些顽劣的学生要有效的多。通过这种方式,童谣与出行排队这一学校的制度进行了结合,使得童谣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行为,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完成了德育思想的传播。

3.2提升趣味:童谣促进德育的动力

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德育的传播往往是无趣的,甚少考虑学生喜欢快乐、充满激情的特性,而童谣兼具德育和趣味性,在保证道德观点传播的同时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它成为了促使学生知行合一德育实现的重要方式。

在具体操作中,如果教师想通过童谣促进学生知行合一,那么就要求教师能进入儿童的话语世界。例如在提醒学生节约用水的时候,我们往往是在厕所或者盥洗室张贴诸如“请节约用水”、“请关紧水龙头”这些命令式的警示语,对于成人来说,这些警示语可能具有一定的道德约束力,但学生的这种道德情感尚未产生,因为这些语言对他们来说过于生硬、过于严肃,学生往往会“害怕”和逃避这些语言,从而使得德育成为无用之功。但如果老师能编写诸如“自来水,哗哗流,小朋友听见忙回头,踮起脚,伸出手,用手关紧水龙头,一滴水,不漏掉,节约用水最重要”的童谣,并能在学生之间传唱,那么学生不仅会自己关心有没有关掉水龙头,还会利用童谣来督促其他同学按照童谣说的行为操作,这样的改变不仅在于它能引起学生的认可,更多的是能让学生生活在自己的语言体系中,从而感到温暖和放心。

3.3保障健康:童谣促进德育的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口中的童谣往往分为三种,一种是积极健康的“绿色”童谣;一种是悲观消极,对学生产生不良印象的“黑色”童谣,还有一种是处于两者之间,根据不同学生产生不同效果的“灰色”童谣。无疑,只有“绿色”的童谣才能将道德教育真正融入到学生生活,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

从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自己创作传唱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所谓的“灰色”甚至“黑色”童谣,例如同学中流传着“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的童谣,虽然实际中小学生的压力并不大,但他们对学习产生的一种枯燥感促使他们编写了这样充满埋怨的童谣。因此在童谣的创造和传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生活,也要引导学生生活,不仅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也要帮助学生主体走向正确的价值方向。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改编、重写学生口中的童谣来完成引导的任务,例如有同事就利用她最喜欢的歌曲《不怕不怕》的旋律,改编了上述这个童谣为“学习枯燥我不怕不怕啦,我朋友比较多,一起更开心;作业太多我不怕不怕了,我勇气比较大,努力消灭它”。通过这种改编,使得原本灰色的童谣瞬间染绿,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进而帮助学生在实际面对困难中更有勇气和担当。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童谣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