遑论情感教育在高等政法公安院校《数学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19 16:46王汝发刘利平
关键词:数学文化情感教育学习兴趣

王汝发 刘利平

【摘要】《数学文化》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也是师生的精神情感的交融过程,在《数学文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特别善于运用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数学文化 情感教育 学习兴趣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 “高等政法公安院校‘数学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878)的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K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41-02

情感教育,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对教材中一切可用的情感教育因素进行挖掘,并通过这一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力量,使其始终处于最佳的情绪状态,进而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具体知识的学习中去。“情感教育的理论,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世界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中崛起和发展起来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产生的体验。情感教育的含义一般认为是指由师生之间真诚的、积极的情感交流而产生的和谐的,合作的教学气氛,以建立最佳的教学情境。”[1] 文献[2]中作者就高等政法公安院校开展数学文化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方案进行了讨论,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再做些讨论。

1.正确认识情感教育在《数学文化》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知道,互联网时代的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和互联网一起长大一起成长的,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教学面临极大的挑战,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动摇,就是要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变成一个灵活的模式,传统的“控制型”的教学模式变成一个“讨论式”的新模式。《数学文化》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也是师生的精神情感交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统一的活动体,教师是教育者,在《数学文化》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起主体作用。《数学文化》教材中处处含有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有多重身份,并因材、因学时、因地的变换角色。因此,“教学系统是知识和情感两个子系统交织在一起组成的,教学既不能只传授知识而无视情感,也不能脱离知识空谈情感,两者应是水乳相融、紧密相联。”情感教育在《数学文化》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文化》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合进情感教育,是《数学文化》教师在新形势下的责任和义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轻松的完成《数学文化》教学任务和育人的重要手段。“Arnold(1999)认为,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情感与认知不是两个对立的概念。相反,情感与认知相辅相成。如果缺乏积极的情感,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近几年,笔者曾在《数学文化》课堂教学中做过一些实验,在情绪好的情况下,学生课堂提问的人数是情绪差的情况下的4倍,发言人数是情绪差的3倍,经测验对比发现,前者巩固率为90%,而后者仅为70%。

2.课堂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2.1增加情感投入,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场”

建立情感场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它具有多种效应[1]:一是宽松,师生有一种宽松感、安全感,因而能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愉快地生活和学习,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二是移性,教师爱学生,学生也爱教师;三是信任,指的是人际交往的意愿,喜好有趋向性,即喜欢听谁的,不喜欢听谁的,师生关系好,各种信息就会在学生头脑里畅通无阻地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四是期待,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就会使学生得到一种潜在的鼓舞和力量;五是感染,师生关系好,教师的模范言行、治学精神,都会给学生以好的影响。实践证明,学生喜欢热情和蔼、敬重学生、耐心指导、诲人不倦的教师。如数学基础差的同学,对学习《数学文化》有一定的困难。但在课堂上我们认真讲解,授课语言富有感染力,提问时,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耐心细致,并加以点拨引导,肯定正确补充不足,讨论问题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课后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相互沟通、增进友谊,倾注关怀和爱护,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亲可信,感到教师不仅是自己的良师,也是生活中的挚友,因而授课很有吸引力,在统考中,这些数学基础差的同学《数学文化》及格率为93%。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基本表情应是从容微笑,微笑能启动学生心灵的窗扉,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教师的微笑是爱护学生,是态度友好的表示,它是一种比“好”、“对不起”之类的口语更微妙的无声文明语言,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例如在讲“无限与有限的区别和联系”一节时,老师不慎将:“在无限集中,部分可以等于全体(这是无限的本质),而在有限的情况下,部分总是小于全体。”错误地表述为:“在无限集中,部分可以等于全体(这是无限的本质),而在有限的情况下,部分总是小于等于全体。”学生发现错误后,进行了纠正,这时候教师应该面带微笑注视该生以示感谢,学生报之一笑,虽然彼此都没有说话,但内心明白。这种在讲解重点而学生精力集中时,应用这种无声的体态语言改错,可减少干扰与混乱;与其和学生争论一番,还不如通过情感教育去激励他,唤醒他,鼓舞他,感化他,“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他一定会把情感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而向上的动力。这时候不用你去多说,他都会非常自觉地去完成教学任务,死心踏地的“帮”你读书,那你何愁你所教的学科会学不好呢?

2.2 用趣味和幽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建立学生的“心理场”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仅考虑政法公安院校数学文化及数学基础课程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过程,还要考虑师生的情感交流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认真考虑如何用趣味和幽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方设法建立学生学习的“心理场”。特别对学习后进生更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完全而体面的表现自己,使这些学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新的进步和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学生上进的心理。如讲“世界数学史”一节时,我们用一下的形式介绍:理性思维——古代希腊数学;系统算法——中国传统数学的发展;微积分优先权之争——牛顿vs莱布尼茨等等,这种形式的表述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心理场”。

2.3 让学生欣赏数学的真善美,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场”

《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恰恰相反,政法公安类高校的一些学生对数学兴趣不大,难以理解概念含义的情况经常发生。然而《数学文化》中却处处充满着美和无穷的趣味,这就要求在教师在教学中精心组织、科学设计,千方百计把抽象枯燥乏味的概念寓于生动有趣的数学典故之中,使学生乐学、爱学。诙谐性语言,是思想、学识、智慧、灵感的结晶,使学生兴趣倍增,便有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例如有位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说到:“真是与众不同,多么富有创意的思考啊。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真了不起!”“谁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说错了不要紧,老师最喜欢举手的同学,因为你们是最自信的人。”……一句句激励的话语让每个学生都有了前进的动力,建立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场”。当然,在平时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可以“偏心”,教师应是一位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人人平等,更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公平的洒入每个学生的心田。尤其是后进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后进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快乐的校园生活。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激励。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关注的一声,信任的一点头,爱抚的一摸、轻声的询问都是师爱情感的流露。教师学生双方处于积极情感状态时候,便会产生感情上的合流、课堂上将会出现一种协调、自然、宽松的气氛。从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看,如果教师责任心强,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讲课时有激情,有启发,有引导,激励学生认真听课,努力思维。虽然是政法公安院校,但学生学习《数学文化》课的积极性很高,这一点从学生选课的情况明显看出。学生的到课率很高,学生的满意程度也就高。学生也就产生了学习《数学文化》课的兴趣,达到了《数学文化》课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汝发.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1998,7(4):40-43

[2]王汝发, 李玉山,张彩红. 高等政法公安院校《数学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9):44-45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情感教育学习兴趣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