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控输注异丙酚与吸入异氟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

2016-04-20 03:38谭海峰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河池547000
河北医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异氟醚胆囊切除术异丙酚

谭海峰(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西 河池 547000)



靶控输注异丙酚与吸入异氟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

谭海峰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西 河池 547000)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与吸入异氟醚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并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给予该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进行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20例,给予该组吸入异氟醚诱导麻醉,术中监测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结果:在进行麻醉的过程中两组患者的DBP、SBP、HR值均会发生变化,但是对照组患者各项值的变化受外界的影响较大,血液动力学波动较明显,而观察组患者受外界影响较小,术中血液动力学较为稳定;观察组患者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比对照组要短,两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进行静脉麻醉术中患者的血液力学动力性稳定,患者在术后苏醒的时间较短,效果明显优于吸入异氟醚麻醉法。

【关键词】靶控输注; 异丙酚; 异氟醚;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胆道外科常见的手术,在胆囊切除的过程中由于腹腔内存在二氧化碳会导致腹腔内压力增高,致使胸腔的压力也增高,影响患者的血液流动性,在临床上常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出血少、手术过程短等优点,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患者迅速达到麻醉要求[2]。靶控输注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方法,通过三室模型以血浆浓度或效应室浓度的反馈控制计算机进行输注[3]。本文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腹部外科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分别对其实施靶控输注异丙酚和吸入异氟醚进行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腹部外科科将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43.18±6.53),对照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44.57±7.11),所有患者均符合胆囊切除术的诊断标准,均无严重的心、肝、肺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且无高血压病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采用0.1g的苯巴比妥和0.5mg的阿托品进行肌肉注射。其中观察组实行靶控输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具体的方法是将诱导时靶的浓度设定为4μg/ mL,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2mg的咪唑安定、0.1mg/ kg的维库溴铵及2μg/ kg的芬太尼,然后经口腔气管插管,在手术的过程中保持靶浓度3.0~3.5μg/ mL,根据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调节靶浓度,同时术中采用0.04mg/ (kgh)的维库溴铵进行肌肉放松,在手术结束的前30min时停用维库溴铵,在对腹腔进行冲洗的时候将靶浓度调到1μg/ mL,在腹腔关闭时停止靶控输注。对照组采用浓度为3%的异氟醚吸入进行复合诱导麻醉,在麻醉的过程中也对该组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咪唑安定、维库溴铵和芬太尼,剂量与观察组等同,也实行口腔气管插管,手术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调节呼入气体的浓度为1%~3%,在腹腔关闭的时候停止异氟醚的呼入。

1.3 观察指标:分别在进入手术室30min后(T1)、进行诱导时(T2)、气管插管时(T3)、切皮建立气腹时刻(T4)、切皮建立气腹后5min(T5)、拔管时刻(T6)等时间点记录两组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心率(HR)的值,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诱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患者的苏醒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DBP、SBP、HR变化情况:统计记录结果如表1所示,可知在T1时刻内两组患者的DBP、SBP、HR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诱导后两组患者的所有指标均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刻的各项值与T1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气管插入的T3时刻,两组患者由于受到刺激,对照组各项值明显升高,与T1时刻的值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后随着麻醉的加深,对照组患者的心率迅速下降,观察组患者的DBP、HR值则慢慢恢复到基础水平,与T1时刻相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切皮建立气腹的T4时刻对照组患者的HR变化明显,与观察组相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的过程中各项值都比较稳定,在手术结束进行拔管的T6时,刻对照组的各项值迅速升高,与T1时刻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患者的DBP、SBP、HR可知,在进行麻醉的过程中这些值均会发生变化,但是对照组患者各项值的变化受外界的影响较大,血液动力学波动较明显,而观察组患者受外界影响较小,术中血液动力学较为稳定。

表1 两组患者的DBP、SBP、HR的变化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等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比对照组要短,两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术中无烦躁现象,术后也无嗜睡的现象发生,对照组患者在术中有2例烦躁现象,占10. 0%,术后有5例嗜睡现象,占25.0%。

表2 两组患者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诱导时间(s)苏醒时间(min)拔管时间(min)术中烦躁(n)术后嗜睡(n)观察组 20 190.21±24.99  10.96±8.73  14.89±7.37 0 0对照组 20 293.14±19.26  24.31±9.54  34.15±13.23 2 5

3 讨 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操作的时间短、创口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过程中由于要在腹腔建立气腹,因此需要麻醉能够快速的达到要求,并且患者在手术后能够快速的苏醒,避免因麻醉时间过长导致患者出现术后低氧血症,有效的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靶控输注(TCI)是一种新型的将麻醉药的应用与药物的药效动力学、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微机技术相结合的麻醉技术[4]。只需要了解患者的体重、年龄和效应室目标浓度,即可完成自动的麻醉药物输注与浓度的维持,操作过程非常简单,避免了传统麻醉药物输注的计算,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可有效的维持血药浓度,避免药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异丙酚是一种短效的麻醉药物,其可以快速的诱导,患者苏醒也较快,因此被用于靶控输注技术中。与传统的吸入异氟醚相比靶控输注异丙酚可以更好的维持血液的力学动力性,避免受外界刺激而引起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且在术后患者苏醒时间短,麻醉的质量也较吸入异氟醚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因此靶控输注异丙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盖赵辉,张云红,佟香芝,等.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9:753~756.

[2] 邸立超.不同方法监测患者异丙酚镇静深度的准确性: BIS、Narcotrend指数、听觉诱发电位指数与意识指数的比较[D].河北医科大学,2014,16:12~13.

[3] 邵新华.伞式免气腹技术与气腹技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动物实验对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8:35~36.

[4] 李国肖,卢跃.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3,1:87~88.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白治区科学技术与研究基金项目,(编号:A1309009)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4-0610-0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4.029

猜你喜欢
异氟醚胆囊切除术异丙酚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1-氯-2,2,2-三氟乙基二氟甲基醚红外光谱研究
异氟醚间断预处理对非停跳冠状动脉移植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结合视嗅觉刺激的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康复的影响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七氟醚与异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