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设立CNL对我国护生护理领导能力培养的启示

2016-04-20 09:31桂婧
2016年7期
关键词:护理教育

桂婧

摘 要:通过对美国设立临床护理领导者(CNL)这一专业角色的认识,结合对我国现有护理教育模式的分析,查找我国护理管理教学的不足,以期探讨并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护生护理领导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护理领导力;护理教育;领导力培养

护理领导力是指在护理工作中能通过采取措施或行为,针对护理的服务对象及其家人,以及在工作中的下级、同事及其他医务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达到协同促进服务对象改善及恢复健康的目的。护理领导力一方面是护理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另一方面也是所有护生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即使是普通护士,在工作中也存在着领导者的地位和角色,如能提升其护理领导力,就能更好的通过专业技能和控制能力来为其护理对象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1]。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护理领导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目前仍无统一定义。美国临床护理领导者(CNL)专业角色的设立,是护理领导力理论研究的实际运用,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人口众多,医疗护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如何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领导力,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迫切需求。同时,针对护理教育工作及护理管理者而言,CNL的理论及其相关研究对我国现有的护理管理工作有着较为深刻的启示[2]。

一、美国CNL实践情况

(一)CNL设立背景。早在1910年北美护理专家就提出要培养在某专科、专病上具备较高水平的护理人才。2O世纪后期,欧美国家的护理教育工作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展,并逐步向专业化发展阶段迈进。尤其是在美国,其护理教育及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在全世界医疗护理领域有目共睹,然而,面对公众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医疗费用持续上升、护理专业人员的进行性相对短缺等诸多突出矛盾,改革原有公共卫生保健体制的需求日益强烈,为此,CNL专业应运而生。

(二)CNL角色定位。早在2000年,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就尽快改变临床护理环境与护理教育模式[1],提出了一个新的专业角色——临床护理领导者或称临床护士长(clinical nurse leader,CNL),目的是将有能力、有经验的护士留在患者床边,全面提升护理的实际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3]。临床护士长不再是单纯护理工作的管理者,而演变为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工作的同时,针对个体或群体提出最佳护理设计方案,并进行有效的客观评价,同时,还肩负统筹、协调护理小组的高效运转工作。由此带来了护理院校护理管理授课内容和教授方式的全新改变。

(三)CNL培养模式。美国CNL教育内容丰富,培养方式多样,具有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机制,除了掌握专科知识以外,还需要有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基础,在培养方式方法上多种多样,同时,对临床护理管理思维、实践能力和领导艺术培养的重视程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4年,AACN提出,将护理领导力作为注册护士专业实践及绩效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之后,美国各大护理院校开始逐步设置护理领导力的培训课程,并逐步深入开展了护理领导力的相关研究工作。2008年,美国Cummings教授等人系统研究并全面阐述了促成护理领导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个人的行为和实践、个性特点、医院环境、实践环境等,并提出教育活动是提高护理领导力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同时,护理领导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四个主要方面:护理领导力发展的结果、特殊领导角色的准备、特殊技能的发展以及特殊的课程或项目。与此同时,有关护理领导力及其类型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其描述方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比如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及方向阐述了护理领导者应具备如何特质和相关的领导能力[2]。

二、我国护理领导能力的培育现状

(一)理论与现实脱节。我国受旧的护理观念的影响,对于护理领导力理论的相关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少数专家学者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理论,相对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提出的感召力、前瞻力、影响力、决断力和控制力的“五力模型”;二是领导力专家杨思卓教授提出的“360度领导力模型”,包括学习力、决策力、组织力、教导力、执行力和感召力等6个能力;三是李超平教授等提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变革型领导4个维度的学习提高,包括德行垂范、愿景激励、领导魅力和个性化关怀[1]。由于理论上的众说纷芸、莫衷一是,再加上各大医院护理管理者的工作性质不甚相同,临床任务十分繁重,导致护理领导力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运用不够到位。

(二)缺乏正规的培训。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进步,各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同时具备管理知识和才能的护理专业人员需求呈井喷式的快速上升,这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从工作性质还是工作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然而,目前这些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的管理者或是即将成为管理者的护理人员,由于相关科学完备的培养机制并未建立,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正式就职之前并没有经过严格正规的领导力课程的相关教育培训,即使有部分医疗机构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工作,也往往局限于单位内部简单的短期培训,或是聘请一些年资较长的护理管理者以讲课的形式进行一些经验介绍,形式及内容上空洞,理论及实践的操作性差,不仅耽误时间,也没有达到提高相关护理人员领导力的目的,最终导致一线护理领导者的相关管理能力和管理艺术水平始终不能得到有效提高[4]。不仅如此,现任管理层的护理领导者往往拥有一套自己的管理经验,要在短期时间内改变原有管理模式较为困难,而被管理者缺少相应的学习与管理机会,一直处于被管理状态,做得更多的是服从而不是去创新。

(三)领导力教育滞后。我国护理院校本科护理学教学模式以课堂授课为主要学习方式,授课教师普遍是护理学专业毕业,然后直接担任教员,有些教员也经历过短期的临床实习及相关培训,然而,这些护理教员实际的临床管理经验和能力水平与其担负的职责使命严重不符。在这种“世袭制”传统护理教学模式下,授课内容陈旧乏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固定呆板,严重滞后于当前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所教授的护理本科生毕业后进入临床一线护理工作后,所掌握的护理管理理论水平与实际实践工作能力严重脱钩现象十分普遍。同时,我国各大院校护理专业所用教材一般是采用《护理管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其实质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管理学体系和相关的护理管理流程,其中概念性内容过多,而且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掌握,临床实习阶段普遍反映课堂上所学的管理知识基本得不到应用。

三、对我国护理管理教育的启示

目前,我国护理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期,社会对临床护理管理水平需求日益增长,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进行护理管理教育的体制及内容的改革。美国在培养CNL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我们的相关教育改革工作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们应当紧密联系我国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在美国等欧洲国家相关CNL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符合我国医疗卫生基本国情的护理管理人才培养教育机制。

(一)积极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各大医学护理院校的护理授课方式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比如日常授课中可以将临床护理管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采取分组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角色,设定目标任务,引导学生将所学习掌握的管理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授课教师可在一旁进行观察指导,深入了解掌握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课后进行总结评价,客观真实的对学生在处理实际案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采用这种情景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传统课堂的沉闷气氛,同时,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较好的消化吸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发挥潜移默化作用。同时,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现代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将PBL与情景式教学的临床案例相结合,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掌握。总之,提升学生护理领导力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积极实践,将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提升护理领导力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

(二)注重培养护理管理能力。领导力是护理专业实践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素质,对各个学历层次的护理专业学生都应该积极进行这方面能力素质的教育培养。学历层次低的护理专业学生应当接受基准的领导力培训课程,而高学历护理专业学生则应当接受全面而系统的领导力教育培训,从而才能体现我国护理专业人员管理能力及领导力水平培养的层次性、递进性,促进相关人员领导力水平的长足发展。因此,建议我国在护理学教育中增加领导力管理模块的实践,安排有经验的临床护理领导者授课,定期组织实际案例讨论,增加护士长岗位体验与护理部实习经历,让学生将课堂上知识更好的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进行分层次教育,可在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班长或宿舍长中进行培养试点,从而带动其他学生提升自我素质,争当护理领导者。

(三)强化师资力量的带教能力。临床护理领导力是一种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能力素质,单纯掌握相关理论并不能反映实际护理工作中的领导力水平。一是各级医学护理院校应当有计划、分批次地安排理论授课教师到各大医院进行护理实践锻炼和岗位轮训,从源头上加强师资的护理领导力;二是要定期组织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与临床护理管理人员进行经验交流与座谈,使得临床带教教员能第一时间了解临床护理领导力方面的新知识、新成果;三是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要跟踪了解学生真实想法,不断丰富授课内容和形式,着力消除课程呆板、信息滞后的弊端和不足。最后,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积极聘请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领导者作为客座教师,实行一对一地挂钩帮带,传授、分享实际临床经验,完善后续教学工作,让前辈的经验能有快速有效的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有效的全面提升我国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领导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侯睿,杨培常,翟军亚.美国设立CN L对我国护理管理教学的启示.全科护理.2012年6月第1O卷第6期下旬版(总第255期).

[2] 张勤娥,李秋洁,洪素.护理领导力培养的研究现状,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12月15日第13卷第12期.

[3] M.Baernholdt,S.Cottingham.The Clinical Nurse Leader–new nursing role with global implications,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 2010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74-78.

[4] 高蓓蕾,李秋洁,张勤娥.领导力理论与测评工具研究现状及其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中国护理管理 2014年7月15日第14卷,第7期.

猜你喜欢
护理教育
漫谈护理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提高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双证”获取率的途径探析
应用于不同护生的临床护理带教法研究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西部某新建本科院校护理本科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对策探讨
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开设《康复护理学》的SWOT分析
浅谈新时期护理教育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