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行业进入“互联网+”时代

2016-04-20 16:20鲍烨童
中关村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国大学互联网+教育

鲍烨童

全球化带来的教育行业最明显的特征是资源共享,信息透明。出国服务业,包括移民和留学在新生的“互联网+”的形态下,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思维去发展,肯定是死路一条。

未来,国际教育模式到底是什么样子?

邦德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黄邦德将其描绘成“突破行业,打破国界,实现跨领域,多元化的国际化生态教育圈等”。

中国与国际教育的链接,跟留学有非常紧密的关系,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断深入,中国与教育交流彰显出很多趋势,教育资源的多极化的流动,一定程度影响着教育资源的分配。随着国际上的教育招生标准不断变化,留学目的和专业选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试图让这些变化用阶段性的方式体现出来。

“15年前,邦德教育在行业里无疑是一名年轻的小将,只是拥有5名学生的教育机构,今天已经有许许多多的孩子共同成长,把梦想变成了现实,走向了全世界。” 黄邦德感慨道。

中国学生留美趋势报告

习主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水平的现代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组成部分。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培养中国孩子国际化的视野,独立人格的素质成为迫不及待的事情。

近期,《2015中国学生留美及趋势报告》在三亚国际教育论坛上正式发布。该报告是邦德教育集团旗下留学品牌佳桥教育出品,由佳桥教育创始人张晨编撰完成。该报告是中国留学系列报告的第一期,它针对时下中国留美学生趋势,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顶尖大学的留学数据,对中国留美学生现状、美国留学政策未来趋势等进行深刻解读。

报告指出,自2007-2008年期间,留美的中国学生增长率开始暴增到双位数。2008年至2014年,从中国出发奔赴世界各地留学的学生人数以每年20%的增长速度飙升。而就增长率来看,2009年的增长率达到峰值27.53%,之后留学增长逐步趋向平缓,到2013年增长率下降至3.58%。”到了2015年,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达到30.4万,中国学生占全美留学生数量比率达到31.2%后仍在持续增长。“留学生人数从“井喷式增长”转变为“平稳型增长”。

报告指出,一位外籍朋友到中国学习或工作,总是那些更了解中国的人获得成功,反之亦然,对中国学生来说,对美国文化和这些美国学校更了解的人,更容易被录取,也更容易在后续的学习中融入美国社会,并获得学业上的成就。

自2012年以来,赴美读高中的中国学生人数增幅巨大,这跟在2008年所发生的留美本科学生人数激增的趋势雷同。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学生蜂拥至美国就读本科和高中课程速度加快,与此同时,赴美就读研究生课程的需求(曾经是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主要来源)却在减少。

根据这三年的留美情况,申请美国私立高中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申请者选择低龄留学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准备申请美国大学之路。跟美国大学相比,每所私立高中所录取的中国学生人数要少得多。报告显示,大多数美国高中在2015年仅招收 4-6名中国国际学生,在此招收区间的高中占到了30%。每年招收30人以上的学校非常少,只占到不到2%。

随着来自中国优秀申请者的增加,成功进入顶尖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也在显著上升。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本学期毕业的1万5千名毕业生中,有近600名中国学生。杜克大学宣布在2009-2012年间注册入学的中国学生从8%增加到30%。在2014年,布朗大学在中国招收了49名本科学生,中国成为国际学生被录取最多的国家。

据哈佛大学披露,就读于哈佛的中国学生人数自90年代中期以来增加了三倍。哈佛所有学院中有772名中国学生在读,其中超过300名就读于文理研究生院,其他的分别就读本科或其他研究生课程(2014年数据)。另一方面,据CNN报道:“2013年以来估计有8000名来自中国的国际学生被美国大学开除”。一份对毕业海归的招募研究表示,“四分之一在常青藤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选择退学”。

约有2.76%的中国赴美留学生就读社区大学;而报告统计到的数据显示,社区大学的学生被开除率达9.50%。这说明,社区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基数虽小,但被开除的概率却较大。

留学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从退学比例到Zinch报告,我们能合理推断很多中国学生对于上美国大学并没有充分的准备。加上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即使学生在SAT I和托福考试取得高分,他们还不够精通英语这门语言。本质上来说,中国留学考试备考公司只是在训练学生的考试策略而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张晨总结道。

“美国大学在要求学生提交个人陈述、推荐信,以及参加面试的时候,其实是在呼吁学生在青少年的重要阶段要努力发现及认识自我,这也是为了学生能有更高的自我提升。然而像SAT I和托福这样的入学考试或许帮助学生提升了语言能力和智力,它们却不能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这些优缺点作为一个人性格的一部分,对其未来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性格素质包括兴趣、热情、创造力、真诚、领导力、好奇心、团队合作等等……所有美国大学寻找人才都是通过阅读学生申请写的那一页又一页的个人陈述文书中得到的。”张晨强调。

“但对于一个中国学生,都不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那又如何告诉他人?当我们站在美国大学选拔人才的角度,并尝试构建一个比进入大学更远大的人生蓝图,你就会发现除了其他一些有待日后被发觉的闪光点外,了解自己与表达自己的能力将成为决定你在未来能否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这样思考后,在申请美国高校这件事上,对于中国学生和家长更重要的问题便不再是美国大学看重什么,而是它们为何看重。”

听而易忘,见而易记,做而易懂。美国大学的申请过程只是千里之行的一步,学生不仅仅要了解自身,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人生这一旅程。

25%的中国学生入读商科、管理、营销和相关的专业课程。在归国学生中,超过一半的学生期望在北上广深工作。最受欢迎的行业是金融,再来是教育、信息和软件服务。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最受青睐,其余的是私营企业、大学和调研机构。

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每月平均工资在一万元人民币左右。海外学士或以下学位和本国学位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缩小。中国劳动市场现在是择优取向。海外学子在国际视野和外语水平上有某些优势,但这些优势与本国毕业生相比正在减弱。

留美将不再是一个单一的长久的方案,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在越来越国际化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必须要提高中国本地教育质量和更新教育理念。只有如此中国才能培养出来更多可为祖国和世界作贡献的人才。如杜克昆山学校、上海纽约大学、霍普金斯南京中心等中外教育合作案例将逐渐增多,而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阶段也将从目前开展的研究生、大学本科,前置到未来的国际中学、小学、幼儿园……

有专家指出,大部分中国家长和学生在留学中还是需要中介服务的,虽然学生们对美国学校资讯的了解越来越多。但是中介服务也明显地需要改变和大量的理念更新,尤其是在服务框架、流程和挑选学校的逻辑方面。有一些中介是代替学生完成申请过程,有一些是要求学生用中文描述自己,帮助学生翻译成英文,有一些是真正在一步一步地认识学生的成长经历及爱好特长,提高学生对自己和美国教育的理解,同时也通过文书修改提高学生写作和表达自己的能力。最后这种模式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中介范畴,可以称为教育咨询。大部分中国家长和学生还是很缺少正确的留学资讯和指导。

“提供专业、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中介行业最大的任务,这个可以避免很多去了赴美留学的学生学习和社交上会遭遇的问题。”张晨强调。

中介有很多不同级别。有一些中介是代替学生完成申请过程,有一些是要求学生用中文描述自己,帮助学生翻译成英文,有一些是真正在一步一步地认识学生的成长经历及爱好特长,提高学生对自己和美国教育的理解,同时也通过文书修改提高学生写作和表达自己的能力。美国大学申请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在美国高中里是专门由一个学生咨询导师团队所担任的,而中国市场的认识还未达到这个高度。

留学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过去十年里,留学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它从一个极少数家庭的选择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普通家庭也很容易把孩子送出国去读书。不仅是因为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快,很多家庭有足够的财富把孩子送出去。还有一个原因是国内有很多与国外交流的项目,更多的学生会选择参与到交流项目当中,利用短期去国外深造的机会,攻读一个证书,或者参与到国外教育团体中做一些项目。今后,这个群体会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多的人会参与到其中。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并且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个交融将越来越多。”美世留学总裁王敬强调。

留学行业已经进入了“资源优势”的发展阶段。随着互联网的技术迭代,留学咨询行业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就是从资源优势发展阶段向服务优势发展阶段进行更快、更好的转型。在未来“互联网+”时代,仅仅满足客户的期望还不够。

金吉列集团总裁胡艳丽说,“之前我们接触的出国留学的学生当中,很多学生的选择无非是根据当时的就业热度、市场需求来判断,缺乏一定的前瞻性,也未必适合孩子的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最终也不符合国家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未来,要通过留学机构的努力,帮助学生做出更合理的留学规划,也符合我们国家未来对于人才的需求。”

中国人在美学习期间两大问题,第一整个中国的英式教育的方式方法,死记硬背的方法,无法进行批判式的思维和批判式的阅读。很难提出问题,就很难提出假设,很难印证问题。第二,中国人去了以后,总是怕被拒绝,怕丢失面子。在中国出了很多事情,往往是因为面子的问题,往往到最后无法继续下去。

中国发展研究学院50位教授清一色都是海归,海外学习作用相当大,基于现在的便利条件,面对挑战,针对环境制定出更多的战略和政策,帮助家长和学员到国外学习,真正做好目标,纳入美国社区、纳入英国社区、纳入国外社区,也能把中国的几千年智慧带到国外,带来自己的智慧和价值,这是每位教育人的想法和梦想。

“中国的学生第一大问题,是面对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这是很大的问题,这也是基本的问题,八岁之前,我是在中国读书,八岁以外我被空降到美国,那时英文也不会,在中国的时候大多数的考试都是考记忆能力的,第一天背下来就会问题背下来了什么,在美国考试很不一样,不是问你谁,而是问你为什么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就是一种根本儿童的阅读不同。中国不是主动的阅读,而是念,美国的考试设置不一样,学生阅读的时候是真正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是只是回答问题,当我们看SAT入学考的时候,他们会读一段文章,要回答好几个问题,很多学生都会先看问题,然后再去看文章,这不是他们要求的目标,要批判式阅读,如果在批判式的阅读上,做的很好的人,他们能够很好的理解文章,最后看到那个问题发现SAT问的问题就是他们问自己的问题,问问题是中国学生最大的难题,在美国这样的人文教育,工程教育,商业教育,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是跨学科的。”

“很多中国学生刚刚去美国的时候不敢开口,怕别人拒绝他,反对他,不想让别人笑他,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当时的自信,美国学生的自信来自跟人的交流,而在中国,只是讲其个人的经历。对好学生的定义,中国和美国是不一样的。学生在中国考的不好的话,老师会说,他未来成功的几率是零,一片黑暗。学生如果在美国,有时候考试成绩不好,老师会说没关系,下次可以做得更好,很不错,无论学生失败了多少次,他们都会这么跟他讲。这样的沟通方式,造成了中国的学生自信心不足,没有这样的自信心,让中国学生不愿意开口,他们有这样的恐惧和害怕,不愿意开口讲怕被人否定,所以,这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留学中最大的困难和障碍。”

全球化下的教育资源共享

太平洋加达移民总裁朱望平认为,在全球化作用下,每个国家的生产制造业,包括贸易、金融服务以及企业经营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球化带来的教育行业最明显的特征是资源共享,信息透明。出国服务业,包括移民和留学在新生的“互联网+”的形态下,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思维去发展,肯定是死路一条。

“互联网+”的生态环境有三大特征。首先是去中心化。“未来谁是中心?一定是用户。对于我们而言,上升到民族、整个人类的需求,就是中心。未来的中心化必须是多中心互动的,如果只是一个单点,创业者必死无疑。”其次是去中介化。未来“互联网+”必须有一个特点就是通道直达,连接创业者和用户。再次是去时空化。“未来产业发展一定是立体的,不是单轨运行。因为只有立体连接,创业者才能生存。”

这三个特征又衍生出三个社会形态。第一个形态是“魔方块”,这个产业今后将没有所谓的商家和客户的界限。第二个形态是“变形金刚”,新的理念层出不穷,随时处于变化过程中。第三个形态是“时空隧道”。“由于未来的信息是非常透明的,所以从心态上,我们要拥抱变化,拥抱互联网,拥抱创新,不能够害怕。”

从定位上来看,创业者必须以用户、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兴趣走向为核心和发展的命脉。“迎合这个需求,提供这样的服务才能有生存之道。我相信这个时代会不断的变化,一日千里,但是万变不离其踪,万变不离的根本就是用户的需求。”

从服务上来看,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传统模式是创业者想要的,而非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要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

从发展方向上说,未来必须从被动的服务变成主动的、共同参与的服务中来。不管未来怎么变化,只有迎合社会需求,迎合时代发展需求,企业才能有生命力。

国际教育要具有中国文化特色

在国际教育领域,孔裔国际学校可谓是独树一帜。

孔裔国际学校以古代儒家思想中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理念,同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相结合,用雄厚的师资打造硬件设施,高薪聘请外教,采取家、校、学生相结合培养精英学子,将来将这些学生直接送往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际名校学习。

“哈佛这样的名校招收的并不是一个美国化了的中国人,而是带着自身文化色彩的独特的人。”孔裔国际学校创始人孔令涛强调。

“国际教育没有中国文化、没有中国五千年好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理念在里边,就不能称之为国际教育。在国际教育当中,一定要融入中国好的文明、文化以及中国精神。中国家长最缺对孩子学业规划,孩子最缺失的是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太小出国,丢失自己文化根基,很容易让孩子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不仅仅是让他提前接触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一种东西文化融合的多元环境中成长,让他们走出国门后成为有着本国文化根基的世界精英。”

孔令涛公开宣称,孔子算得上是第一个“民办教师”,他周游列国宣扬儒学之说,他在周游列国的时候遇到很多坎坷,还有他带走很多的学生,他也可以说是个游学之父,同时这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的这些学生,也可以说就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第一批精英海归。说到创新,孔子在今天的话也是“创客”,把很多先进的思想融入治国安邦的时候受到了屏蔽,才周游列国。

我们不能把美国和英国的教育直接拿来。或者单纯崇拜英国和美国的教育,而应该把孔子的“六艺”延长,将美国和英国教育体系融入到这个体系当中。我们的“六艺”没有区分美式、中式、英式,单纯地把孩子学习的课程表放到一个护照上,这就是“六艺护照”。孔裔国际学校有很多创新性课程,2016年初,学校还组织学生随科学家到南极做科学考察。孔令涛强调,学校的“新六艺”教学理念可以引导中国国际化的创新型的教育,“做中国人最好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

猜你喜欢
美国大学互联网+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躬身践行修己身:从留美文科博士到美国大学系主任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美国大学课堂教学观察及启示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课程服务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