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实践与思考

2016-04-21 02:39刘俊林
中国火炬 2016年2期
关键词:关工委群体儿童

刘俊林

关爱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实践与思考

刘俊林

江苏省灌南县有1.5万名留守儿童,有1000多名孤、残学生,有近3000名贫困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出现了逃学厌学、迷恋网吧、吸烟喝酒、小偷小摸、结伙打架等不良行为,极易诱发违法犯罪;有的品学兼优,盼望学习,则又因家境贫寒面临辍学。针对这一特定情况,灌南县建立关工委工作总团,14个乡镇和教育系统组建15个关爱工作分团,基层组织一直延伸到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民营企业等单位,动员、组织2500多名“五老”参加各级关爱组织。

一是创办隔代教育家长学校。全县238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兴办隔代教育家长学校,举办未成年人知识讲座、法制讲座、提高素质教育讲座共1000多期,参加培训的爷爷奶奶6万多人次,帮助爷爷奶奶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

二是帮助县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为残疾学生送温暖。灌南县关工委领导筹集资金,按身定制为残疾学生置办特殊课桌和凳子、讲台,购买29寸大彩电和音响设备,方便残疾学生学习和丰富教学内容。县关工委主任洪培业亲自将这些教学设备送到特殊教育学校,还多次到学校看望老师和学生,每逢喜庆节日到学校慰问。现在特殊学校环境整洁、校风文明,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配合教育部门加强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县关工委争取上级和社会支持30万元,扶持县光明实验学校等寄宿制学校,改善食堂和宿舍的设施条件。大力开展留守学生“代理家长”、孤儿学生“社会爸爸、社会妈妈”活动。全县有2000多名有知识、经济条件较好的“五老”、干部职工当起“代理家长”和“社会爸爸、社会妈妈”,使2000多名留守学生、孤儿学生享受亲情关爱。

四是落实村组干部、“五老”、学校、亲友监护人四位一体的关心教育,保护留守、孤残学生的社会网络。形成生活、教育、辅导、管理一条龙服务。

两年来,“五老”的关爱使这些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勤奋学习,进步很快,百分之七十进入优等生行列,有的还当上了班干部。李集乡中心小学被评为连云港市平安学校。长茂镇新盘村关工委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该村总人口2080人,其中外出打工1100人,留守儿童75人,村关工委在村支部、村委会领导下,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基金会,动员打工家长、私企和个体经营老板及社会各界人士献爱心,捐款捐物,确保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不因留守而失爱。

五是大力开展扶贫助学活动。灌南县关工委十多年来,坚持扶贫助学,他们经过多方努力,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共募集扶贫助学款320多万元,为64所贫困学校送去课桌凳1万套和部分教学用具。资助近6000名中小学贫困学子、留守儿童免于失学,130多名贫困生走进了大学殿堂。灌南县关工委在关爱儿童群体的实践中,许多“五老”根据儿童成长的需要,因地制宜,在家中办起小学生“校外辅导站”、“道德建设法制教育学习班”、“少儿俱乐部”、“家庭图书馆”、“今昔对比图片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史事迹照片展”、“和谐专刊”,利用节假日组织带领中小学生参观革命斗争史陈列馆,祭扫烈士墓。这些实事、好事,像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像烂漫山花,鲜艳飘香。

上述实践,产生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大量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主要是城乡二元经济和区域经济差距大以及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安置条件不完善造成的。这一情况不能长久下去。因此,建议党和政府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致富,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城带乡,以城补乡,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扶贫支持和开发力度,逐步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和地区贫富差距的现象。当前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制定和完善政策,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住、食、行、教育等全方位的服务设施和条件,使打工者的子女能在打工地入园、上学,和当地孩子同享教育资源。

二、父母应正确处理把握挣钱和爱护子女的关系。建议双亲家庭,父母留下一方以照顾教育子女,特别是母亲应尽量减少或者不外出,当地政府亦应为留下的父母一方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既能就近挣钱,又能照顾子女。

三、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提倡关爱困难儿童群体,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构筑系统的社会工程,政法、宣传、民政、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党政职能部门和群众团体各司其职,携手协作,形成合力,动员社会各界贡献爱心,鼎力支持,共同营造有利于困难儿童群体的健康、快乐、平等、和谐成长的社会环境,使困难儿童群体同在一个温暖大家庭,同享一片蓝天,同浴阳光雨露。

四、政府要在财力、物力上对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特殊学校给予支持帮助,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对这些学校的老师提供特殊培训,使他们能教、知心、会管、懂生活,成为复合型教师,献身于困难儿童群体的教育事业。

五、尊重困难儿童群体的主体地位,培养树立宣传他们中自立自强,品学兼优的先进典型,鼓励他们自幼树立远大理想,以正义铸魂,用知识炼魄,人穷志不短,身残志不残,养成践行公民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良好品格和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勤奋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六、动员组织更多的“五老”参与关爱下一代工作,特别是退休的党员干部,他们有政治、时空、知识、社会阅历丰富等优势,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担当起培养教育好下一代的历史责任。

猜你喜欢
关工委群体儿童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赤水市召开企业关工委2018年总结表彰会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台江县关工委开展乡、村两级关工委成员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