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两史”教育火样红

2016-04-21 02:39袁瑞雪
中国火炬 2016年2期
关键词:德州大院运河

袁瑞雪

这里的“两史”教育火样红

袁瑞雪

山东德州,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的积淀,造就了德州厚重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同样,在革命战争时期,这里还有许多红色记忆和经典……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德州市关工委同有关部门充分挖掘“两史”教育资源,结合青少年成长特点,深入开展“两史”教育。

让青少年心灵接受洗礼的红色大院

走进德州市德城区新湖街道丰华社区内,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红色的木制大门,门上镶嵌着闪耀夺目的党徽。院内的房间中,悬挂着党的不同时期领导人的照片和语录。不大的屋内有很多前来学习的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青少年和中年人,大家都在看着各种有关“两史”教育的书籍。

这座“红色大院”由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联合创建,占地200余平方米,共投资5万元,2015年6月对外开放。“红色大院”由前言、党史长廊、誓言墙、德州党的历史沿革和重大事件及社区志愿者活动的图片文字等五部分组成。整个丰华社区有离退休干部42人,他们自愿加入义务讲解员的队伍。一位老同志这样说道:“我现在每天都来红色大院,为孩子们讲党史国史,看到孩子们聚精会神的样子,我自己也感到快乐。”现在,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至今累计超过2000人次,其中大部分是周围学校的学生和社区居民。在留言板上,有一个学生的字迹还未干,上面工整地写着:“红色大院”是党史国史的缩影。在这里,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党和国家的历史。每次来到这里,都让我激情澎湃,内心震撼,我要努力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形式多样的“两史”大讲堂

德城区二屯镇丰乐屯小学地处鲁冀两省交界处,坐落于京杭古运河河畔。这所学校的“两史”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丰华社区的“五老”志愿者在红色大院为小朋友讲党史国史。

又到了月末,丰乐屯小学的教室打扫得一尘不染,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上课铃还没响,孩子们早已笔直地坐在位子上,靠窗的同学贴心地拉好遮阳窗帘。随着多媒体投影幕布缓缓展开,窗明几净的教室顿时变成微型影院,这便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两史”活动——“红色光影伴我行”。每个月末,丰乐屯小学都会精选一部红色革命电影,在全校进行展映:董存瑞手托炸药包呼喊出“为了新中国,前进!”点燃了每个孩子心中昂扬的斗志;《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发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呼唤,孩子们湿润的眼中是满满的希望;《鸡毛信》中的海娃给同学们带来欢笑的同时,更是用临危不惧的机智勇敢打动了每一个孩子;《林海雪原》、《英雄儿女》、《冰山上的来客》、《闪闪的红星》等一系列经典红色影片,震撼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放映结束后,孩子们总是意犹未尽。电影中的台词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精华,展现了一代人的精神面貌,电影中的某一句深入人心的台词经常成为下个月的流行语……观看红色影片时孩子们都格外认真,用心记下每一个感动的细节。

“这个周末写完作业我们去芦老师家听故事吧。”五一班的杨敬予向班里的同学发出邀请。杨敬予口中的芦老师,是丰乐屯小学退休教师、“五老”志愿者芦顺新。芦顺新是二屯镇杨庄村人,今年60岁,曾在2014年1月见义勇为救过落水儿童。他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革命历史故事,孩子们都愿意听他讲故事。每个周末,丰乐屯小学开展了“听爷爷奶奶讲革命故事”的活动,都会在班级中以村为单位开展。周末同村的同学们都会集中到一个老人家里,听老一辈人讲革命历史故事。孩子们围坐在老爷爷身边,手托着下巴,津津有味地听着,比在课堂上听得更带劲。

在德州学院附小的“两史”教育室,孩子们正阅读“两史”教育书籍。

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

运河文化有 “近、熟、亲”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爱党、爱祖国等思想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丰乐屯小学在传承运河文化的同时,巧妙地把运河文化与开展“两史”教育相结合,开发出《运河边说“两史”》校本教材。教材把运河沿岸的历史文化、革命英烈、抗战事迹、历史遗物等纳入课程资源,让学生沿着运河兴衰的脉络,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增加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德州学院附属小学的党史国史教育展室,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实物让人目不暇接。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展厅,形象鲜明地反映了党和德州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在展厅的一个橱窗前,有几个小学生聚集在一起,轻轻走过去一看,孩子们拿着反映革命历史的连环画,认真地读着……德州学院附小努力把“两史”教育办成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课堂。利用每周升国旗仪式,学生可以向校长写信,阐述自己的近期梦想,校长会择优在升旗仪式上帮学生实现愿望。每年的开学典礼,学校精心组织“开学有礼”课程,通过“衣冠礼、拜师礼、启智礼”,将古代的拜师礼仪融入现代元素,这种既典雅又活泼的形式,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少先队员入队仪式上,老队员为新队员系红领巾,在一张张写满童真的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幸福,学生们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在“附小讲堂”,“五老”志愿者把各种民间艺术,如毛线画、蜡花、泥塑、戏曲和黑陶带入校园,帮助学生体验民俗文化,丰富了孩子们的学校生活。

猜你喜欢
德州大院运河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郭文虎:社区『热心人』
银河哪比运河乡——《诗咏运河》读后感
运河博物馆:讲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大照片】上帝视角看德州
中国大院故事多
中国大院故事多
崔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