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明月

2016-04-21 02:39向墅平
中国火炬 2016年2期
关键词:瓦屋院坝天幕

向墅平

故乡明月

向墅平

一轮明月,悠然悬挂于辽阔的天幕,朗照着天幕下那一片广袤的原野。一座村庄,囫囵儿淹没在无边的月光里,静美得像一幅古典的画:简约,朴素,朦胧,悠远……

这是定格于儿时记忆里的故乡明月!它在光阴里沉淀,在岁月里珍藏……

夕阳的余晖,渐渐褪去。明月的轮廓,在天空中愈发清晰。鸟儿们收敛了倦怠的羽翼,歇落在各自的巢穴里。那些鸡鸭牛羊们,也乖乖地栖进了屋前院后的圈棚里。在暮色与月色的交相辉映里,乡亲们从秋收的田里,从容踏上回家的路。

月光一点一点地,将夜晚的时光,逐渐渲染得幽美、深邃,而又令人陶醉。

如水的月光,从天幕中汩汩倾泻而下。那些山啊、树啊、梯田啊、池塘啊……齐齐沉浸于月光里,宛若一处特有的乡村梦境:飘渺、又亲切、纯朴。

青灰色的瓦屋顶上,落满了一层厚厚的月光。望上去,片片瓦砾上,像是镀上了盈盈的银;而那道道瓦砾间,又似乎涌动着粼粼的波。

院坝间,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吃罢晚饭,都聚到这里乘凉、赏月。皎洁的月光,照着一张张泥土般朴质的脸。每一双瞳孔里,都映着两轮光灿灿的明月。我则偎依在爱讲故事的张爷爷身边,托着下巴,听他讲那天上的故事: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像故事一般丰富的张爷爷,总有讲不完的故事;恰似天上的明月,月光滔滔,永不会枯竭。

院坝一角的老榕树下。那位爱二胡成癖的黎叔,则掇上一把小凳,斜倚着粗大的树身,拉响一阵动听的二胡乐。那乐声忽高忽低,宛转悠扬,有着老树的沧桑,也有着月光的优雅。拉到高潮处,却倏地戛然而止,直惊得那一直钻在树叶缝隙里窥听的明月,猝不及防间从高处跌落,跌成一地的斑驳碎片……

院子边的打谷场上,也是月光泛滥啊。那只沉沉的圆圆的碾磨啊,爬满了俏皮的青葱的月光。碾磨可以在轰隆隆的巨响里,粗狂地碾碎满场的谷穗,却在月光的似水柔情里,静静地匍匐着,寂然无声——它如何忍心碾碎这一地的皎皎月光呢?

而那堆叠成山的谷垛上,更是月光安营扎寨的天堂。在明月朗照里,那一堆堆谷垛,像一座座漂浮在月光海洋里的岛。在地下玩累了,我喜欢蹭上高高的谷垛,而后仰躺在上面。那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啊。身枕着松软如床的谷垛,嗅闻着阵阵谷物的馨香,眼望着那么开阔的天空上,那一轮圆满无比的明月,把泉水一样澄澈的缕缕清辉,源源不绝地洒下来,洒落在谷垛上,洒落在我的身上。我情不自禁地摇动我自己,连同谷垛。我仿佛觉得我像一叶轻舟,在月光汇成的汪洋里,忘情地荡漾。我听到四周有稀里哗啦的声响,那是月光的水面被激起的声响。

明月轻移。夜渐渐深沉。那一片浩荡的月光,犹如一张硕大的透明的丝绸的帘,将一座村庄,温柔地笼罩着。人们在这丝绸的帘里,酣然入睡。汪——汪——汪,村庄深处,不时响起的犬吠声,将这丝绸的帘,瑟瑟地牵扯;也把这苍茫的月色,叫得愈加苍茫……

星移斗转。又是一个正月十五的月圆,我蓦然怀念起故乡那一片辽阔的天空,以及天空上那一轮圆圆的灿灿的明月,和明月朗照下的村庄、瓦屋、院坝、榕树、碾磨、谷垛,还有那声声的犬吠……

猜你喜欢
瓦屋院坝天幕
重庆白石:“院坝善治”开启乡村振兴新引擎
雪史
院坝里说事 板凳上交心
四川眉山:瓦屋春雪
川北院坝
新时代如何创新群众工作方法
农村留守儿童
山横瓦屋披云出
论《007——天幕危机》中的空间叙事艺术
我们何时才能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