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向导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2016-04-22 06:09马铁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医师资格执业中医药大学

尹 萌 马铁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高等中医药教育研究及评价中心,沈阳 110847)



以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向导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尹萌马铁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高等中医药教育研究及评价中心,沈阳110847)

摘要: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提供的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类别医师资格综合笔试院校学科成绩分析报告》为基础,对辽宁中医药大学考生近三年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分析比较,针对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以期提高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高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

关键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分析;教育教学改革

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负责的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其通过情况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所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客观地反映了医学院校的毕业生质量,因此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是检验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执业医师考试是考生在本科毕业后通过社会途径进行报考,因此各院校在考生成绩的收集和反馈上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每年为全国医学院校提供针对本院校考生的《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者考试资格综合笔试院校学科成绩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医学院校可以及时掌握本校中医执业医师通过情况及与全国平均通过率的对比情况,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全国范围的定位情况。为了解我校学生的参考情况,并通过成绩分析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确定教育教学改革,现对近三年我校考生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

1 辽宁中医药大学近三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分析

《报告》的对象为我校前一年毕业并参加当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具有规定学历中医执业医师)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全日制类考生,不包含研究生。报告方法是从医师资格考试内容要求的角度对考生的学科成绩进行统计,包括考生学科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及其与全国各院校总体成绩的比较分析。报告的内容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总成绩、通过率;第二部分为学科平均成绩;第三部分为学科平均掌握程度;第四部分为以认知层次划分的平均成绩;第五部分为不同认知层次的平均掌握程度。本文主要针对我校考生这五部分的成绩进行分析。

1.1总成绩及通过率

表1 2012年—2014年辽宁中医药大学与全国院校考生总成绩的基本情况对比表

报告一归纳总结了我校毕业生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总成绩和通过率的基本情况,以及与全国总成绩与通过率的对比分析。

表1数据显示,近三年我校考生参加全国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总成绩(平均分)和通过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高出分值逐年增大。

1.2学科平均成绩及掌握率

表2 2012年—2014年辽宁中医药大学与全国考生学科平均成绩及掌握率对比表

表2显示了近三年我校考生在中医基础知识、现代医学及公共知识、临床知识三大学科的平均分和掌握率的情况,除2012年现代医学及公共知识平均分和平均掌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高出分值逐年增大。将上述数据对比分析可见近三年我校中医基础知识的平均分和平均掌握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其次为临床知识,现代医学及公共知识的平均掌握率虽逐年提高,现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中医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相比则优势较小。

针对现代医学及公共知识成绩相对薄弱的现象,经分析可能由以下2个原因所致:(1)现代医学及公共知识相关科目涉及面广,对于没有接触临床的学生来说较难理解,要做到真正吃透书本上的知识来说,难度较大,且中医院校的学生通常对中医相关知识兴趣较浓厚,常花费大部分时间研读经典古籍,学习中医技能,相比之下学习现代医学及公共知识所用时间也就较少。(2)现代医学及公共知识所涉及的5门科目中,只有诊断学基础和内科学为考试课,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传染病学均为考查课,而中医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所涉及的科目均为考试课,学生对考查课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引起这几门科目掌握率偏低的一个原因。

1.3以认知层次划分的平均成绩及平均掌握率

表3 2012年—2014年辽宁中医药大学与全国考生认知层次划分的学科平均成绩及掌握率对比表 (分,%)

表3数据显示,我校考生近三年在不同认知层次划分的平均分和平均掌握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无论是知识层次还是技能层次均逐年提高。除2012年技能层次成绩高于知识层次外,2013年和2014年均为知识成绩均高于技能成绩,且大分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我校考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好,技能层次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优势相对较小,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笔试中共有6门科目涉及技能层次考试,分别为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和针灸学,这6门科目均属于临床医学,由于临床医学涉及面广且课时有限,因此学生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全面掌握难度较大,这可能是引起技能层次平均掌握率相对较低的一个原因。(2)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虽然意识到授课内容应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相结合,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缺乏将课本知识与执业医师考试的紧密结合。涉及技能层次考试的六门科目均为临床一线医生授课,经验应该较为丰富,但是引起技能成绩偏低的原因考虑可能是由于授课教师缺乏讲授临床技能知识的技巧,还可能是部分授课教师是青年医生,缺乏临床经验所致。(3)从学生角度分析,最后一年的临床实习通常是掌握和巩固临床技能的最重要环节,但大部分学生有继续深造的打算,所以在实习阶段往往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备考研究生入学考试,而疏忽了对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技能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以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向导 深化中医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提供给我校近三年的《报告》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我校本科毕业生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基本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校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成绩与不足,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我校毕业生质量和就业率,现针对我校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反应出的问题,深化我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质量改革。具体方法如下:

2.1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以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不仅要培养出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所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型人才,还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强,掌握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基本技能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进程表中不仅要标记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还应注明哪些是执业医师考试所涉及的课程,避免部分执业医师考试科目因设置为选修课而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以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为向导,定期修改中医学类课程教学大纲,对执业医师考试中反复出现的重点、难点等内容应有明确标记,提示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1]。认真审视教学计划,对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内容在课程设置上要进一步明确理论课和实践课构成比例,强化技能训练,促进学生掌握更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与执业医师考试相关的考查课,教师在授课时对学生应有意识地进行引领,明确课程与执业医师考试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地积极性,以期达到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

2.2加强课程建设注重学科交叉学校将结合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对课程进行整体优化设计。从课程整体优化出发,淡化学科界限,重视课程间的逻辑联系和内在规律,加强各相关课程内容之间的渗透和融会贯通,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2]。分析中发现我校考生现代医学及公共知识的平均掌握率明显低于中医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的相关规定,我校将积极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和西医临床医学的交叉渗透,开拓各种渠道,实现中医学专业各门课程与执业医师考试紧密对接。

2.3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不仅考量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更加注重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核。实践技能测试合格方可参加笔试,说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校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方法改革,逐步从单一的教学方法转向启发式教学、探究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医德高尚的中医临床医师。

2.4加强督导听课力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学校将对近三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掌握率较低的相关科目开展督导听课、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等调研活动,了解教师的授课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调研结果对教师授课水平做出公正而准确的评价,对确实存在问题的教师应及时更换。学校将组织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关学科带头人成立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分析小组,对历年考试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总结,组织相关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并定期进行执业医师考试相关业务培训,让授课教师及时了解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在执业医师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学科与全校教师分享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对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认识。

2.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中医师行业人员的准入标准,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和毕业后的规范化培训尤为重要。学校将本着“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教学原则,完善“实验、实训、见习、实习、第二课堂、科技竞赛”六个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学校将根据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大纲适当增加实训课比例,开放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涉及的实训室,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时常练习执业医师考试中常用的基本操作,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增加课间实习、假期实习、社区实习等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临床,锻炼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实际临床操作能力,培养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理论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强的临床医生。

2.6积极推进考试方法改革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接轨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分为技能考核和综合笔试两部分,实践技能考核未通过者则没有资格参加笔试。我校将积极开展毕业考试方式方法改革,将毕业考试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机结合。实践技能考核将模拟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的三段式临床能力考核。综合笔试部分将“三基”融入临床案例中,增加案例分析、临床场景题比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校将以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为核心,不断更新期末考试题库,把历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纳入到各科题库中,为学生毕业后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霍磊,周浩,郝志友.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向导的中医类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8):77-78.

[2]许克祥,苏文军,黄国辉.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比较分析与思考[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5):723-724.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Categ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YIN Meng, MA Tieming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Center,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Shenyang 110847,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est Score Report of TCM Practitioners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provid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CM,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examinees' test scores of category of TCM practitioners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in recent three years in our university, and then proposed reform measures based on exist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increase the passing rate.

Keywords:Categ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score analysis; educational and tecching reform

收稿日期:(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史冰洁2015-12-17)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6.019

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6-0042-04

猜你喜欢
医师资格执业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从医师资格考试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成效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
医师多点执业:2014再升温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