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图书出版对图书编辑能力的新要求

2016-04-22 22:54赵梁爽
科技传播 2016年6期
关键词:图书编辑图书出版新时期

赵梁爽

摘要 新时期,图书编辑不仅要在业务素质上面有所提升,还需要全面发展语言文字能力和社交能力。如此,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新时期图书出版对图书编辑能力的新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新时期图书出版中图书编辑能力需注意问题及能力提升策略”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词 新时期;图书出版;图书编辑;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59-0003-01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对新闻图书出版的质量要求更高,加上受改革的影响,许多出版社都在变革出版体制,很多发行出来的图书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时就要求图书出版部门不断提高对图书的编辑能力,真正为人们创造出质量更好的作品。

1 新时期图书出版中图书编辑能力需注意问题

1.1 图书编辑市场意识淡薄

在图书出版中,我们发现市场意识对企业和员工专业能力的提升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时就需要不断培养工作人员的市场意识,紧抓市场所需的材料,结合市场意识对自己的产品做多方面调整,真正创造出更加稀有又很受大众喜爱的作品。然而,在当前的发展中,我们发现很多工作人员对图书编辑市场意识较模糊,不知道编辑市场意识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更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要求自己多了解市场信心,长期以往,导致大部分图书出版与市场信息脱轨,严重者会使得许多图书产品销不出去,影响出版社的生意,更没有真正发挥好出版社的作用。较强的市场意识不仅可以捕捉读者的需求和兴趣,还可以让图书出版的发行有更好的卖点,突出买方市场,让消费者更加热爱图书出版,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1.2 图书编辑竞争意识较差

竞争意识影响出版行业图书质量高低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员工只有具备竞争意识才能做出版物的市场做出正确及时的判断,要想创造出更好更特殊的作品就需要时刻了解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根据市场的要求和喜好挑战图书设计的模板和造型,进而在众多的出版社中脱颖而出,增强竞争意识。然而很多工作人员较为安逸,一直关在门内搞作品后发行,完全没有考虑市场需求,也没有树立较强的竞争意识,导致图书质量日益下降,甚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只有树立较强的竞争意识,才能提高出版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迎来更多的读者。读者的增加不仅给出版单位带来更大的动力,另一方面还带来更多的效益,因此,竞争意识需要时刻树立,感受到现阶段图书编辑的重要性,在准确掌握竞争信息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好的图书作品,让读者更加喜爱和享受图书。

2 新时期图书出版中提高图书编辑能力的策略

2.1 丰富文学知识

作为图书出版的编辑人员,我们需要具备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意识,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需要学会对各种文字的编辑,争取用最合适的词语表达出真情实感。当然,编辑人员更需要熟悉有关出版图书的专业知识,特别是遇到专业性很强的题目,这时就考验编辑人员的专业能力。因此,只有将自己变为专家,才能在选稿和编辑过程中游刃有余。新时期的图书编辑不单单要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用更强大的知识去包装自己。定期学习和积累知识,学会不断完善自我知识结构,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编辑专家,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据市场,不被市场所淘汰,更好的完善自我。在准确把握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吸引更多的读者阅读。

2.2 培养创新意识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创新成为各个领域都涉及到的,甚至是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发展,同时创新是新时期图书出版对图书编辑能力的最新要求,因此,在新时期的强烈要求下,我们需要对图书编辑进行一定的创新,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图书编辑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图书风格和图书选题两个方面。图书风格是吸引读者眼球最明显的地方,要想拥有更多的读者就需要将图书风格加以创新,让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不再与传统的风格相像,让读者感受到编辑创新的用意,真正与编辑在感情上达成共识,更加热爱图书。图书选题是对文章内容精简化的更好诠释,编辑只有选出更具吸引力的题目,才能吸引读者阅读,才能给读者有崭新的选题,真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出版社带来更加可观的收入。

2.3 增强市场意识

树立市场意识是出版单位选题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求编辑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需要接受市场的考验,更好的发挥图书的使用价值,当然,出版单位经营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于图书选题的成功与否,由此可见,编辑对市场的需求需要及时的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编辑深入进行市场调研,准确的分析读者的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进行创造出更符合读者要求的作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图书出版。与此同时,品牌意识对于图书出版单位来说很重要,是出版单位的软实力,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因此,编辑在选题和选材时,也需要明确好品牌经营理念,真正策划出几本具有鲜明特点的图书,在市场赢得较好的反响,发挥品牌效应。此外,编辑还需要树立全程策划观念,图书出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每个环节加以配合,才能创造出更高质量的作品,在编辑时需要将策划的理念贯穿始终,突出图书的特点,达到更好的销量和影响,让读者更加愿意阅读鲜明特点的图书。

2.4 提高宣传能力

出版社图书销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图书本身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营销宣传的效果。在图书出版界我们发现一些选题并不怎么样的稿子,却销量惊人,这就得益于营销宣传工作做的很到位,由此可见,图书编辑对作品质量有一定影响,但是销售意识也不可缺少,只有将选题策划与推广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赢得稿子的大卖,为出版单位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在传统经营方式下,我们发现,编辑的营销意识较弱,没有引起出版社的重视。然而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出版社不得不采用市场营销的方式来加大宣传力度,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实现图书的价值。图书的责任编辑只有在亲身经历了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图书的内容特点,进而寻找出最佳卖点,才能更好地定位读者,找出读者的真正需求,进而成功的营销图书,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实现更多的经济收益。市场营销意识不仅需要营销人员具备,编辑人员在选题和策划时就应考虑到宣传意识,为图书出版设计出更好的营销方案,让读者更加爱不释手,喜欢出版物,增强出版单位的经济收入。

3 结论

总之,在新时期下,图书出版进入了现代化的知识时代,要求编辑在具备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基础上,深入进入市场调研,分析好每位读者的需求,进而创造出更好的图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出版专业知识,掌握图书出版的新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编辑能力,更好的适应图书出版的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赢得发展,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猜你喜欢
图书编辑图书出版新时期
论中国图书出版业品牌化运作的理想模式
西班牙出版业发展现状
出版产业链视角下的图书质量建设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试析阅读危机下图书编辑的努力策略
万方数字出版下的科技图书编辑业务素质研究
体育图书出版与营销策略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