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近视抓住三个关键

2016-04-23 00:46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周吉超
保健与生活 2016年9期
关键词:屈光度度数户外活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周吉超

据权威资料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居世界第一。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的形势非常严峻,预防近视刻不容缓!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正是预防近视的新观念!这也是来自刚刚结束的第15届国际近视大会的众多报告的一致声音——每天2个小时户外活动。

第一,必须是在户外。人体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多巴胺,这种物质能对眼睛起到保护作用。这也正是赤道地区的马赛人不患近视的原因。需要提醒的是,户外活动时不要直视阳光,以防光损伤。

第二,保证2个小时。研究表明,每天户外运动半小时的孩子,近视率是24%,延长到3个小时,近视率则下降到0.8%,可见户外活动的时间长对预防近视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建议每天至少保证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对于预防近视效果显著。

第三,做到每天坚持。像吃饭一样,每天坚持才能效果显著。研究表明,每天坚持2个小时户外活动是最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预防近视的方法。

近视如何矫正?怎么做最合理?

近视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根治办法,要想获得清晰视力,可以通过光学矫正。可靠的矫正方法有:非手术矫治,包括配戴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手术治疗,主要是指近视激光手术。

满足近视激光矫正手术的首要条件:有摘镜需求。对于有摘镜需求者,下一步需要了解的问题有:激光手术是如何矫正近视的?我适合做这种手术吗?有无不良影响?

符合什么条件才能接受手术?

除了合理的摘镜愿望或需要外,还必须满足一些条件才能进行手术。大多数情况下,近视激光矫正手术是选择性手术,能否手术不是绝对的,对每一位个体都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包括年龄、职业、习惯等进行风险效益比的综合衡量。下面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一下:

案例一:高中生,17岁,近视400度,准备当兵入伍。

激光手术矫正近视要求年龄在18周岁以上,因为一般情况下,18岁以前眼球发育尚未完全停止,度数往往不稳定,一旦度数增加,可能又需配戴眼镜。了解上述情况后,这名学生和他的家人认为,入伍是他人生中重要的规划,即使以后需要再戴眼镜也可以接受。我们为他进行了手术,并建议他注意用眼习惯,依然可能获得稳定的清晰视力。

案例二:研究生,近视1250度,角膜厚度适中,想考公务员。

激光手术能矫正的近视不超过1200度,一般1000度以上的矫正效果就不如中低度近视。根据这名患者的角膜厚度和近视度数,如果选择激光手术,必然有“残留度数”。这意味着,手术后还要配戴眼镜,同时还要面临术后视觉质量不佳的风险,我们建议她接受更适合高度近视的“屈光晶体手术”。但与她沟通后,她说考公务员是她深思熟虑后的职业选择,为此她付出了很多努力。她愿意戴低度数的眼镜,也愿意承担可能的风险。我们仔细地设计了手术方案,模拟了术后还留有度数的视力,结论是可以达到体检要求。我们最终为她进行了激光手术,虽然没有达到“摘镜”的目的,却为她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

案例三:司机,近视500度,暗环境下瞳孔偏大,经常需要夜间开车,觉得戴眼镜开车不方便、不安全。

由于激光手术后难以避免会出现夜间视力下降、眩光等光学副反应,对于大多数人不是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适应,但是本身瞳孔偏大的人症状可能就非常明显。再加上这名患者是司机,经常需要夜晚开车,他可能出现的视觉不适以及带来的安全隐患要比戴眼镜大得多,因此我们不建议他接受手术,配一副合适的镜片是更好、更安全的选择。

案例四:大学老师,近视700度,老花150度,上课时需要两副眼镜换着戴,十分麻烦。

激光手术并非年轻人的专利,对于面临近视和老花双重困扰的中年人来说,激光手术也是不错的选择。与年轻人不同,中年人所追求的术后效果并不是双眼看远都清晰,而是通过合适的手术设计,术后达到一眼主要看远,另一眼主要看近的状态,这样看远看近都不需要眼镜。这位老师接受了手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终于摆脱了上课需要两副眼镜的麻烦。

案例五:眼科医生,近视300度,需要进行显微镜操作,近期感到戴眼镜的不便。

这名眼科医生就是我,工作中需要长时间看电脑、在显微镜下作业,休闲时间还爱看书、浏览网页,有轻度视疲劳和干眼症。术前我也接受了详细的眼部检查,预测和评估了术后可能出现的短期不适,如干眼症等,以及应对的措施,然后放松、冷静地配合主刀医生完成了手术。术后不仅获得了清晰的视力,而且用了两个月的人工泪液后,视疲劳和干眼症都有所减轻。

激光手术如何矫正近视?

眼球好比是一台复杂而精密的照相机,位于最前端的角膜就是镜头。近视眼多为眼球过长,平行光进入眼球,成像在底片,也就是视网膜之前,底片上的图像便模糊不清。从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准分子激光,到近年新兴的飞秒激光,都能似无影手般将角膜这个镜头变薄变平,扁平的角膜使光线折射角度变小,使图像清晰成像于视网膜。散光和远视亦可利用类似原理来矫正。

什么人能做激光手术?

具有合理摘镜愿望或职业需要,年龄在18~55周岁,屈光度数相对稳定2年以上(每年变化不超过50度)者可以考虑手术。主观愿望主要出于外形考虑,运动需求,不接受框架或隐形眼镜等。被动的需求包括求学或求职需要,以及双眼屈光度相差较大等一些不适合配戴眼镜的情况。符合适应证中的基本要求者,可做进一步的详细的检查,包括屈光度、角膜厚度、角膜形态、瞳孔大小、眼压、眼底等。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适合哪一种手术方式。

目前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可以矫正的屈光度范围在近视1200度以内,远视600度以内,散光600度以内。而且要求角膜厚度合适,需排除圆锥角膜等角膜疾病。

什么情况下不能做激光手术?

有眼部活动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重度干眼症、女性孕期和哺乳期等。

手术后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近视激光矫正手术自诞生之日起已走过了二十多年,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广泛认可,为千万近视患者带来了良好视觉。随着技术的革新和进步,目前的手术更加快捷、精确、微创、安全,也更舒适。影响视力的严重并发症,如角膜扩张、角膜感染等,通过严格筛选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注意术中操作规范和术后护理,加上患者的配合,是可以避免的。因此,鼓励大家在正规专业的医疗机构做激光手术,以保证安全性。

术后视力“反弹”是最常见的疑虑。激光切削了角膜,角膜会发生增殖。如果切削面均匀增殖,不会引起度数变化;如果中央增殖多于周边,就会出现轻度回退,即“反弹”。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设计的优化,术后用药的完善,“反弹”是可预测和控制的。“反弹”的可能性和程度与近视度数有关,中低度近视一般没有回退,高度近视虽然出现回退的可能性大,但一般也能控制在原有度数的5%左右。对于术后多年出现的视力下降,往往不是因为“反弹”,而是近视本身加深或其他原因导致,需要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

猜你喜欢
屈光度度数户外活动
青少年近视初诊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较
眼镜的度数是如何得出的
图形中角的度数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隐形眼镜度数换算
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
视知觉学习对近视性弱视患儿屈光度增长的影响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