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及步行能力的效果①

2016-04-25 03:53吕仁华李晓捷范艳萍康贝贝张鑫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年3期
关键词:平衡步行偏瘫

吕仁华,李晓捷,范艳萍,吕 洋,孙 颖,康贝贝,张鑫阳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及步行能力的效果①

吕仁华,李晓捷,范艳萍,吕洋,孙颖,康贝贝,张鑫阳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偏瘫型脑瘫患儿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2015年3~10月,3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神经肌肉激活技术30 min,每周5次,共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的D区、E区,Fugl-Meyer评定中的平衡功能部分,以及足印分析法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GMFM-88 D区、E区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步长、步宽、步速均显著优于治疗前(t>7.31,P<0.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08,P<0.05)。结论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能进一步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及步行能力。

[关键词]脑性瘫痪;偏瘫;神经肌肉激活技术;粗大运动功能;平衡;步行

[本文著录格式]吕仁华,李晓捷,范艳萍,等.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及步行能力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3):310-313.

CITED AS:Lü RH,Li XJ,Fan YP,et al.Effects of neuromuscular activation training on balance and walking in children with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J].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2016,22(3):310-313.

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1]。脑瘫患儿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存在运动障碍,常常导致身体部分肌肉长时间废用而活动减弱或失活,偏瘫型脑瘫患儿表现明显;年龄较大的患儿表现为平衡及步行方面的问题,导致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neuromuscular activation,Neurac)是借助于悬吊运动系统,通过高水平的神经肌肉刺激,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使失活的深层肌肉恢复功能的技术体系,是一种高效率的重新训练肌肉的运动单元[2]。该方法已应用于成人慢性颈部疼痛、腰背痛、胸腰椎骨折术后,以及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可显著改善疼痛,取得较好疗效[2-5]。本研究观察Neurac对偏瘫型脑瘫患儿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3~10月在黑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疗育治疗中心明确诊断并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12岁偏瘫型脑瘫患儿30例,符合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会议制定的痉挛型偏瘫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型标准[6]。

纳入标准:①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评定为Ⅰ级或Ⅱ级;②能独立行走5 m以上;③认知功能良好,可配合治疗师指令训练,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智商(IQ)≥70[7];④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同意进行3个月康复训练。

排除标准:①治疗前6个月内接受肉毒毒素、口服抗痉挛药物或手术治疗;②并发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或频发癫痫;③并发其他运动系统疾病,影响平衡和步行功能。

将3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按照挂号顺序编号1~30,以奇数号为对照组,偶数号为观察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及GMFCS分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n)

1.2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Neurac技术进行训练。每周5次,共3个月。

1.2.1常规康复训练

①运动疗法:主要采用Bobath技术的抑制、促进及刺激本体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等手技,用Rood技术的多种感觉刺激等神经发育学技术,以及运动控制理论的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每次40 min,每天1次。②作业疗法:应用有趣、有目的及有效的作业活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鼓励双手进行活动,提倡健侧手带动患侧手共同运动,以及其他常规作业治疗方法。每次30 min,每天1次。③推拿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取穴原则,采用各种适宜的推拿手法,每次30 min,每天1次。

1.2.2 Neurac训练

先进行弱链测试,再设计动作,保证每组动作无痛、正确;每次动作量从比弱链测试结果更小的剂量开始,每次5~10 s,每组3~5次,组间休息30 s。训练由静态闭链运动到动态闭链运动,由开链运动到闭链运动结合开链运动,按阶梯式训练原则逐渐增加负荷或持续时间。每次30 min,每天1次。患儿在训练过程中,治疗师应用震动技术,即通过对悬吊带进行节律性的抖动来激活患儿肌梭。

①双腿伸髋:患儿仰卧位,将双侧踝部悬吊,嘱患儿抬高臀部,离开训练垫,两腿保持伸直状态。动作缓慢,姿势正确、持久,每次5~10 s,每组3~5次。晋级训练方法:患侧踝部悬吊,健侧腿放在患侧腿上面,嘱患儿抬高臀部,患侧下肢伸直,健侧骨盆与患侧同高。②肘(手)支撑:患儿俯卧位,双侧踝部悬吊,双肘(手)支撑,使头、躯干、下肢成一条直线。每次5~10 s,每组3~5次。晋级训练方法:俯卧位肘(手)支撑下,嘱患儿缓慢屈髋屈膝后再缓慢恢复伸展下肢。③提髋:患儿侧卧位,双侧踝部悬吊,嘱患儿提髋,下肢伸直,使头、躯干、下肢成一条直线,每次5~10 s,每组3~5次。④踏板训练:将两只踏板放在悬吊带中,患儿直立,两手握住悬吊绳,双脚踏在踏板中,嘱患儿进行内收外展动作,每次20~30个动作。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功能情况,经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共同讨论,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按阶梯式训练原则,循序渐进,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3评定方法

分别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评定。评定由我院经过培训的治疗师完成,同一患儿由同一非课题组人员进行评定,评定人员对分组情况不知情。

1.3.1粗大运动功能

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D区(站立)和E区(步行、跑和跳)。每个项目都采用3级评分,能完成特定动作记2分,部分完成动作记1分,不能完成记0分[8]。将粗分换算为标准分。

1.3.2平衡功能

采用Fugl-Meyer评定中的平衡部分[7,9]。共7项,根据完成情况记0、1、2分,总分14分。

1.3.3步走能力

采用足印分析法。选择宽1 m、长6 m的泡沫垫作为步道,步道上铺一层白纸[10-11];在白纸一端距边缘50 cm处划一道横线作为起点线,在另一端距边缘50 cm处划一道横线作为终点线。患儿赤脚,双足底涂印油,以自然稳定的状态在白纸上行走;患儿足部越过起点线时计时开始,双足跨越终点线时结束,要求白纸上至少留下6个足印。由两名资深治疗师进行测量,取平均值。记录步速、步长、步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2结果

2.1 GMFM-88

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88 D、E区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区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且观察组两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GMFM-88 D区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GMFM-88 E区评分比较

2.2 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

治疗前两组患儿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且观察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比较

2.3足印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儿步长、步宽和步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步行参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01),观察组各步行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表7。

表5 两组治疗前后步长比较(cm)

表6 两组治疗前后步宽比较(cm)

表7 两组治疗前后步速比较(m/s)

3讨论

偏瘫型脑瘫患儿两侧肢体运动功能不对称,日常生活中多使用健侧肢体,患侧肢体因长时间废用致使稳定肌甚至主动肌“关闭”[12],不仅肌力降低,而且减弱了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长此以往将导致两侧肢体功能差距更加明显,患儿的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随之降低。

Neurac是临床康复治疗中较新的方法之一,激活“休眠”或失活的肌肉是其核心[13]。它主要通过悬吊系统进行开链和闭链运动,激活脊柱、关节周围主动肌及稳定肌的活动,恢复主动肌、协同肌及拮抗肌的协调工作,最大程度促进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充分发挥稳定肌群与动力肌群良好的配合[14]。它是一种主动训练的治疗方法,也可利用震动手法或震动器进行训练。震动能刺激肌梭,提高肌肉收缩力和本体感觉[15]。已有研究证实,短时间震动能有效提高深层肌肉力量和肌肉稳定性[16]。Neurac也是一个有趣的训练方法,具有集游戏、治疗为一体的特点,可充分激发和调动患儿的积极性[17]。

本研究显示,增加Neurac能更有效地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平衡及步行功能。可能的原因是,Neurac是一个主动渐进性训练,治疗过程中不断增加动作难度,激发患儿主动运动;利用开链和闭链运动进行训练,激活肌肉活动,特别是闭链运动;强调在不稳定状态下运动,能更好激发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经大脑整合运动感觉输入,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及神经控制模式[18];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及协调性,改善躯干稳定肌群和动力肌群的薄弱环节,从而提高患儿对躯干的控制能力,增强平衡控制能力和稳定状态;此外,震动手法能促进本体感觉的恢复。

综上所述,应用Neurac能激活“休眠”或失活的肌肉,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有利于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及步行功能,可应用到日常康复训练中。

本研究只涉及偏瘫型脑瘫患儿。有报道,Neurac对痉挛型双瘫患儿有效,但缺乏随机对照研究。Neurac是否还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脑瘫患儿,疗效有何区别,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晓捷,唐久来,马丙祥,等.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9):1520.

[2]Yun S,Kim YL,Lee SM.The effect of neurac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ck pain[J].Phys Ther Sci,2015,27(5):1303-1307.

[3]Kim JH,Kim YE,Bae SH,et al.The effect of the neurac sling exercise on postural balance adjustment and muscular response patterns in chronic low back pain patients[J].Phys Ther Sci,2013,25(8):1015-1019.

[4]邓家丰,王丛笑,郄淑燕,等.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康复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7):645-647.

[5]Jin SL,Hong L.Effects of sling exercise therapy on trunk muscle activation and balance in chronic hemiplegic patients[J].Phys Ther Sci,2014,2(6):655-659.

[6]唐久来,秦炯,邹丽萍,等.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7):749-750.

[7]陈秀洁,姜志梅,史惟,等.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三部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9):972-978.

[8]刘鹏,黄东锋,江沁,等.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的标准化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3):10-13.

[9]刘翠华,张盘德,张自茂,等.两种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的实用性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3):206-208.

[10]励建安,孟殿怀.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7):500-503.

[11]Bensoussan L,Viton JM,Barotsis N,et al.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gait abnormalities in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ettings[J].J Rehabil Med,2008,40(7):497-507.

[12]郑宏磊,梁岗岗.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4):371-373.

[13]沈良册,杨秋红,吴玉玲,等.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腰椎骨折术后腰痛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1):1077-1079.

[14]宁煜,郄淑燕,邓家丰,等.颈椎稳定性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1):1015-1017.

[15]Gojanovic B,Feihl F,Liaudet L,et al.Whole-body vibration training elevates creatine kinase levels in sedentary subjects[J].Swiss Med Wkly,2011,141:W13222.

[16]Muceli S,Farina D,Kirkesola G,et al.Reduced force steadiness in women with neck pain and the effect of short term vibration[J].Electromyogr Kinesiol,2011,21(2):283-290.

[17]李邦惠,陈玉霞,贾光素.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脑瘫患儿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39(4):493-495.

[18]Lehman GJ,MacMillan B,MacIntyre I,et al.Shoulder muscle EMG activity during push up variation on and off a Swiss ball[J].Dyn Med,2006,5:7.

Effects of Neuromuscular Activation Training on Balance and Walking in Children with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LÜ Ren-hua,LI Xiao-jie,FAN Yan-ping,LÜ Yang,SUN Ying,KANG Bei-bei,ZHANG Xin-yang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Heilongjiang 154002,China

Correspondence to LI Xiao-jie.E-mail:xiaojljms@vip.163.com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neuromuscular activation(Neurac)training on balance and walking in children with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Methods 30 children with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from March to October,2015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15)and control group(n=15).Both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30-minute Neurac training in addition,5 times a week,for 3 months.They were assessed with D and E domains of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88(GMFM-88),balance of Fugl-Meyer Assessment and footprints analys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scores of D and E domains of GMFM-88 and balance of Fugl-Meyer Assessment,and the step length,step width and velocity improved in both groups after training(t>7.31,P<0.001),especial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2.08,P<0.05).Conclusion Neuroac training can further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gross motor function,balance and walking in children with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Key words:cerebral palsy;hemiplegia;neuromuscular activation training;gross motor function;balance;walking

(收稿日期:2015-11-09修回日期:2016-01-05)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黑龙江佳木斯市154002。吕仁华(1988-),男,汉,湖南衡阳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小儿脑损伤发病机制及早期防治研究。通讯作者:李晓捷。E-mail:xiaojljms@vip.163.com。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No.LM2015_050)。

DOI:10.3969/j.issn.1006-9771.2016.03.016

[中图分类号]R7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771(2016)03-0310-04

猜你喜欢
平衡步行偏瘫
魔方小区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步行回家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斯新政府想“平衡”与中印关系
希拉里释放“平衡”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