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草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6-04-26 15:24陈仕勇
关键词:民族院校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陈仕勇

【摘要】《草地生态学》在民族院校中作为草业或畜牧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随着学科建设及教学改革使得课程目前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调整。本文结合民族院校实际,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措施,以期为本门课程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草地生态学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民族院校

【中图分类号】S812-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50-01

1.前言

草地是人类的一项巨大的自然资源,我国约有草地面积近4亿hm2,约占国土面积的41%,其不仅关系人类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1]。草地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是运用生态学与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物生产、放牧生态、生态调控、生态工程和生态系统模型,并针对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论述其实现高效、平衡、持续发展的科学[2,3]。目前,《草地生态学》这门课程主要作为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以培养学生应用草地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综合分析和解决草地在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生态学问题的能力。

《草地生态学》现作为西南民族大学生科学院动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同时在生态学与草业的硕士研究生中开设有《草地生态学研究进展》课程。《草地生态学》等相关课程是西南民族大学生科院较早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学校办学环境与定位等的改变,学科建设与专业调整,这门课程在目前的教学中面临着一些问题,有必要适时地对课程进行改革和调整。

2.存在问题

2.1 课程的地位的变化

西南民族大学畜牧等相关专业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校建校之初便创立,当时学校及专业的目标主要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相关专业方面的人才。畜牧等专业主要面向四川的三州地区(甘孜、阿坝、凉山)招生。而三州作为我省重要的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天然草地资源,《草地生态学》课程必然作为畜牧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随着学校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学科专业的发展,畜牧专业改名动物科学,专业开始面向全国范围招生,专业培养方案也注重多样化,《草地生态学》从一门专业必修课调整成了专业选修课。另外,课程的学时也从51学时减到34学时,而实验课时几乎无法保证。

2.2 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课时的限制,使得原本形式多样的《草地生态学》课程变得比较单一,主要是课堂的生态学基础知识的理论讲解。由于生态学的一些基础理论相对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同学理解起来相对困难,使得课堂整体显得比较枯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如原本比较简单实用的草地样方调查等,现在由于人数、经费及场地等的限制无法进行。

2.3 教材建设落后

一本合适的教材对一门课程的讲授非常重要,包括教材的难易程度,覆盖的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适合的专业对象等方面。目前《草地生态学》课程的教材仍采用上世纪90年代周寿荣先生组织编写的《草地生态学》教材,没有再版修订教材,教材的部分内容有待于更新[3]。

3.教学改革与实践

3.1 课程定位及体系构建

如前面所述,学校的发展及学科的建设给《草地生态学》课程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发展的机遇。虽然专业招生面向全国招生,但是学生基本上还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大多都是草地畜牧业发展为主的地区,或者是拥有较为深厚的草原文化的地区,这也体现了该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同时,课程内容也适当进行了一些调整,以前主要侧重于对草原生态的讲解,现在增加了对于南方草地相关生态的讲授,适当减少对基础理论的讲解,增加了案例教学及一些生态学的原理及方法在草地改良及植被恢复中的具体应用等。由于我国的草地类型比较丰富多样,既有来自北方的茫茫大草原,也包括南方的草山草坡,内容的调整也增加了同学对课程的积极性。另外,由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开设,结合学院在草地生态研究方面的优势,在生物技术等专业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给这些专业同学的考研方向多了一个选择,也有利于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而且在学院生态学、草业硕士研究生中也开设有《草地生态学研究进展》等课程,形成了本科生到研究生草地生态的方向课程体系。

3.2 课程实践

根据课程实际,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到草地生态的实践中。首先利用校园内的条件,开展1-2次课外实践,如草地植物的分类、草地样方的调查方法等。其次就是让学生以参与项目的形式到草原开展相关的实验,也能起到课程实习的效果。西南民大生科学院等相关的学院在草地生态等方面有一定的科研实力,部分教师在川西北牧区有草地生态等相关的科研课题,学校在川西北也建立有科研基地,这些也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条件。近几年来,每一届动物科学等专业约有30%的同学到川西北草原开展了相关的实践活动,而且其中10-20%同学能够最后选择草地生态等相关方向作为自己的考研方向。

3.3 课程教材的选择

草地生态学的参考书从1962年Humphrey编写的《Range Ecology》到Spedding 编写的《Grassland Ecology》,再到90年代四川农业大学周寿荣老师组织编写的《草地生态学》。但再后来《草地生态学》一直没有再版并组织修订。但为了适应新的学科发展,在课程教材的选择上必须更新,所以目前教学采用的是杨允菲、祝廷成等2011年编写的《植物生态学》。但在PPT课件中仍然包括有草地方面的内容,其它的参考书包括姜汉桥等编写的《植物生态学》、王德利等编写的《草地生态与管理利用》等[4-6]。从课程的长期建设出发,我们还是希望全国草地生态的研究同行能够组织修订《草地生态学》一书,使其为相关学科的教学及科研提供必要的参考。

4.结语

《草地生态学》作为一门老课程在新的时期下需要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近年来的改革,调整了课堂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手段和课堂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相关专业和生产实践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 全国畜牧兽医总站. 中国草地资源.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2]任继周. 草地农业生态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3]周寿荣. 草地生态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

[4]王德利,杨利民. 草地生态与管理利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5]杨允菲, 祝廷成. 植物生态学(第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6]姜汉桥等. 植物生态学(第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