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评课要注意几“点”

2016-04-27 11:20蒋笃家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课堂评价课堂教学

蒋笃家

摘 要:评课是教研员的基本功。教研员评课要注意以下几“点”:制高点、出发点、闪光点、生长点、敏感点、病痛点。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课堂教学;听课评课;课堂评价

听课评课是教研员的基本工作内容和方式。教研员听课评课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学素养,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研员如何准确地、客观地评价一节课?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站在制高点,审视全局,助推区域整体进步

这个“制高点”,不是说教研员要“高高在上”,而是说,教研员既是教师的同行和朋友,又应该是教师中的“平等的首席”“教师之师”“全区域之师”,是教师的指导者,教改的引领者。因此,教研员的评课发挥好“首席”“全局”的作用:在了解与分析所辖区域内的教育教学现状、学科师资情况,筛选业务骨干的基础上评课;在有计划地构建典型教师梯队,进行扶植培养,跟踪指导的基础上评课;在深入一线的基础上提出既有利于课改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同时在学校教学管理方面有助于促进新的管理模式的建立,提供最有价值的实践知识,在引领全区域教育教学发展的基础上评课。

二、找准出发点,引领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教研员评课的出发点是要通过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评价,全面诠释教研员的课堂教学理念,从而引领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找准了这个出发点,教研员的评课就不会就课论课,就会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审视上课者的课堂教学,就会在更宽广的领域看待执教者的教育教学行为。教研员的角色主要应该是“伯乐”,是为教师的业务发展提供指导与服务,并发现他们的教学经验,为这些经验的展示、提升与辐射创设机会和平台,使之成为区域的共享资源。

三、捕捉闪光点,深入开掘,引领教师正向发展

我们的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不是缺少闪光点,而是缺乏我们对闪光点的发现。这个闪光点可能映射在一个片断、一幅画面、一则板书、一个问题、一个活动、一个细节之中,教研员只要用心观察,体悟课堂,善于从教师提供的静态设计与组织的动态过程中去分析,就能挖掘授课教师的闪光点所在。开掘闪光点的过程,也就是引导教师走向教学成熟、走向卓越。

四、分析敏感点,巧妙延伸,匡正教师教学思维

教师对课堂教学中争论不休的问题,往往是敏感话题,这样的问题如果得以解决,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匡正教师教学思维的奇效。比如,有一次课堂教学比赛时,一位功底相当好、课堂表现也不错的参赛者在课堂结束时说了一句“谢谢同学们的配合”,评委将这位参赛者定为三等奖。评课时,教师对此议论纷纷,有赞成的,有为之抱不平的,而且两派之间似乎各说各有理。我在评课总结时,点明了“谢谢同学们的配合”这一句话,透露的是执教者课堂教学中依然是教师本位,没有深刻领会“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改理念;而理念的偏差是致命的缺憾。所以,教研员评课时,能抓住教师感兴趣的敏感话题,一方面会激起参与评课教师的浓厚兴趣,大家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另一方面,对这样的敏感点予以点评,帮助那些迷茫的教师理清思路,这样的评课才能真正有收获,有实效。

五、抓住生长点,精心培育,让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评课中,我们会面对诸多的教坛新手,对这些刚刚入行的年轻教师,我们求全责备,往往会严重挫伤他们的教育教学积极性,有的甚至厌教、弃教。所以,对于年轻教师,我们要尽量找到他们的生长点,在评课时“广而告之”,对其大加赞赏,让执教者找到自信,进而从这个优势区域向“最近发展区”迁移发展。笔者就碰上一位这样的年轻人,书法很好,上课一般。我评课时对他的这一个“生长点”大加赞赏,并让他参加市里的青年教师素养大赛。比赛下来,虽然综合名次不很理想,但他的书法却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从此,这位年轻的教师一发而不可收,一年里,文章获得省级大奖,课堂教学水平也突飞猛进,被送到省市参加了几次培训之后,在县里成了小有名气的“教坛新秀”,还成为与他一同参加工作的同行们的培训教师!实践证明:赏识创造了奇迹!

六、扭住病痛点,妙手施治,纠正教师教学偏差

教研员评课如果不关痛痒,往往收效甚微,所以,有时候教研员也要下狠心,切实纠正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偏差。比如,有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出现误区,以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在课堂中让学生多看多媒体课件,于是乎一节课从头至尾放上四五十幅课件,学生看完过后即忘。因此,教研员一定要慧眼识之,予以纠正!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学课堂评价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试谈中小学教学中的美术教育
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谈美术教育在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