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唐江苏文学的地理变迁与艺术风貌

2016-05-04 03:27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学家宿迁时期

晁 成 林

(1.宿迁学院 中文系,江苏 宿迁 223800;2.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南京 210097)



先唐江苏文学的地理变迁与艺术风貌

晁 成 林1,2

(1.宿迁学院 中文系,江苏 宿迁 223800;2.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南京 210097)

摘要:先唐江苏地域文学的孕育是先秦时期,在经历了两汉形成以后,六朝时期走向了成熟。空间上,先唐江苏地域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地理变迁:两汉时期的苏州地区和徐州地区独领风骚;魏晋时期的苏州、镇江、扬州和徐州四个地区联骈前行;六朝时期的南京地区一枝独秀,苏州、常州和徐州地区鼎足次之。先唐江苏地域文学的艺术风貌则体现为文学语言的南北地区差异性、文学内容上的盛世和都市的特色、文学批评发达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先唐;江苏文学;地理变迁;艺术风貌

一、先唐江苏文学家的贡献

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江苏地域,“从几十万年前的远古时代起,就有古人类在长江下游两岸广阔的土地上进行劳动、生息和繁衍”[1]11。从“南京猿人”到“泗洪下草湾人”,江苏境内的远古居民孕育了文明的胚芽。商朝的大彭古国[2]23和周代的吴国,江苏地域文化已然十分活跃,而有史记载的文学活动从这个时期已经开始。汉代的开国皇帝占籍江苏,秦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大都出于江苏,很快使两汉成为江苏文化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六朝定都于南京,北方频仍的战乱使移民大量南迁,“江南得到了大量的优秀文化人才”[3]9,江苏文化的第二个繁荣期接踵而来。

和文化发展上的趋同性,江苏文学的发展紧随其后。先秦时期的漫长岁月是江苏文学的孕育时期。虽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像春秋吴国季札这样的文学家,但这和中原地区相比,仍显得零星稀落。汉代的开国皇帝是占籍江苏的刘邦,皇族的大力提倡和身体力行,刘氏皇族成员中涌现出了数量众多的文学家,同时也带动了江苏地域文学家的大量出现。两汉江苏文学家的数量一跃而升至全国第二名,仅次于河南地域。魏晋时期,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移,使得这一时期江苏地域文学家数量略呈下降趋势。六朝时期的南京成了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江苏文学家的数量快速升至全国的首位。以谭正璧先生统计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为例,具体的唐前各代的文学家数量,不同的地域分布见下表1。

从表1可以看到,唐前的江苏地域,文学家的数量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先秦时期的孕育时期,出现了吴国1位文学家季札。这一时期只有中原文化区的河南地域出现了7位文学家,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域。其次是楚文化区的湖北地域,出现了4位文学家。再次是齐鲁文化区的山东地域,出现了3位文学家。此外,河北地域和江苏地域一样,各出现了1位文学家。即便如此,江苏地域在先秦时期的文学家数量占比已达6%。

表1 先唐江苏文学家历朝数量排名

两汉时期,伴随着邑籍皇帝刘邦的建国,江苏地域涌现了数量颇为庞大的文学家队伍,数量达33人,仅次于河南地域的37人。魏晋时期的文学家18人数量略少。六朝时期,江苏文学家的数量一跃而居全国的首位,占比已达43%。

谭正璧先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统计,主要辑录了各代史书的“艺文志”“经籍志”“文苑传”,参考了各类文学史以及《四库全书》收录的作者情况,因而谭著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辑入的文学家基本上都是成就较高的,且多数都被民初以来各种文学史论列的。其他的各类工具书辑录的先唐文学家的情况则大致相当:曹道衡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收录209人;北京语言学院主编的《中国文学家辞典·古代第一分册》收录114人;钱仲联主编的《中国文学大辞典》收录137人。而对于辑录先唐时期的各类总集的情况则分别是:《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108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108人;《乐府诗集》22人;《文苑英华》15人;《玉台新咏》7人;《文心雕龙》8人;《文选》9人;《诗品》20人。以《诗品》为例,《诗品》共收录梁代以前五言诗人122人,而收录的江苏诗人就有20人,占16.4%。

江苏文学的发展自西汉始,一直以其文学大家频出和作家数量庞大著称,明清以后更是独领风骚。以文学大家为例,中国历史小丛书《古代文学家传记》共收录文学家18人,其中江苏文学家2人[4]1。《江苏历代文学家》收录江苏地域的文学大家65人[5]2,其中先唐7人,唐宋元26人,明清时期达32人。《江苏风物志》文化艺术卷“文人名士”条收录文学大家32人[6]73,其中先唐3人,唐宋元5人,明清时期达24人。《江苏艺文志》是1995年编纂而成的一部江苏地域大型的文献学工具书,其收录江苏籍的著者多达3315人,而唐前的著者就有350人之多[7]5。虽然如此,《江苏艺文志》的编纂仍然忽略了大量的地方史志的资料。笔者通过翻检江苏各地区的方志和史料,辑录了唐前江苏文学家的数量则达到了471人,比谭正璧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辑录的275人多了近200人;比曹道衡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收录的209人多了262人;比北京语言学院主编的《中国文学家辞典·古代第一分册》收录的114人多367人;比钱仲联主编的《中国文学大辞典》收录的137人多334人。

二、先唐江苏文学的地理变迁

江苏地域是《禹贡》九州中的徐、扬二州的一部分,西周时分属鲁、宋、楚、吴等诸侯国,春秋战国时先后分属于吴、宋、越、楚等国,他们创造出了江苏地域早期璀璨的文化。文学的发展就在文化的孕育下悄然地进行着。吴语地区的早期吴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活动中,用集体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口头文学遗产,弥足珍贵”[8]19,成了江苏地域早期文学的源头之一。而真正开始了文字时代江苏地域文学的则是吴地的季札和言偃。从春秋时期到隋代,先唐的江苏地域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不平衡。

先秦时期,江苏地域的文学仍处在孕育的阶段。这个时期出现了6位文学家,具体的分布见表2。

表2 先秦江苏文学家地理分布

说明:入选的工具书具体(1)是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2)是曹道衡《中国文学家大辞典》,(3)是北京语言学院《中国文学家辞典》,(4)是钱仲联《中国文学大辞典》。

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文学的发展还处于孕育阶段,先秦时期的江苏地域已经出现了6位文学家。其中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收录了苏州地区的言偃和宿迁地区的项羽2人;曹道衡《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收录了宿迁地区的项羽和虞姬2人;北京语言学院《中国文学家辞典》收录了宿迁地区的项羽1人;钱仲联《中国文学大辞典》收录了宿迁地区的项羽1人。

从地域分布来看,先秦时期的江苏文学家主要分布在苏州、常州、镇江、徐州和宿迁五个地区,苏南的无锡、南京地区则没有出现文学家。苏中的扬州、南通、泰州地区都没有出现文学家。苏北的徐州和宿迁地区出现了3位文学家,而淮安、盐城、连云港地区则没有出现文学家。总体呈现出东南和西北地区相望,中间地区空白的分布特点。

两汉时期,沛郡的刘邦立国为汉,江苏地域的行政建制日趋完善。不仅邑籍的刘姓文学家不断涌现,江苏地域的文学家的分布也日益分散开来,除了南京、南通、泰州、盐城四个地区没有出现文学家外,其余九个地区都有文学家的分布,而以徐州地区最多。具体可见表3。

表3 两汉江苏文学家地理分布

两汉江苏文学家的大量涌现,使得江苏地域文学的发展成就在汉代一跃成了当时仅次于河南的第二位。而就江苏地域的空间分布来看,两汉江苏文学家的分布是极为不平衡的:徐州地区的文学家在两汉时期数量最多,达56人,几占两汉江苏文学家总数83人的68%。除了苏州地区和淮安地区文学家较多外,分别有8人和6人,连云港、宿迁、扬州、镇江、常州和无锡地区分别只出现了1至3位文学家,而两汉时期没有出现文学家的有四个地区,分别是南京、泰州、南通和盐城地区。

从两汉涌现的文学家的成就来看,入选四大文学家辞典工具书的总数为44人,占两汉江苏文学家83人的53%。 超过一半的江苏文学家则为知名的作家。若按地区分布来看,出现文学家的地区几乎都有超过一半数量的入选四大文学家辞典工具书。苏州地区两汉出现8位文学家,入选4人,占50%;无锡地区出现2位文学家,入选1人,占50%;常州和镇江地区各出现1位文学家,均无人入选;扬州地区出现3位文学家,入选1人,占33%;淮安地区出现6位文学家,入选3人,占50%;宿迁和连云港地区各出现3位文学家,均入选2人,占67%;徐州地区出现56位文学家,入选31人,占55%。

从历时性来看,先秦时期出现文学家的五个地区(苏州、常州、镇江、宿迁、徐州),两汉时期继续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家,特别是徐州地区。其余没有出现文学家的八个地区中,有无锡、扬州、淮安、连云港四个地区开始在汉代时期涌现出文学家。而南京、泰州、南通、盐城地区在汉代仍然没有出现文学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江苏地域文学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文学家大量涌现,知名的文学家数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各地区文学家的分布情况见表4。

表4 魏晋南北朝江苏文学家地理分布

如表4所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苏地域除了南通和盐城两地已然没有出现文学家外,其余九个地区都出现了不同数量的文学家。和两汉时期的徐州地区一枝独秀的情况不同,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三个地区文学家数量较多,分别是苏州地区的113人,徐州地区的96人,常州地区的83人。三个数量较多的地区形成江苏地域文学发展的三角地带。就文学发展的成就来看,知名文学家的数量呈较快的上升趋势。以这三个文学家数量较多的地区为例,苏州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113位文学家,入选四大文学家辞典工具书60人,占53%;常州地区出现83位文学家,入选64人,占77%;徐州地区出现96位文学家,入选62人,占65%。和两汉时期相比,入选四大文学家辞典工具书的比例明显上升,常州地区尤其明显。

总体上看,先唐江苏文学家的分布呈现出时空两个维度上的不平衡,具体的变迁轨迹见表5所示。

表5 先唐江苏文学家地理分布变迁总览

表5中的江苏先唐时期的13个地区的文学家的分布呈现出了不同的规律,但总体上来说,是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空间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整体分布上呈现出东南和西北多,中部少,沿海地区无的不平衡特点。东南的苏州和常州是出现文学家较多的地区,苏州有123人,常州有84人。西北的徐州是出现文学家数量最多的地区,有153人。中部的扬州、淮安和宿迁地区出现的文学家都比较少,泰州地区则只有1人。沿海的南通、盐城则没有出现文学家,连云港地区虽临海,但由于东海郡的建制较早,文化相对于盐城和南通地区发展的较快,因而唐前也出现了15位文学家。二是局部分布上呈现出中心城市多,属县较少的不平衡特点。以唐前文学家分布较多的三个地区来看,均无一例外。苏州的文学家绝大多数都出现在郡治吴县。常州的文学家主要集中在郡治毗陵。徐州的文学家则基本上出现在郡治彭城,而只有一小部分出现在下邳。

时间分布上的不平衡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整体上来看,汉代和六朝是江苏文学家大量涌现的时期,江苏地域文学在这两个时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在先秦漫长的孕育和积淀之后,汉代江苏文学家不仅大量涌现,还出现了许多知名的文学大家。从数量上看,汉代的文学家数量已经升至全国第二位。六朝时期的数量继续攀升,已经跃至全国第一位了。其二,局部上来看,地区间文学开始发展的时间先后出现了不平衡。先秦时期有文学家涌现的有四个地区:苏州、镇江、宿迁、徐州。西汉增加了三个地区开始有文学家的出现:扬州、淮安、连云港。东汉时期,无锡和常州两个地区也开始有文学家涌现。南京地区在三国时期才开始有文学家的出现。泰州地区直至南朝萧梁时期才出现1位文学家,而南通和盐城地区整个先唐时期都没有出现文学家,文学的发展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三、先唐江苏文学的艺术风貌

作为地域文学的佼佼者,先唐江苏文学的成就是辉煌的。《诗品》所录的江苏文学家已达20人,其中上品诗人1人,中品诗人5人,下品诗人14人。文学作品的名篇也是俯拾即是,诗歌如《垓下歌》《饮马长城窟行》《拟行路难》等,赋作如《七发》,文论如《文赋》《文心雕龙》,总集如《文选》,小说如《世说新语》等等。有堆才有尖,不唯如此,先唐江苏地域的文学呈现出了全面繁荣的景象。总起来看,先唐江苏文学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作家的主体来看,先唐江苏文学的作家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作家的身份构成多样化。先唐江苏地域文学的作家身份构成主要有七种:官员、皇族、帝王、僧人、道士、布衣和女性。其中以官员居多,达301人,占总数的64%。其次是皇族成员作家,有108人,占总数的23%。帝王作家有18人,占总数的3.7%。僧人作家有16人,占总数的3.3%。道士作家有13人,占总数的2.7%。女性作家有12人,占总数的2.4%。布衣作家有4人,占总数的0.9%。具体构成情况见表6。

表6 先唐江苏文学家的身份构成

如表6所示,先唐江苏文学家主要都是受过很好教育的文化人。以女性作家为例,先唐出现的女性作家12人中皇族就占了6人。

在先唐江苏文学家的身份构成中,除了帝王、皇族和官员外,僧人群体也是一个文化阶层。以南朝萧梁时期为例,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佛学与佛教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萧梁时期生活的文学僧人有知藏、宝唱、智炬、法云、法超、道标、智恺、宝志、昙瑗等9人之多。

二是家族文学的群体作家不断涌现。先唐时期江苏地域的家族文学是颇为兴盛的,苏南地区最多,苏北地区次之,苏中地区相对较少。苏北地区的家族文学的作家群体包括西汉淮阴的枚乘、枚皋,临淮的袁如柏、袁文术,沛郡的刘邦、刘恒、刘启、刘安、刘向、刘歆,南朝东海的鲍照、鲍令辉、鲍泉、鲍行卿、鲍至,刘宋彭城的刘裕、刘道怜、刘义恭、刘义庆、刘义隆,萧梁彭城武原的到撝、到沆、到溉、到洽、到镜、到荩,彭城的刘孝绰、刘孝胜、刘孝威、刘孝先、刘孝仪、刘氏(大娘)、刘令娴、刘孺、刘览、刘遵等。

从文学作品的主体来看,先唐江苏地域文学呈现出了三个方面的特色:其一,文体的丰富性。先唐江苏地域的文学作品的体裁涉及甚广,不仅囊括小说、散文、诗歌三个大类,还遍及文体中的各种小类。诗歌体裁中,涵括抒情诗、叙事诗、古体诗、近体诗,因音乐的不同,又有乐府和神弦曲(江南民间祭神的歌曲)[9]359的不同。除此之外,骈体文的大放异彩也是先唐江苏地域文学比较成熟的一种体式。无韵的散体文更是丰富多样,游记、信札以及各种碑铭赞序应有尽有。小说的创作同样繁盛,轶事小说中的代表有葛洪的《西京杂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志怪小说的代表有刘义庆的《幽明录》。

其二,文学语言上的区域差异性明显。江苏的地理区域特性是南北狭长,东面临海。由于先唐时期的滨海地区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临海地区的文化与文学就显得非常滞后。狭长的江苏地域,其南北的文化又因境内的地理自然景观而形成了三个较为明显的文化区域,即长江以南的吴文化(江南文化)、淮河至长江之间的维扬文化(江淮文化)和淮河以北的徐淮文化(黄淮文化)。其中淮河以北的淮阴、宿迁、徐州和连云港地区因地缘的关系,又融入了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的特色,而使得这一文化区域显得较为复杂。“至迟在商代,荆楚族已与中原有了较为密切的关系。”[10]234先唐时期,江苏的地域文学成就主要出现在苏南和苏北地区,苏中地区较少,因此,先唐江苏文学语言上的地区差异主要体现在吴文化地区和徐淮文化地区。上古时期,江苏境内南有吴国的辉煌,北有徐国的昌盛,“江南的吴文化和苏北的徐文化共同组成了灿烂的江苏上古文化”[11]37。文学的发生早期是伴随着巫觋的科仪而产生的。两千多年前,海州(连云港)地区流行的东海黄公“虎戏”,后来就衍生为《黄公厌白虎》和《崔生娶虎妇》两种传统保留剧目[12]4。汉代以降,江苏地域的南北文学的差异在语言上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苏北地区项羽的《垓下歌》自不必说,刘邦的《大风歌》慷慨粗犷,就连江都公主刘细君的《悲秋歌》都苍凉直古。苏南的陆机“弘丽妍赡,英锐漂逸”[13]873,颇有吴语之侬软特色。和鲍照的“骏马轻貂,雕弓短剑,秋风落日,驰骋平冈”[14]1407相比,着实如入两种境界。

其三,在风格上显示出盛世文学和都市文学的特色。唐前江苏地域文学的兴盛是从汉代开始的,至六朝而极盛。赋体文学是先唐江苏地域文学较为兴盛的一种文体,无论是汉代的大赋,还是六朝的咏物赋都是尽显盛世文学的风貌。从两汉开始的都邑赋,历代都有较为出名的都邑赋出现,如南朝鲍照的《芜城赋》。除了赋体文学再现了先唐江苏地域文学的都市特色之外,诗歌的风华也展示了六朝都市文学的魅力。谢朓《入朝曲》云:“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15]14诗中流露出的政治豪情和金陵帝都的恢宏与富丽两相映照,这是六朝时期江苏地域繁华的城市生活的文学表达。

其四,重视文学批评。江苏地域因其独特的地理区位而处于拈连南北的特殊地位,文学上也沟通南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活动的特点。丹纳的《艺术哲学》中提到:“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决定艺术品的种类。”[16]39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地域环境文化的熏陶,先唐的江苏文学“继承了季札观乐时已经显示出来的江苏人特有的分析评论才能,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成就十分突出”[17]185。先唐江苏的文学批评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论作品丰盛;二是选集的编纂蔚然成风。文论的著作有陆机的《文赋》,沈约的《四声谱》和《宋书·谢灵运传论》,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萧统的《文选序》和《陶渊明集序》。前述的著者中,陆机和萧统占籍江苏,余三人长期供职于建康,自可视为江苏的文学成就。选集的编纂也体现出一定的审美风尚,具有文学理论的标向作用。江苏先唐的选集有刘义庆的《集林》(佚),萧统的《古今诗苑英华》(佚)和《文选》,徐陵的《玉台新咏》。刘义庆和萧统是江苏籍文学家,徐陵虽为东海郯人,但其梁陈时期曾长期供职京城,《玉台新咏》也编纂于其时,因而也是先唐江苏文学的重要成就。

参考文献:

[1] 张寿春.江苏历史和现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2]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苏史话[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3] 汪小洋,徐四海,姚义斌.江苏地域文化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4] 中华书局编辑部.古代文学家传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 李绍成.江苏历代文学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6] 周邨.江苏风物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7] 赵国璋.江苏艺文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8] 曹培根,翟振业.常熟文学史[M].扬州:广陵书社,2010.

[9] 袁野,许霖.古代文学多功能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10] 连振国.国际汉民族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11] 蒋中健,蒋丽君,蒋海燕.历史上的泗洪[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12] 束有春.江苏戏曲文物研究[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13]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4]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M]//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 [南朝齐]谢朓.谢宣城诗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16] [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7] 王长俊.江苏文化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梁红仙】

The Geographical Change and Art Style of Jiangsu Literature duringPre-Tang Periods

CHAO Cheng-lin1, 2

(1.Department of Chinese Academy of Suqian, Suqian 223800, China;2.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Abstract:In the Pre-Qin period, jiangsu regional literature formed in the Han Dynasty, and matured in the Six-dynasties peri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su regional literature has experienced three geographical changes: Han period in Suzhou and Xuzhou regions; Suzhou, zhenjiang, Yangzhou and Xuzhou in Wei-Jin period; the Six-dynasties period of Nanjing area as the outstanding one, while Suzhou, Changzhou and Xuzhou regions tied for the second.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Jiangsu regional literature art style was embodied in literary language difference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regions, which presented the era of prosperity and the era of urba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ntents of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criticism was fully developed.

Key words:before Tang dynasty; Jiangsu literature; geographical change; art style

作者简介:晁成林(1972—),男,江苏宿迁人,宿迁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先唐江苏文学地理研究(2013M531379);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唐江苏文学地理研究(2013SJD750022);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15-10-14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03-0064-07

【语言文化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文学家宿迁时期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宿迁姑娘登上珠穆朗玛峰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古代邢地文学家述略——邢襄文学论之二
不为五斗米折腰
挽衣留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