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工程为做好基层统战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与群众基础

2016-05-05 07:40丰镇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杨季春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基层工程群众

◇ 文/丰镇市委常委、统战部长 杨季春

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全区农村牧区现状,提出了“十个全覆盖”工程,这一工程不仅是自治区成立以来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发展工程,也是一场农村牧区转型发展的伟大实践,一场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更是内蒙古自治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的新跨越。“十个全覆盖”工程涵盖了公共服务的主要方面,统筹兼顾了当前和长远,成为内蒙古补齐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障短板的有力抓手,为自治区推进“四个全面”建设奠定了结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们开展基层统战工作搭建了联系群众的有力平台。以丰镇市为例:

丰镇市总面积2722平方公里,农村这一块涉及3乡、5镇、1个涉农办事处,共有91个行政村、832个自然村,户籍人口20.7万,常住人口14.1万。地域面积小、农村人口多;村庄密度大、常住人口少;建村历史长、整体规划差;土房烂院多、整治难度大,是丰镇农村的显著特点。全市现有蒙、满、回等13个少数民族、5706人,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四大宗教,合法宗教活动点17个,神职人员9名,信教群众约1.1万人。而目前有80%以上的少数民族群众、信教群众工作和生活在基层,许多矛盾问题要在基层解决,大量日常工作要靠基层落实,基层统战工作已成为全市统战工作的基础和前沿阵地,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事关基层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一、“十个全覆盖”工程为做好基层统战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这一伟大壮举中,农村面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建设美丽新农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也切实体验到收获的喜悦。特别是随着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网络领袖”的参与,给我们统战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首先,农村环境面貌的改善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为基层统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工作场所。工程实施两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9亿多元,累计完成危房改造7900户,并同步实施了院落和村容村貌整治工程,硬化道路460公里,解决了3.9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安装“户户通”2.83万套,改造学校3所,建成标准化卫生室69个、文化活动室68个、便民连锁超市100个。在我们广泛宣传和倡导下,非公经济界人士积极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以派出施工人员或捐资和借资的形式参与工程建设,去年以来共投入人、财、物等折合人民币10多万元;政协委员也积极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言献策,在实地调研隆盛庄镇十号村委会后,针对当地情况,提出利用石块垒院墙的意见,镇政府采纳后,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在得知十号村村民存放寿材的房屋杂乱,且破败不堪难以修复的情况后,宗教界人士主动帮忙,选取一块“福地”,与驻村干部一同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说服村民集中将寿材移去存放。这一系列的建设成果不仅彻底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还切切实实为群众带来了实惠,为宣传和发动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工作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提供了扎实的工作阵地,有效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和国家繁荣稳定的革命事业中。

其次,产业化帮扶切实增强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为基层统战工作提供了结实的思想阵地。农民生活环境改善了,但是脱贫致富的思想和方式还严重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智慧的作用,紧紧围绕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攻坚工程,组建了一支由政府党组成员、非公经济界代表人士、农民企业家以及农村科技特派员组成的调研小组,赴各乡镇开展实地调研,有针对性的开展产业化帮扶。一是依托巨宝庄镇、黑土台镇的特色种养殖业,积极协调工商联会员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代种养殖”,有效带动周边上千户农民加入合作社,实现脱贫致富。二是在2014年为元山子乡德系西门达尔肉牛改良及绵羊授精项目,争取到自治区第一批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0万元基础上,去年由统战部牵头会同民宗局又完成了巨宝庄镇后十二泉人畜安全饮水、红砂坝镇土城村肉牛养殖可行性调研报告2个,今后我们还将围绕“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寻找与民族项目的对接点,力争上级民族部门对丰镇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倾斜。三是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政协委员和党外代表人士的监督作用,积极协调隆盛庄政府、扶贫办、水利局充分利用上级扶贫资金,为隆盛庄镇阮家窑村修建水源地实施引水灌溉工程,使该村150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改变了居民“靠天吃饭”的不利因素。产业化帮扶不仅改变了基层群众的贫困面貌、开阔了基层群众的视野,还有效促使基层群众牢固树立了脱贫致富的观念,让群众认识了基层统战工作、了解了基层统战工作、真正接受了统一战线工作带来的实惠。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统一战线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作用,以农村扶贫攻坚工程为舞台,集聚思想,寻找与“光彩事业”的切入点,大力帮助基层群众脱贫致富。

第三,社会化救助有效化解了困难群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基层统战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力量源泉。做好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2015年丰镇市为7.2万人(次)基层群众提高养老保险标准,为12006人(次)适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统一战线工作以全力做好“十个全覆盖”为动力,适时将体制内社会公益活动的重点转向基层。一是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界人士为农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捐赠人民币2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安置就业人员3245人,其中吸纳下岗失业人员1156人,一定程度上,为缓减社会压力,提高统战工作的知名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在2015年开展的“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中,统战部协调宣传部、红十字会、扶贫办、市医院等相关部门,免费为农村居民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43例,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三是组织科技界、医疗界、文艺界委员深入基层,免费义诊病例436人(次),发放科普宣传、卫生保健资料1300余份,文艺演出10多场,活动在惠及群众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委员们深入群众、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二、“十个全覆盖”为基层统战工作提供了群众基础

“十个全覆盖”工程要想顺利推进,取得成功,群众的支持是关键所在。同时,基层统战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配合,而“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开展,也为我们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针对群众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谈条件,加法码,主动性不强,配合不积极,甚至希望政府大包全揽的情况,我们本着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的原则,与工程推进组成员一同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主动征求村民意见,倾听村民的想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用实际行动向群众讲清政策、讲清形势、讲清机遇,切实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使群众在熟知“十个全覆盖”工程惠民政策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责任,进而主动建言献策,积极筹资筹劳,密切配合。特别是在村容村貌整治项目的实施中,我们在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协调各单位选派多名具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驻村蹲点开展工作。其中我部门的两名老同志在浑源窑乡“十个全覆盖”进程中,不仅成功化解了两户居民因利益纠纷而产生的多年矛盾,还用真情感动了他们,他们积极参与工程建设,主动担当拆迁、施工等过程中与村民协调的任务。群众的工作做好了,也为我们开展基层统战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帮助。在丰镇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我们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个人表现,把一些政治上有影响,学术上有造诣,对社会有贡献,参政议政能力强,各族各界公认的知名人士推荐吸收为市政协委员、常委人选,并圆满完成了15名委员和1名常委的增补、增选工作;在去年9月召开的全市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暨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表彰大会上,对近年来全市涌现出的15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5个学习使用蒙古语文模范集体,66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10名全市学习使用蒙古语文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去年10月在得知有人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龙大王庙塑像搞迷信活动的情况后,我们及时组织宣传、公安、民族、“610”办工作人员,在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及时将塑像移除。在此项工作中,基层群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参与举报的群众说:“当今社会政策好,我们基层统战工作的智慧和力量发挥的更好,他们为我们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尽心尽力,我们也要用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

“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开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物质保障与群众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统战工作只注重非公经济和民族宗教工作的现象,将文件传输和口头传达,切切实实地转化为实地调研、解决问题。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统战工作优势,以“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的统战工作思路为新的起点,以基层群众为依托,集各方力量,全力搞好基层统战工作,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受到实惠。

猜你喜欢
基层工程群众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