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兵

2016-05-05 08:50李木生
前卫文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铁道兵战友班长

李木生

三十年前,我们一起当兵。一眨眼,儿女们也已到了我们当年当兵的年龄。三十年前,一个个面皮嫩得像刚出锅的发面馍馍。再一见面,一个个脸膛子都老得似树皮了,真是岁月不饶人。

当兵前,常见老家生产队的牛干完活吃罢料就卧在场上反刍,我们乡下人叫“倒沫”,也叫“倒嚼”。牛将先前吃下未及细嚼的粗饲料反到嘴里,再细细地嚼啊嚼,直至嚼得满嘴白沫,重新用大舌头一卷,美美地咽进肚里。人也会“倒沫”的吧,只不过是“倒沫”过去的日子,过去的人和事。在我的“倒沫”里,战友是占着相当分量的,一个一个,平凡而又亲切。

杨玉寅

他虽然长得壮实,却露着些文秀,如果他不是常常将一脸络腮胡刮得发青,真会是满脸都是头发。战友们羡慕他写得一手好字,更羡慕他娶了个俊媳妇——我们部队文工团的团花,舞跳得让人眼花缭乱。他那时正当着政治处的宣传干事,有人说他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不大同意这种看法。一个“团花”,又是大城市(西安)的娇小姐,相不中官大点的,相不中家庭条件好点的,单单挑中了他这个当兵前连地瓜干子都吃不饱的土包子,这其中要不是“魅力”二字作怪才怪呢!

到底是啥魅力,只有“春江水暖鸭先知”了。

我倒知道一件事,不知沾不沾“魅力”的边?在我的另一个战友,将命献给了成昆铁路的修建、闪下了瘫痪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的时候,有着两个孩子的杨玉寅和曾经是“团花”的妻子,二话没说,就担起了抚养战友孩子的担子。上学、找工作、结婚,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负责到底。写到这里,我想起他家中的那副对联:“欲高门第需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这样看来,花能为媒,善更能为媒。

赵梅启

梅启是个实诚人。个子不高,却敦实,还会武术。别看他会武术,却从没见他出过手。就是在别人挤兑得他怒火中烧的时候,他也仅仅是将圆圆的拳头搦得嘎巴响,让厚实的胸脯波浪般起伏。部队的纪律和家人的期望在约束着他,况且普通百姓出身的孩子,更珍惜来之不易的“进步”(此时他已经提升为排长)。

他在部队没当上大官,回地方也没有成为大款,但是我却敬重他,敬重他是个本分的好人。

有这样一件事我咋也忘不了。那时我们铁道兵部队正在陕西的穷山恶水中修铁路,已经三年不见的妻子来看他。他的妻子叫张瑞兰,虽然长得清秀,文化又高,还在县委工作,却不摆架子,顾家疼丈夫。虽然嘴里不说,但在心里头,我们这些从农村入伍的大兵,谁不把对象看得神一般重?深山峡谷间,几乎是没有人烟的地方,铁道兵的一线又是男人的世界,加之每一寸路基的延伸,都是我们和死神相搏后的前进,因此,妻子的到来,简直就是我们的节日。妻子就是家,她来了,人间的温馨就把我们这些泥头败脑(只有牙齿还露着白色)的“老铁”暖成最幸福的人了。妻子是水,浪漫地淬在我们这些干活干得粗野了的大兵身上,我们才会成为又强又韧的钢。妻子还是无声的春风春雨,让我们沙石弥漫的生命里充盈起花香绿意。

三年未见的妻子来了,千里迢迢地来了,沉稳的梅启兴奋得有点手足无措了。虽然是在“文革”期间,虽然是在荒山野岭的军营,他们四目相触的刹那,我却感到了惊天动地的抱与吻。

谁知刚刚安顿下瑞兰,另一位战友阮恩法就接到了妻子已到烂滩的电话。烂滩在几十里外的地方,是长途汽车的尽头,必须去接。路险天晚,阮恩法作难了。就在阮恩法作难之际,赵梅启拉起战友的手,说:“走,我陪你去接!”他陪着战友走了,丢下了三年未见、刚刚来到的妻子,当晚未归。等到第二天深夜接回战友的妻子,来到自己妻子跟前的时候,他看到泪水已经打湿了妻子的枕头。

赵梅启不擅言辞,见面总爱笑笑,以笑当话。有一年冬天,老家的一个战友病故,我去吊唁,见到了梅启,他还是话不多,只是嘿嘿地笑着。见我穿得薄,就脱下自己正穿着的皮衣,非要裹到我身上。至今还记得,他的皮衣,像他的笑一样让人暖和。

段友芬

段友芬是师特务连女兵。不见人,光听说话就知道是个好心肠的人,她的声音舒缓甜润,如揉满阳光的溪流。一见面,她那和善的眼睛能撤去人与人的一切隔阂。而且不管是对首长还是对新兵,这和善的眼睛总是流动着一样的柔和的光彩。

她是我们铁道兵著名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菩萨一样地为他人做了无数的好事,其感人事迹能写成一部书。不知怎的,她留在我记忆里的形象,却是因了一件极细微的、也许至今也无人知道的小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吧,来了电影《刘三姐》。放映前一个多月就已经在军营传开了,我们像小孩盼过年一样地盼着,连挑土盖屋的重活都好像轻松了许多。其时“文革”已进行了多年,“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和“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也已看了一年又一年,突然来了《刘三姐》,那真是要多解馋有多解馋。当时作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段友芬,当然是代替战友值班。部队演过的第三天吧,我忍不住,又“偷偷”地跑到部队驻地青海乌兰县城电影院,重看了一遍《刘三姐》。散场时,熙攘的人流里,我却惊奇地发现了段友芬!她平时白净的脸红扑扑的,眼也雪亮亮的,亢奋着,是也忍不住了,“偷偷”跑了出来?

二十多年过去了,那张亢奋灿然的脸还在我记忆里生动着。并由此引得我一次次地想:只要人类存在,人类对美与情的追求就注定是无法泯灭的了,它是沙漠上的泉、黑夜里的灯、生活中的盐。缺乏美与情的时代,将是黑暗的时代,缺乏美与情的生命,将是粗陋可怜的生命。

我的夫人对她印象最深。夫人抱着还小的女儿去青海部队探亲,两次到了西宁都是段友芬去接,不仅管吃管住,还包买票(那时她在我们铁道兵十师住西宁办事处)。有一次她帮助买了车票,找回的钱放乱了,又怕少给了,就多找了八块钱。夫人抱着孩子还给她八块钱,她反而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一个劲地说“给你添麻烦了。”

老段转业回到济南一个缝纫机厂,做好人好事的脾性不改。退休后做起保健产品,以她的诚信度,当然是拉了不少客户,据她说是不久就升到了一个什么级别。可她的丈夫——也是我们的一位战友——却说,升是升了,钱却赔了,她太实诚太热情,老是不惜血本地赠送产品,后来还是不干了。前年她的儿子结婚,我们赶到济南喝喜酒,却见她面部神经有些不够协调。一问才知,她在公共汽车上为孕妇让座,想不到司机遇有情况来了个急刹车,她就一下子从座位上翻了过去。

黎香文

我们新兵训练是在郭沫若的老家四川乐山进行的,黎香文是我们新兵连的班长,1965年入伍的四川兵。经历过那么多位首长,又过去了三十年,他是让我想念得最多的。紧凑略瘦的脸,额却丰满,嘴阔唇薄,牙莹白,眼大且亮微凸,一笑,满脸灿然和善。

那个权作营房的粮食仓库还在吗?水泥铺地的仓库大院,一定在寂静里常常留恋起当年的闹热。练步伐,走队列、操练枪支、训练投弹、负重的长途拉练,深夜里的紧急集合,漫漫夏日几乎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熔炉,蒸我们,烤我们,炼我们。狼狈过,病过,也在队列里晕倒过。但是,因为有了黎班长的疼爱,枯燥严酷的新训生活,似乎都透着生命的绿意、盎然、陶然,还有点儿浪漫。他带着我们摸爬滚打一天,夜里还悄悄起来,轻轻地为我们盖好蹬脱的被子、掖妥散开的蚊帐。他个头不大,手却超常的大(他说是劈山、凿洞、架桥磨出来的),满布的茧像带了副铁手套。我至今还不明白,这么大的手怎能如此灵巧,为我们补缀起鞋袜来,自如有样。有时边补边“骂”:“鬼儿子娃娃,啥子脚哟,硬是有牙嘛!”他简直就是我们的神经,感应着大家的甘苦悲喜。谁情绪波动了,他就会在晚饭后或吹过熄灯号后约你到营房前的小溪边,走走,或坐下“谈心”。有时即便他不说话,只要听着他烟袋锅明灭间的吱吱声,我们就能体味到他的关切,波动的心绪也就平复下来。我们训练的地方是一个叫沙弯的地方,有山有水。班长谈心有时会在有月亮的夜晚,风有些凉快了,月光照着,脚下小河的水流着,就有一种浪漫的感觉,好像班长就是比自己亲人还亲的人。回地方多年了我还在想:做官的要像黎班长待他的战士一样待百姓该多好。

我当兵时才十六岁,却老想着进步,入团啦入党啦提干啦什么的。那时的农村兵为了找出路,谁没想法?有想法就争着表现积极,抢着挑水,抢着早起扫地。班长见我人小正长个,老会嘱咐一声:“小李子,挑水不用挑满的,多挑两趟就有了。”

那时年轻,加上积极,累得很了就睡得沉,有一次竟然尿了床。尿时很畅意,觉得是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厕所,泡大,也就湿得片大。等到觉察出来,已经晚了。只好用身子暖,可那么大的片,怎么能暖干?心里那个烦呀、臊呀,恨不得自己变成一堆火赶快烤干了被边与褥子。一个班一长溜通铺,熬到起床号响,平日里迅速麻利的我反而磨蹭起来。班长一下子察觉到问题,先是摸摸我的额头,不烧,就发现了我的“毛病”。想不到班长宣布“小李子”留下整理卫生,并额外“命令”我把全班的床单都撤下来洗了。我那个感激呀,真想上去亲他一口。

新训没完,我就被选拔到铁道兵十师峨嵋训练队学习无线报务。我兴冲冲地离开了新兵连,也离开了黎香文班长。离开了,就再没见过他。三十年过去了,前几天见到当年新兵连同班战友李延信,他说:“你离开时,黎班长哭了。”

李宪冰

相声大师侯宝林的长相真叫有味,1955年当兵的李宪冰就是这样的模样。不光模样仿佛,还都透着幽默。别看李宪冰当官当到了师级,我们却都把他当成老哥头,他也说,当官没品足,啥叫大啥叫小?再说啦,官有大小,人无贵贱,一句战友,把啥都取齐了。

有一次我们1968年入伍的一些战友聚会,纪念入伍三十周年,他也往里凑。怕我们“嫌”他老,还巴巴结结夸我们这批兵是当年铁道兵的“白菜心”。“批准”他发言了,他则说:“说了几十年官话,这一退休,官话又忘了,没想到五六十的人倒不会说话了。”其实,就是在官位上他也很少说官话,更不会搭官腔。这次聚会,说到战友情谊,他说这是高营养、真货,比广告上吆喝的王八精强。有个战友上台唱歌,自谦说是自从饭店里时兴起“卡拉OK”才会的,他就在台下呼应“饭店水平,吃会的”。有个金乡县的战友说激动了,正在“月是家乡圆,水是家乡甜”地抒着情,他却泼了“冷水”:“瞎话篓子,还有比您金乡的水再咸的不。”

逢事举重若轻,说话不凭本本,重话淡出,荤话素出,声不高却让人回味,语不毒能令人痒笑。

就这么个豁达乐观的人,2012年竟然走了,走时才七十三岁。得了不治之症两年了,他不在乎,该吃吃该喝喝,春节时还给鱼台县的战友秦宗敏打电话,说该死该活屌朝天,管他呢!

副连长

我们铁道兵和其他兵种不一样,即使和平时期,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总是营房和烈士陵园同时建。几十年里,铁道兵部队承担了全国铁路建设中最艰难的部分。多难?就说成昆线吧(成都到昆明),光是桥梁和隧道就占了整个铁路的一半以上,工具无非是钢钎、大锤、风枪、炸药。一条线修成,几个排的兵力可能就会永远地撂在这荒山野岭间。不仅塌方要死人,爆破能死人,而且一线风枪手还会得一种几乎是不治之症的硒肺病。全身的力量抵住几十斤重的风枪,震得周身颤栗,常常会抖动得精液自流,让呼吸淹没在弥漫的粉尘中。长年累月,石质的粉尘就会将鲜嫩的肺渐渐板结起来,直至窒息了生命的呼吸。

有个战友,忘了名字,只知是个副连长,硒肺已经相当严重了还带头坚持在一线。他说领着战士干心里才踏实,连长硬夺下他怀中的风枪,拽下来,“逼”他进了卫生队治疗。最后几天,他呼吸实在困难,甚至将自己的胸膛抓得血肉模糊。他的媳妇领着闺女送他“走”,一声也不哭,只是用毛巾蘸着温水一遍一遍地揩拭丈夫的胸脯。四五岁的闺女很懂事,也是一声不吭,一次一次地给妈妈添热水、拧毛巾。我看见,闺女穿着妈妈手工做的红底碎花棉袄,袖口已磨出了星点棉絮。那几天,全连饭菜下得很少,但是活却比平时干得多了一倍。因为是病故,他不能算烈士,本来就少的抚恤金更少了。人没了,钱还少,嫂子(我们都把副连长的媳妇当作自己的嫂子)也不难为公家,还一个劲地求大家得吃饭。她领着闺女走的那天,全连都来相送。她哭了,闺女哭了,全连都哭了,泪咋也不断线。几天的工夫,嫂子的头发就已花白了。

我的战友,都是一些平凡的人。大部分是从贫穷的农村出来,加上“文革”十年的耽误,这些平凡的人又各自走过了一条相当艰难的谋生之路。他们为了国家也为了家庭,都曾在军人的岗位上默默地耗去了青春,有的还献出了生命。过去了就过去了,犹如尘土复归于尘埃,谁会有空记起这些平凡的人呢?但是战友之间却都相互惦念着,牢牢地记着,因为我们都会唱这支歌:“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猜你喜欢
铁道兵战友班长
差一点儿当班长
战友永在我心里
来生还要做战友
渡江战役中的军事铁路运输
每天一个新班长
军魂永在心间
我曾是一名铁道兵战士
班长欧叶之班长诞生了
从哈尔滨走出的铁道兵
我的班长我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