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佛,或心灵彼岸的摆渡

2016-05-06 22:34霍俊明
诗林 2016年3期
关键词:个体现实诗人

霍俊明

回到当下的诗歌现场,这似乎是一个热闹无比的时代,尤其在在新媒体和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诗人的自信、野心和自恋癖空前爆棚。面对着难以计数的诗歌生产和日益多元和流行的诗歌“跨界”传播,诗歌似乎又重新“火”起来了,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公众”身边。但是凭我的观感,在看似回暖的诗歌情势下我们必须对当下的诗歌现象予以适时的反思甚至批评。因为在我看来,当下是有“诗歌”而缺乏“好诗”的时代,是有大量的“分行写作者”而缺乏“诗人”的时代,是有热捧、棒喝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批评家”的时代。即使是那些被公认的“诗人”也是缺乏应有的“文格”与“人格”的。正因如此,这是一个“萤火”的诗歌时代,这些微暗的一闪而逝的亮光不足以照亮黑夜。而只有那些真正伟大的诗歌闪电才足以照彻,但是,这是一个被刻意缩小闪电的时刻。

王晓波的一部分诗涉及当下现场和回溯性记忆交织的“乡土经验”,比如《南行车流》《问月》《家书》《新月》《心雨》。这对于王晓波而言带有本源意义上的根性,甚至成了命脉。在体会到这类诗歌的情感容量和精神势能的同时,包括王晓波在内的诗人也要注意此类诗歌在当下的写作难度。当新世纪以来诗歌中不断出现黑色的“离乡”意识和尴尬的“异乡人”的乡愁,不断出现那些在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奔走的人流与不断疏离和远去的“乡村”、“乡土”时的焦虑、尴尬和分裂的“集体性”的面影,我们不能不正视这作为一种分层激烈社会的显豁“现实”以及这种“现实”对这些作为生存个体的诗人们的影响。由这些诗歌我愈益感受到“现实感”或“现实想象力”之于诗人和写作的重要性。试图贴近和呈现“现实”的诗作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而相应的具有提升度的来自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具有理想、热度、冷度和情怀的诗歌却真的是越来越稀有了。在众多的写作者都开始抒写城市化境遇下的乡土经验和回溯性记忆的时候,原乡和地方写的抒写难度被不断提升,而我们看到的却是越来越多的同类诗歌的同质化、类型化,这进一步导致了诗歌之间的相互抵消。具言之,很多诗人没有注意到“日常现实”转换为“诗歌现实”的难度,大抵忘记了日常现实和诗歌“现实感”之间的差别。过于明显的题材化、伦理化、道德化和新闻化也使得诗歌的思想深度、想象力和诗意提升能力受到挑战。这不是建立于个体主体性和感受力基础之上的“灵魂的激荡”,而是沦为“记录表皮疼痛的日记”。很多诗人写作现实的时候缺乏必要的转换、过滤、变形和提升的能力。而这需要的就是一种诗人重新发现的能力,再写作什么劳作、母亲、伟大、眼泪、炊烟就显得有些滑稽,说得再严重些就是诗歌写作的无效性。确实,当下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转型(比如城市化进程、生态危机、乡村问题)使得诗歌写作必须做出调整和应对,甚至一定程度上对赓续的根深蒂固的写作模式和诗歌观念进行校正。

王晓波处理的多是与个体视域相关的城市化境遇下的日常性场景以及关联其上的精神生活,而日常生活多像是一杯撒了盐花的清水!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这杯水的颜色——与一般的清水无异——但是很少有人去喝一口。阴影往往是寂静的!颜色的清和苦涩的重之间我们的人们更愿意选择前者。而诗人却选择的是喝下那一口苦涩,现实的苦涩,也是当下的苦涩。当然,还有历史的苦涩!而诗歌只有苦涩也还远远不够!而具体到王晓波的诗歌,他的诗歌更多的是处理个体的生命经验和精神生活。这方面的代表作是长诗《雨殇》和组诗《另一种乡愁》《他乡》。值得注意的是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很多人看来二者是各自独立的,但是在我看来他们是彼此打开相互呼应的。尤其是对于诗歌写作而言,日常生活和文本中的精神生活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作为精神生活、语言和修辞化的文本生活空间有其特异之处。在我看来诗歌中的日常生活介于现实与寓言之间,更是像一场白日梦式的景观。而王晓波近期的诗歌写作就体现了这一点。日常佛或心灵的彼岸这是我阅读王晓波这组诗歌的一个突出感受。日常佛,具体到王晓波的诗歌并不是题材意义上的,并不是说他的诗歌与佛教题材或宗教文化有着什么关系,而是要强调的是“日常”与“精神”(“佛”只是一个借喻和代称而已)之间的复杂关系——精神和“佛”并不在日常生活之外。与此同时,心灵的彼岸意识又是生命诗学最为显豁的命题。王晓波的诗歌大体离不开当下经验和生命意识,而又有一条精神红线在牵引着他向高处和远方眺望。这既是情感性的,想象性和愿景式的,又是与城市化时代整体的生存境遇直接联系的。而在诗歌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技艺上而言,王晓波也不是一个追新逐异者,而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写作者。他的诗歌不乏抒情性甚至不乏外在的耳感,这在以叙事为圭臬的时代多少显得“老旧”,但是在另一个写作向度上而言这又未尝不是维护了诗歌话语的多元性。在一个寻求深度和复杂性以及写作难度的今天,一部分诗人却大体忽略了真实的生命体验。就王晓波的今年的诗歌写作而言,这些诗作大体呈现的是诗人的主体精神和情感状态,是生命与语言以及存在在临界点上的相互照应。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王晓波有的个别诗作显然有古诗词资源的借用,这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对于古诗词和成语、固定意象的使用还是要谨慎和适度,反之容易被吸附进去而丧失了诗歌个性以及诗人的个体主体性。

在王晓波的诗歌中我感受到的是日常生活和精神图景中的一次次叹息,一次次返回,一次次不舍。也许,在诗歌的记忆和精神层面这些诗歌的精神能量不只是一个人的,而是具有了某种程度的普适性了。与此同时,王晓波的这些诗句的语调是缓慢的、日常的、不事张扬的,但是最终的效果却炽如火焰和寒噤的并置。我们在感受到温暖萦怀的诗人精神愿景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他提供的往日景象背后的化不开的情结。王晓波在属于他的场景和形象中用文字浇筑成了一个纪念碑——生命个体的时间纪念碑。也许它不高大,但是却足够坚固,足够容纳一个人的时间和记忆的全部。这就足够了!这就是日常佛,这就是精神生活的彼岸。而诗歌就是其间的摆渡者!

猜你喜欢
个体现实诗人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诗人”老爸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愤怒
How Cats See the World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