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之我见

2016-05-07 20:50饶金元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田径训练初中体育教学

饶金元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身体机能最旺盛的时期,是开发田径才能、进行田径训练的最佳时期。田径作为初中体育课教学的主要项目,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提高田径教学水平,以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锻炼技能的教学目标,是值得我们广大初中体育教学者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48-01

田径运动是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合理的运用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和锻炼,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中的问题,并总结了几点教学见解,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

一、现阶段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落实,虽然素质教育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校教育只重智育而忽视体育的状况,但体育运动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当前的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中,依然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缺乏对田径训练的重视。由于受到综合素质的影响,对田径教学缺乏一定的重视,一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对运动技能的训练,使体育教学带有浓厚的竞技色彩,忽视了田径训练,另一方面,学生认为田径运动无需学习运动技巧,放松了对田径的学习。其次,教学目标未明确。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具有良好体质,并且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养成终身体育思想。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学生的不重视,也就使得在教学目标方面显得很随意,教师都把大量的体育课教学时间用在几个单一的田径项目教学中,难以形成几种田径运动的综合教学。再次,训练方式单一、枯燥,无法激起学生的锻炼兴趣。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中,很多教师都是沿用传统的田径教学方式,即填鸭式教学,遵循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重复练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保守,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这就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自身运动潜能的发挥。最后,在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方面,很多学校都有不足,要么是田径运动设施不完善,要么就是体育教师随意分配,体育训练基本上成了课外自由活动,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要求。

二、落实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1、转变教学观念,正视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

田径是由走、跑、跳 组成的,田径运动是各项体育运动产生、演进和发展的基础,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节奏感、提高速以及确保人体机能、形态得以最佳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以良好健康的体魄为前提,身体素质对人们日常劳动生产及社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担任着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重要作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认识到田径教学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体育课田径教学的重视,积极的学习新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正视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将其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来抓,积极开展田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田径训练中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2、激发学生的田径训练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学生一般都很喜欢参与室外体育活动,然而,遇到较费体力的项目时,学生也会产生厌学甚至逃避的心理。因此,在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教学中,我们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学生的兴趣集中在田径训练上来,使之对走、跑、跳、投等基础的运动项目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参与学习。为此,教学中,首先,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科学地对理论知识教学进行创新应用。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对运动会的比赛过程进行回放,通过观看分解动作纠正学生自身的动作缺陷,通过观看 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热情,激发田径运动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田径兴趣和理论知识的双重收获。其次,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游戏化训练,这样不仅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田径运动兴趣。最后,我们教师还可以引进一些较为现代时尚的田径休闲项目,促进学生的田径兴趣培养。如酷跑、越野跑等,拓展教学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训练积极性。这样,在有效的激发学生田径训练兴趣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有效的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育素养,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当今社会已成为一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学生的成长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必将历经适者生存的优化选择。课堂是学生学习田径知识,进行田径训练的主阵地,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断的优化课堂训练内容,改革课堂训练方式和途径,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正确的训练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田径训练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田径训练的技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运动成绩,使之契合当今学生发展的需要。

总结:初中体育课田径训练的有效教学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锻炼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不断的总结研究,不断的探究教学途径,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促使田径课训练教学目的的真正实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 丽.浅谈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改进策略[J].才智.2011(08)

[2] 蒋绍武.试谈初中体育田径课堂教学策略[J].成才之路.2011(29)

猜你喜欢
田径训练初中体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