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悬想”与对策分析(上)

2016-05-07 10:14费明富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学类现代文课标

费明富

2016年高考现代文选料将会更加凸显材料契合时代精神的特点。高考选文除了注重材料有文化意蕴,便于考查基础教育阶段所学等因素之外,还有如下两个鲜明的特点。

在我们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在我们倡导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时代呼声里,高考现代文选文不可能不考虑来契合这些时代精神。正如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论述类文本选择的材料是有关宋代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得以发展的时代背景的论述,一定程度上契合着时代对诚信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自觉。小说阅读选材的是《马兰花》,其中助人为乐、懂得感恩等主旨要素契合时代对友善、和谐价值观的诉求。而像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小说阅读选材是《塾师老王》,材料从反面切入,契合着时代之开放发展的精神,在开放的时代,要求所有成员都要具有开放的心态,自我封闭则会不合时代节拍,甚而走向自我的悲剧。卷Ⅱ传记阅读选材是《将军赋采薇》,保持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同步,又弘扬爱国的价值理念,时代气息非常浓郁。2016年高考,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在呈现时代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将会更加特色鲜明。假如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关键词,对发展理念的五个新关键词,都有自己具体深入的思考,在面对2016年现代文选文时将会感到亲切。这无疑是有利于我们阅读理解和试题作答的。

2016年现代文选材的另一个特点将是注重材料的理性色彩。论述类文本,归根到底,是议论文,而不是说明文。它讲究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即强调特定的观点是建立在特定的材料基础上的,它以“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为基本特质。这是新课程标准对高考的要求与规范,也是高考选择论述类文本优先考虑的原则。至于说它隶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这不是命题人考虑的重点。因为选择社科文,按照文史哲不分家的理念,它更能彰显语文试卷姓“语”的特点和个性。而选择科技文,则又可以契合高考试题要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一样能找到理由。2016年高考考试说明继续将2011年高考论述类文本作为样题,在很大程度上能支撑上述我们的“悬想”。这种理性色彩,不止于表现在论述类文本。传记阅读抑或其他可能性的选材,也都将呈现鲜明的理性色彩。尽管不少教师或评者对《朱东润自传》的传记身份颇有“微词”或“异议”,但是高考实用类文本中的论述性仍会维持甚而加强。小说阅读仍将是文学类文本的首选,命题将更加着力于检查考生对小说内涵、形象和艺术魅力的赏析,继续鼓励考生对作品的语言、形象、技巧等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高考选文,从具体内容看,年年都有新变化;从文体特征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考生由做大量的模拟试题到作答高考试题,仍有不适应之处,这是两者之间的距离感造成的。在临近高考之际,语文教师怎样帮助学生提高对高考阅读的适应能力呢?下面我们将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给你支上几招,以便老师们根据这里的建议再开发适宜的课程,供学生考前强化训练。

一、文学类文本

1.“恶补”相关知识或原理。据我们对近几年全国课标卷文学类文本拟题特点的观察,觉得我们需要更新小说阅读的知识库。原本三要素分析,已经不能满足新高考的新要求。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共有八个单元,分别讲授小说分析的八种知识,依次是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2014年课标卷Ⅰ有题考到叙述。2015年课标卷Ⅰ有题考到线索(结构)。假如2016年课标卷考到结构的“突转”或虚构,我们不补充这些知识行吗?

2.强化场景意识。小说是分场景的,如2015年课标卷Ⅰ中的那道8分试题,问到马兰花“流泪”的意蕴。其实她的“流泪”都在场景的结尾,有场景意识就会更加自觉地去分析每一次“流泪”所在场景的内容,便于快速发现准确认知“流泪”出现的特定背景,从而把握人物的心情或感受。分析人物形象,也要涉及场景;有场景意识,就有了层次意识,就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这里请看2015年高考安徽卷第12题(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概括达子形象的特点)的基本作答过程。为了讲解方便,我们以图表的形式再现如下。

猜你喜欢
文学类现代文课标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范围与要求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文学类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高三文学类文本导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