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诗经》中的玉

2016-05-09 13:00叶霞
青年文学家 2015年5期
关键词:卫风毛传佩玉

叶霞

摘  要:玉是一种珍贵的物品,外形美好而性质温润长久。因其珍贵,也因其质性,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被抬高到很重要的地位,并因一系列的品种而形成了光辉灿烂的玉文化。《诗经》是人类早期的见诸篇章的作品之一,必然会对此有所反映。因此,以它作为研究玉的一个小角度,来探讨玉在人类发展中所起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诗经;玉;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5-0-0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虽然仅收录305篇,却包罗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古代文化,古往今来,不少学者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著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研究范围也涉猎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植物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婚姻文化﹑农耕文化等,而“玉”,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玉”在《诗经》中共出现17次,而斜玉旁的字更多,涉及到礼器﹑等级﹑爱情﹑饰物﹑品德等各个方面。

考古材料显示,中国最早的玉文化可以追溯到8000年以前的兴隆洼文化,而在5000年以前,形成了多个玉器文化中心。玉文化是如此源远流长,玉在古代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以《诗经》为出发点,稍稍触及这一丰富优美的文化话题。

一﹑用具玉(含武器)

这应该是属于最初的混同于石头的时期。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过玉制的凿和斧等,有的还带有使用痕迹。还有玉斧﹑玉刀﹑玉匕首等,如江苏邳县大墩子曾出土玉刀和玉匕首各一件,战国以后用具玉有带钩﹑发簪﹑剑饰。越到后来,玉的象征意义多于实用价值,最后完全脱离生产工具的用途,逐渐演化成礼仪性用具,象征权力和威严。这个演化过程在《诗经》出现以前就已经完成。

二﹑礼器玉

贵族们朝会和祭祀时奉持之物,或诸侯和他国进贡之物,有圭﹑璋﹑璧等。《左传·哀公七年》【1】中有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今其存者,无数十焉。”而在《诗经》中,《大雅·韩奕》云:“韩侯入觐,以介其圭,入觐于王。”《说文》释曰:圭,瑞玉也。上圜下方。

三﹑等级名位玉

古人将玉分为:美玉﹑玉﹑次于玉的美石﹑似玉的美石﹑含玉的石头,等级不同,佩玉就不能同,《礼记·玉藻》【2】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这说明在最初的玉的用途中,玉就作为等级身份的标志,一直延续到后来。

《诗经》中的玉在等级名位上亦有体现。《鄘风·君子偕老》云:“君子偕老,副笄六珈。”毛传:珈笄,饰之最盛者,所以别尊卑。《卫风·淇奥》云:“有匪君子,充耳璓莹,会弁如星。”毛传:充耳谓之瑱。璓莹,美石也。天子玉瑱,诸侯以石。这些诗句都说明了在周代,玉作为等级标志的贵重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也深深影响了后世对它的重视和使用。

四﹑馈赠玉

馈赠玉在《诗经》中可以粗略分为两类。第一是作为爱情信物的馈赠,第二是其他馈赠。

如《卫风·木瓜》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毛传: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以及“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琼琚”﹑“琼瑶”﹑“琼玖”在此处代表美玉赠送给对方是不会产生歧义的。《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毛传: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这么多种类的玉都被使用在男女双方的互赠中,可以知道以玉作为爱情的赠物不但非常普遍,而且是必备的。

另一类如《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这是亲戚间的赠送,表达一种依依不舍之情。

五﹑饰物玉

目前已知最早的用玉器作装饰品的是距今7000到6800念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璜﹑玦﹑管﹑珠﹑坠等。《周南·卷耳》云:“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韩诗》云:罍,天子以玉饰,诸侯﹑大夫皆以黄金饰,士以梓。这里不但体现了玉比黄金都贵重的地位,还说明了玉是一种最高等级的饰物。《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毛传:充耳,盛饰也。在《卫风·淇奥》中,毛传云:充耳谓之瑱。《说文》:瑱:以玉充耳也。即玉是作为一种塞在耳朵中的装饰品的。这些玉活跃在《诗经》中,使一部《诗经》充满环佩叮当之响,其创造的美好境界或画面至今令我们神往遐思,吟咏不绝。

六﹑道德玉

《礼记·玉藻》【3】:“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孔子阐明玉有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11种品德,将玉拟人化。《荀子·法行》谓玉有七德,《管子·水地》谓玉有九德等等。

因此,“玉比德”在古人的眼里,已经成为了一种毋庸置疑的理论。《诗经》中更是多次将玉和德联系起来。《召南·野有死麕》:“白茅如束,有女如玉。”毛传:德如玉也。《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这些例子都直接将人之德与玉相比,认为最好的品质就是像玉一样,反映了人们对玉的喜爱以及对玉被使用以来所逐渐蕴涵的意义的认可,也包含了古代人们对“德”的向往与追求。

中国古代的玉器用途除了上述所列之外,尚有殓葬玉﹑药物玉﹑玩赏玉等,但在《诗经》中基本没有涉及,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用玉来殓葬﹑服食﹑玩赏等风气大行时是在后世,这里也就不谈。

参考文献:

[1]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下卷第五十八,P1641—164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2][3]阮元等.《十三经注疏》,P1473,中华书局,2009年10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卫风毛传佩玉
《毛诗故训传》的修辞观研究
姜永满
最美大同我爱你
由称呼变换看《诗经·卫风·氓》的情感波澜
死亡真相
“以我贿迁”之贿
佩玉琼琚,洵美且都
佩玉琼琚,洵美且都
《诗经·卫风·氓》中女子的婚恋观及现代意义
郑玄《毛诗笺》之“兴”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