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堂引入流行音乐探讨

2016-05-10 18:27胡丽娜
成才之路 2016年11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流行音乐高中

胡丽娜

摘 要:从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课堂的必要性、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课堂的策略两方面研究,指出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堂;流行音乐;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1;G42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2-0054-01

网络时代,教师应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与教材中的音乐有机结合,通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课堂的必要性

对流行音乐的喜爱当属中学生,这是不争的事实。《全日制义务教育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尽量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尽情地去学习、体验、理解、尊重世界上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共享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作为一线音乐教师,应该正确面对学生追捧流行音乐这一现象,充分认识到流行音乐对课堂教学是有益的,进而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去喜爱流行音乐,利用流行音乐助力课堂教学,使课堂有效性大幅度提升。

(1)流行音乐具有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学生对教材中呆板的音乐知识和歌曲缺乏学习兴趣,而流行音乐却是学生的最爱,若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教学,那么课堂教学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得到改善。动听的流行音乐可以使人的心情更加舒畅,压制学生远离这些优秀作品,莫不如积极引导他们去主动学习。教师可以精心选择艺术性较高、思想性向上的适合高中生的歌曲,让他们在欣赏课上辅助教材学习,既可以促进课内知识的学习,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2)流行音乐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可以把流行音乐与教材规定的鉴赏内容并列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广泛的鉴赏达到全面提升音乐素质的目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精选几首当下较流行的且适合高中学生的音乐,用三到四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专题鉴赏。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讨论,教师也参与其中,把流行歌曲的美与教材中的歌曲进行对比,查找音乐知识的共同特点,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课堂的策略

流行音乐良莠不齐,符合学生实际的、艺术性较强、积极向上富有思想的流行歌曲应是教师的首选。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中去调研,看一看学生们最喜欢哪方面的流行音乐,或注意观察学生们都在哼唱哪些歌曲。在征求学生的意见后,教师要把好关,让高中音乐课堂也“流行”起来。

(1)选择流行音乐要符合学生年龄且具有思想性。流行音乐大多是成年人表达感情的歌曲,创作的初衷就是为了商业利益。而高中生正处在长身体、静心学习的阶段,过多的情、爱表达,会扰乱他们的学习。因此,高中课堂教学引入流行音乐,教师要严格精心把关。首先要符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如《同桌的你》《妈妈的吻》《水手》等)。其次要具有思想性,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父亲》《永远是朋友》等)。通过符合学生特点的流行音乐的熏染,会促进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珍惜同学间和朋友间的友谊,教学有效性也会大幅得到提高。

(2)选择流行音乐应该按照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进行。在选择流行音乐作为辅助教学时,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演唱能力的歌曲。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教师在对歌曲难度的选择时要把握适度,选择音域不宽、音调不高、作品难度不大的较容易演唱的歌曲。同时,由于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正处在逐渐成熟阶段,他们之所以追捧流行音乐,说明他们的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他们的认知水平也已达到或超出成人的认知水平。因此,通过具有较高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流行音乐的熏陶,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母亲》《朋友》《月牙泉》等艺术性和思想性强的歌曲。对于部分同学总是哼唱《单身情歌》《知心爱人》等流行歌曲,教师可以正确地引导他们尽量放弃,逐渐将这部分学生引入正轨。

(3)选择流行音乐要与教材内容相适应。教材内容应该是教师始终坚持的核心,无论运用怎样的教学手段都必须以教材为纲。具有较高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与教材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从头再来》是刘欢深情演唱的一首反映工人下岗后重新振作起来的励志流行歌曲。教师可借此分析当前的就业问题,指出社会需要以知识、技能和创新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教育学生把握现在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结束语

总之,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课堂是高中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同时,也较好地贯彻了国家提出的“艺术要百花争鸣、百家齐放”的方针。运用得好,可以拓宽教学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艺术审美能力。同时,新课标为教师在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大量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建议,教师应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习音乐、喜爱音乐、选择音乐、享受音乐。

参考文献:

[1]王洪伟.关于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的探讨[J].教书育人,2014(22).

[2]莽克荣.流行音乐与国民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教育,2013(05).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流行音乐高中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