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监督:助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016-05-14 12:06詹顺婉
上海人大月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本市现代农业主体

詹顺婉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的五大领域之一,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本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市人大常委会把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本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情况报告列为今年的重点监督项目,开展了一系列监督调研。

38.7℃、39.1℃、40.3℃……进入7月,上海气温节节攀升,屡创新高。烈日酷暑下,青浦、崇明、金山等上海郊区的田间地头出现了一批忙碌奔波的身影,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浩任组长,农业与农村委主任委员孙雷、副主任委员胡平西任副组长,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组成的专项监督工作组,正在对本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情况开展监督调研。

盛夏的农田上,专项监督工作组流着汗水,跑过一个又一个田头,走过一片又一片乡村,先后深入青浦、松江、金山、崇明、浦东等涉农区,走访了30多个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听取涉农区政府情况汇报,与区政府有关部门、镇村干部群众、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进行座谈,深入了解本市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个基础:土地流转助推规模化经营

问题:高价成首要瓶颈

推动土地流转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基础。近年来,本市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不断扩大非农就业社会保障的范围,鼓励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对进入乡镇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流转土地的承包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提高了农户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全市175.9万亩农户承包地已流转130万亩,流转比例接近75%,为全国最高。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部分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偏高、期限偏短、流转不稳定成为制约土地有序流转的瓶颈。一是部分区土地流转费偏高,每年每亩在1200元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超过3000元。过高的流转费推高了经营主体的土地成本,增加了违约风险,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二是部分农户委托土地流转期限只有2—3年,甚至一年一签,使经营主体对土地流转的稳定性产生担忧,从而影响对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投入。三是有的农户为了短期利益,要求收回已经流转的承包地自己耕种,形成土地流转的矛盾和纠纷,影响了规模经营的推进。四是部分地方对土地流转的流入方缺乏审核和把关,土地流转“流进容易流出难”,合理的淘汰更新机制尚未健全。

一种趋势:新型职业农民崭露头角

短板:老弱群体仍是务农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尤其需要智力支撑。

近年来,本市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通过财政资金补贴支持举办各类教育培训,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实践指导,鼓励农业专业大学生、“农二代”等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对达到一定技术水平的新型职业农民,放宽技术职称评审标准等。截至去年底,本市有3507人经认定获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一个具有较高学历和本地青壮年为主的职业农民队伍正在形成。

然而,调研也发现,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兼业化、弱质化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一是务农人员老龄化严重。农村社会普遍呈现老龄化、空心化趋势,有学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相对匮乏。二是新型职业农民务农的稳定性不够。一些有志于进入农业领域的创业者,或缺乏农业科学技术,或缺少对接市场的能力,或因农业比较效益较低,经过一段时间的苦苦支撑后,又退出农业领域。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需的从业人员严重不足。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中就业的人员,以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的留守农民居多,劳动技能较弱,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要求不相匹配。

一项探索:构建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

短板:资源短缺未解决

调研发现,本市在探索多种模式,构建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方面有所突破。强化政府服务,健全区、镇、村三级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把农业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鼓励互助服务,鼓励组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机农一体化的家庭农场、农机维修企业等多种模式的农民互助服务。积极推进农业冷链、农产品商务等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目前本市农业社会化服务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一是服务形式比较单一。本市较为成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集中在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统一供应和水稻机插秧及收割等农机作业领域,有针对性的农业科技服务、专业化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服务、农机维修服务等还比较缺乏。二是服务能力还比较短缺。在农机作业服务上,还存在农忙季节作业能力不足、覆盖面不广的问题,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三是农业信息类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市场尚在起步阶段,农业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准确性、实用性还不强,优质农产品对接市场的深度广度不足,系统化、规模化、市场化的社会化服务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建议:优化布局 科学规划

开展专项监督,就是要督促全市各级政府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补齐短板,破解瓶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工作组梳理了本市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强化改革创新,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水平。要优化本市农业发展布局,科学做好本市农业规划。要用现代科技武装第一产业,重点攻克一批适应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市场应用前景的农业科研项目。要探索用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本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二是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要加强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定价机制,调动农民流出土地的积极性和经营者流入土地的热情。要加强对流转合同期限的管理和执法,强化流转合同约束力,稳定土地流转关系。

三是进一步强化政策引领,营造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良好环境。要加快形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支持和引导规模化经营主体增加生产性投入。要加快建立职业农民准入制度和职业农民资格认定制度,加快培育一支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扩大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发挥好合作社组织农户联接大市场的优势和作用,发挥好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要将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并加以扶持,引导经营性组织参与各项社会化服务。

四是进一步加大各方支持力度,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要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力度,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持续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要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控制和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要加大小微农企扶持力度,在贷款贴息、项目建设等方面予以更多的倾斜,助推新兴农企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本市现代农业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数据一览】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