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琴身后一个王朝的背影

2016-05-14 15:29余颖MichelleYu
收藏·拍卖 2016年9期
关键词:琴曲琴谱古琴

余颖 Michelle Yu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明代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灿烂的时代之一。它不仅是文化的极盛时期,也是最能完整表现中国式理想的时代。唐代之后被介绍到中国的外来文化在明代已被完全接受和吸收,达到了全面融合的繁荣景象。这是一个中国精神最为灿烂和勃发的一个时期。琴道,作为音乐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也不例外地在明代达到巅峰。

在世俗与神圣之间找平衡

隋唐时期,强烈的艺术运动鼓舞了中国文化,中国人追求生动、鲜明、华丽的音乐。也是在此时,从国外输入的新鲜乐器使得古老中国音乐有了新的突破。古琴由于音色丰富多变而被改用演奏轻松娱乐的音乐,更多地用于宫廷助兴。一些保守派学者为了保护他们心爱的古琴免受这种世俗的影响,便定下了更为严格的琴规。到了宋代,这种双向性导致了古琴出现世俗性和神圣性两种方向,也是在同时期,古琴慢慢摸索,找到了两者之前的平衡。这种成熟被带到了明代,琴道也就在明代开花结果。

当人们在谈到明代文化,或者明代琴道时,往往因为此时期的政治原因而对文化进行极其简略的介绍。同时,也是因为之后清代人对于明代文化持着不值一提、并无成就的态度,使得现在人对于明代琴道只是略知一二。事实上,明代时期,上自皇帝,下至普通人,皆热衷于琴艺。宫廷宗室内注重修炼琴艺的达官贵人也是不在少数,制琴更是成为一时之盛。琴道在文化组成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明人痴文,更斫琴。上自帝王贵族宗室的官琴,比如藩王宁、郑、衡、潞及崇昭王妃等,下至文人雅土甚至民间的野斫,听琴、抚琴蔚为兴盛。宗室之中,尤其是明代四大藩王宁、衡、益、潞四王府皆在斫琴、纂集琴谱和弹琴方面成果斐然,也在中国古琴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其中,尤以潞琴最多最优。

古琴原本是文人雅士修身养生的道器,在明代藩王的生活里,除了传统文人的象征价值外,琴道还与宽广的历史、社会脉络之间产生关联,反映出藩王们如伺借助古琴构建其身份地位和价值观,呈现出与一般明代文人琴不同的文化含义。这与我们现在艺术收藏家通过艺术品而提高自己审美和社会地位的用处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潞王琴身价矜贵

据《明史》的《列传第八·诸王五》记载,潞简王翊死后,其子朱常涝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袭封并藩居卫辉府。据杨宗稷《琴学丛书·琴学随笔二》得知,潞王之所以斫琴,乃因其曾获得“天启癸亥(1623)西湖茂生甫李之所斫之琴,为新安芝梁甫程畹所藏,音韵无有过于此者,遂命良工斫琴四百余张,其音皆不如此琴,不过此琴之美,因命名无极、太极、二仪、四象、八卦。无极琴背面并无图书,字迹乃八宝鹿角灰漆所成,自太极至八卦皆有潞王之宝图书方,琴额不缺二角,下余四百张皆缺二角,腹中皆有次第之号,琴背有‘中和二字,敬一主人跋一段”。

潞琴现存世可能只有十张,但是最初可能有四百多张。其形式不一,制作极其精细,灰漆厚而坚硬,涂有朱砂宝玉屑,价格非常昂贵。潞琴的声音圆润而细微,鉴赏家皆认为其是难能可贵之宝。

传统琴道观念多半是从文人修身养性的意义上来看,潞王也传承了这个在传统文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琴德最优,“能尽雅琴,唯至人”。他还曾说“孤于琴理素心有获,岂徒宜弦徽、协宫商而已哉,诚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焉耳”。虽然由于史料记载不足,我们无法彻底了解潞王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力来监制古琴,但是从潞琴的地位上来看,潞王的政治地位不可小觑。

民间斫琴名师主要包括万隆、惠祥、涂明河、涂嘉彦、汪舜卿、张敬修、张季修、张顺修、张睿修、张敏修等。形制方面。明朝琴形丰富,比之前朝代增加甚多。

自从明以来开始分派

而自明代,才出现了琴的派别之说。“琴派”始自明末虞山派和清代的广陵派,区别主要是在地域、师传和传谱上。虞山派是典型的明代琴派,由严天池创立。虞山地区地处江苏地区,当地有河川,又故名“琴川派”。其主要特点为清徽淡远,亦兼收别家之长。《松弦馆琴谱》为虞山派代表性的琴谱,它主张发挥音乐本身的表现力,而不必借助于文词;认为音乐表达感情有其独到之处,是文词所不及的。

明朝著名琴家包括冷谦、徐和仲、刘鸿、张用轸、朱权、黄献、汪芝、肖鸾、蒋克谦、杨抡、杨表正、严天池、徐上瀛、朱常、朱由检等。

冷谦为公元14世纪人。明初古琴大家。曾作琴声十六法。以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十六字诀。述琴诀之要、为古琴美学根本之作。

朱权生于公元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明室宁王。其精于琴道。曾改连珠琴式而首创飞瀑连珠琴式,《平沙落雁》即朱权之名曲。此外尚有琴曲作品《秋鸿》。曾撰辑《太古遗音》,为神奇秘谱。汪芝为公元16世纪人。明朝琴家。于嘉靖年问撰辑西麓堂琴统。该琴统为大型琴谱集,收录琴曲百余首,为明代曲谱集中收曲最多者。其琴论部分内容丰富。堪称琴学之百科仝书。严天池生于公元1547年,明代古琴大家,虞山琴派创始人。辑有松弦馆琴谱。徐上瀛号石帆,公元16-17世纪人,明末清初大琴家。继承并发展虞山派清微淡远之风,兼收各家之长。为虞山派代表人物。时人誉其为今世之伯牙。曾依宋朝崔尊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之原则。仿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根据冷谦琴声十六法。著溪山琴况。为古琴美学思想之集大成者。

明代琴曲丰富,在继承古曲基础之上又创作琴曲多首,比如平沙落雁等,明代琴曲皆为琴曲中的珍品。流行琴曲主要包括我们熟知的《高山》《流水》《樵歌》《渔歌》《山居吟》《列子御风》《周梦蝶》《沙落雁》《广陵散》《潇湘水云》《泛沧浪》《阳关曲》《渔樵问答》《秋鸿》《秋江夜泊》《良宵引》《释谈章》《鸥鹭忘机》等。

中国古琴历史悠久,有文字可考和形象可证的有3000多年,至于有关古琴的传说那就更早。自从有了古琴,它就和文人们朝夕相处,是文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修身之物。古琴作为一种器物,不仅仅是演奏用品,除了满足古琴演奏家的需求之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时期的古琴生动地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模式。明代古琴是古琴历史中的巅峰时期,这与这个朝代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幸福生活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在我们似乎忘记了中国古老乐器的今天,古琴的韵律还是能把我们带回那个美好的鼎盛时期。

(编辑/陈彦如)

猜你喜欢
琴曲琴谱古琴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不一样的钢琴谱
夜的钢琴曲(六)
寻访千年古琴
一曲低语诉衷肠
那本被撕破的琴谱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趣趣相连赏古曲
古琴艺术的发展
琴谱演变与古琴艺术传承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