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建筑雕饰中的儒家观念

2016-05-14 09:10岳金凤吴琼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9期

岳金凤 吴琼

摘要:徽州雕饰作为徽州传统工艺的优秀代表,它根植于徽州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历史背景,其丰富多样的装饰题材已不仅仅是作为徽州传统建筑的一种附属装饰,更是当时一定社会意识、思想观念、审美风尚及文化内蕴的物化呈现。而有“东南邹鲁”之称的徽州,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儒家的一些思想观念渗透到徽州文化之中,并对徽州建筑的装饰题材亦产生了直接的导向作用。因此,通过徽州建筑雕饰的题材内容来探析其背后所蕴含的孝道观、入仕观以及忠义观等儒家观念。

关键词:徽州建筑;雕刻装饰;儒家观念;徽州文化

徽州是宋代儒学大师朱熹的故里,程朱理学自然而然地成为徽州地区的士人和民众奉行的最高道德规范。尤其是徽州士人,他们遵循的是“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自持”,极力推崇朱子的思想理念。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孕育的徽州木雕,可以说从产生之日起便与儒家文化密切联系在了一起。明清时期,徽商崛起,他们在外经商发家致富后,大都选择了回乡置田造宅。徽商的宗族观念意识极强,其房屋、庭院的建造都是以儒家的伦理观为依据,除了追求奢华舒适之外,对建筑的内部与细部的装饰亦非常重视,更是要借此来凸显自身独特而又高雅的文化品味以及儒学修养,而雕饰艺术恰好迎合了徽商这样的心理需求。有“贾而好儒”之称的徽商可以说是儒家观念思想坚定的传播者和忠诚的践行者,他们以木雕为媒介,通过雕刻不同的题材内容来传播儒家的忠、孝、节、义,以及“三纲五常”等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这便使得徽商在建筑雕饰艺术中更加注重追求儒家文化气息,使其成为宣扬儒家观念,践行与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一、孝道观

孝道可以说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断歌颂的美德。梁漱溟先生在《先生讲孔孟》时说道:“我们讲孝悌与讲礼乐有相无关系的话可说……礼乐的根本地方是无声之乐,无体之礼,即生命中之优美文雅,孝悌之根本还是一个柔和的心理,亦即生命深处之优美文雅”[1]孟子也曾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齐家为国之基础,家的安定才得以国之安定,孝道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构建当时和谐稳定社会的地基。在社会伦理中,孝道主要指在长辈和晚辈结成血缘关系、成为了一种伦理天命之后,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与关爱。自汉朝统治阶级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以来,儒家的孝道观念便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此后,儒家文化升级为官方形象的代表,统治阶级把儒家思想通过各种形式渗入到乡村百姓的生产生活当中,以实现对百姓的精神与思想的控制与麻痹,进而维护自身对国家的完全统治。徽州传统建筑雕饰中便有许多雕刻关于孝道题材的,为人熟知的木雕有《郭巨埋儿》《卧冰求鲤》《扇枕温衾》《鹿乳奉亲》等以古代圣贤尊老敬老的事迹为表现题材。各类型木雕雕刻精细,画面栩栩如生,故事描绘形象生动,不仅具有装饰作用,对人伦孝道观念意识的培养亦起到了一定的潜移默化作用,它们主要雕刻在房屋建中的门、廊、墙等处。由此可以看出,徽州木雕中孝道的教化不是教科书式的生硬教学,而是润物无声,通过图案的彰显来通达观念,传播思想。

二、入仕观

徽州是南宋儒学大师朱熹的故里,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安理学便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徽州文化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指导。因此崇文重教、读书入仕的风尚在徽州地区形成开来。据记载,当时的徽州甚至出现了“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景象。此外,“读书不仅是人生启蒙,在科举制度下,读书致仕更是通向功名利禄的人生正道,也是能够光宗耀祖的大事[2]。而对于有着“贾而好儒”的徽商来说,由于他们十分重视对族中子弟的教育,出现了一大批经由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官僚,从而成为了他们在政治上的代言人和保护伞。因此,徽州建筑雕刻装饰中也出现了许多表现积极读书致仕、劝学入仕、科举及第等内容的图案。如《送郎赶考》《蟾宫折桂》《五子登科》《车胤囊萤》《温公警枕》《三君图》《春风得意》《同胞进士》《打马游街》《衣锦还乡》《买臣负薪》等。其中,《三君图》中的三君是指东汉时期三位受人敬仰的人物,陈蕃窦武、刘淑。陈藩和窦武是朝廷重臣,刘淑是经学家。他们三人是因为反对宦官专权而名垂青史的。《温公警枕》说的是宋哲宗时期的丞相司马光,为了每天早起读书,他请人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睡熟后只要一转头就会滑下来,磕在床板上,人便会被惊醒,接着爬起来继续读书。就这样,司马光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学业不断进步,事业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死后被追封为太史温公。由此可以看出,这些雕刻题材内容都深刻地反映出古代封建社会制度下徽州民众对读书入仕的重视,同时又借此来表达对子孙将来能够有所作为、官运通达的美好祝愿。

三、忠义观

在徽州建筑雕饰中亦有许多表现忠义观念的题材。忠义观是儒家观念中人格魅力特征的彰显,然而,二者虽同为人格表象,但实质上忠与义各自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

忠,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如《岳母刺字》《苏武牧羊》《杨门女将》《杨业战韩昌》《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皆是以此类历史典故来宣扬与体现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观念。而对于如何做到忠,朱熹曾说:“孝慈,则忠”;孔子说:“上孝于亲,下慈于民”。从这句话翻译中得知,这里的忠是指君王如何被百姓臣子忠诚;反过来,臣子与百姓的忠诚在于君主的仁爱与慈。他们忠的是君主博爱的观念,忠于某种道德,忠于对国家的信仰。徽州木雕《岳母刺字》可以说将忠的含义表达得淋漓尽致。生于河南汤阴县的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但他母亲对他的教育却十分严格,从而塑造了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在其十五六岁时,北方金国大举进攻宋朝都城汴梁,并俘走了徽钦二宗,国家当时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这一誓言。此后,岳飞便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最终成为一代抗金名将,历来为后世效仿和赞颂,尤其是国难当头时,岳鄂王更是一面唤起人们保家卫国的鲜明“旗帜”。徽州木雕中有很多类似这种以忠为主题的历史典故,不但歌颂了我国古代的那些民族英雄,亦彰显了徽人的爱国情怀。

在儒家看来,“义”是人一生所要追求并尽力去达到的尽善尽美的一种精神境界,它是个人的情操,属于人伦关系范畴,是个人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兼相、,交相利的关系[3]。而徽商在明清时期之所以经商能取得重大成功,成为当时“十大商帮”之一,与其遵循儒家“先义而后利”“义中取利”的道德准则是分不开的。儒家的义利观对徽商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但使其提高了商业信誉,也更加巩固了徽州商帮的团结与凝聚力,使他们在商业竞争中取得了有利的地位。因此,“义”在徽州不单单是个人气质的表达,也并非只是讲江湖义气,而是指个人道德修养和思想素质的一种外在显现。孟子云:“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很多徽州民居的樑枋、窗栏板、隔扇裙板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类的雕刻画面。

四、仁爱观

在《论语》阳贷篇第十七中有子张曾问仁于孔子,何为仁?孔子回答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5]”。由此可以看出,做到“仁”,需要具有恭敬、宽容、诚信、勤勉、关爱等品质。孟子也曾说过“仁者,爱人。”“仁爱”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以孝悌观念为基础,首先便是“爱亲”,便是指对父母要尊重、敬爱、顺从,并在此基础上做到“爱人”,对于别人的痛苦要有恻隐之心,就是要求人们善待他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己度人、推己及人,通过这种交叉体验,严格要求自己并多方理解他人。[6]徽州雕饰中的仁爱观主要体现在百姓在社会生活中的仁慈与关爱。例如,在徽州木雕中一幅名为《送米图》的雕刻,讲述的是清末苏州廉吏暴式昭的事迹。暴式昭为百姓福祉不惜得罪权贵,最终被劾去官。因暴式昭“债累满身,一钱不存,时届年终,无钱搬家,权住西山,独身回省”,西山百姓出于对清官的爱戴和仁爱的修养,争相送米。徽州木雕借用这一历史故事不仅反映了清官的仁政,也反映了百姓的爱仁情操。仁爱观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处世之道,这些题材内容反复出现在徽州建筑雕饰中,这对于塑造徽州民众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心理结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结语

徽州传统建筑雕饰正是由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其所体现出的孝道观、入仕观、忠义观、仁爱观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生生不息,体现了徽州民众在儒家观念影响下对于生活、自然的领悟和追求。在与儒家文化水乳交融后,徽州传统建筑雕饰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是被赋予了深刻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并在徽州民众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意识形态中不断地渗透和发展。深入了解并多角度地分析徽州木传统建筑雕饰的图像构成、题材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判断、解读徽州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渊庭,陶秉华.梁漱溟先生讲孔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4.

[2]程波涛.明清徽州建筑雕饰的意象构成模式与文化解析[J].学术界,2011.

[3]周海春.《论语》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73.

[4][5]何新.论语新解:思与行.[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45.

[6]王晓飞.先秦儒家“仁爱”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岳金凤,安徽大学艺术学院2014级美术史论研究生。

吴琼,安徽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美术史论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