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社会治理现状及发展出路

2016-05-14 08:05陈红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稳定经济新常态改革开放

陈红

摘 要: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其重要的区域位置、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现状,是我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伟大中国梦”复兴、“中部崛起”等大政方针实现的重要物质和政治基础。经济新常态下审视河南的社会发展,窥一斑而现全豹,对于探索全国经济与社会综合治理的联动发展出路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改革开放;现状;稳定;发展

[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课题号2015B352]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后必然会步入稳定可持续的经济运行周期,在这段时期里,经济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继而蓄势,以求待发。正确认识、研究新常态下的河南经济社会秩序,对于优化当前、指导未来都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笔者所带领的课题组拟对河南省在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地总结归纳,并力求对现实实践中存在问题进行梳理,从而探求推进河南省社会治理创新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

一、河南省情以及传统经济和社会状况分析

(一)河南省情。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河南西北部多为山区,蕴藏着大量可开采的矿产资源。以郑汴洛为一体化的沿黄河经济带经过多年的筹备建设,带动郑州周边的一些卫星城市,基本形成了郑州卫星群。河南中东部为黄淮冲积平原,土地肥沃,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河南人口众多,人均可耕种土地居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尽管如此,长期以来,河南仍充当着我国经济建设战略粮仓的重要角色。

(二)河南传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前,河南传统农业一直属于低级发展阶段,随着农业经营模式的根本转型,以新型农业为支撑,河南农业已搭上了互联网和资本市场的快车,日益为社会创造着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三)改革开放后河南社会状况。在社会关系领域,以郑州为中心的城乡经济和居民收入快速发展,和东南部的地区差别日趋拉大,贫富两极分化明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为发展经济不惜对自然资源实行无节制地索取,导致严重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危机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诚信危机被金钱无限制地拉大。另外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则表现为观念的混乱和信仰的危机以及生命的无意义感和人与人的疏离感的加剧[1]。

(四)河南经济发展状况对社会秩序的影响。近年来,河南依据自身区域和政策优势,加大引入外来资金,兴办大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减轻了就业压力,提高了区域人民的总体收入水平,有效地实现了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就业分配、医疗保险、教育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二、经济新常态形成及当前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秩序分析

近几年来,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使河南省所蕴藏的巨大的内需潜力得以彰显,使省外、国外一些知名商家十分看重中原这块宝地。据河南省商务厅公布信息显示:仅2015年一年,河南省利用境内外资金经过近10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中速增长阶段。2015年,河南省实际利用外资160.9亿美元,增长7.8%;实际到位省外资金7821.5亿元,增长8.5%,两者合计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25.3%[2]。在这些可喜的经济数据背后,其所隐藏的巨大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一)经济新常态的形成。经济新常态最早见于国外金融机构对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过程的描述。就我国经济发展与演变形式来看,经济新常态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后我国高增速的经济态势而言所提出的一种理性的经济运行态势描述[3]。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使中国社会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正逐步告别粗放式发展的旧常态,正逐步走向集约式发展的经济新常态,未来一段时间中高速增长将成为一种常态。经济新常态代表着一种理性的、科学的经济调控和运行态势的回归。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河南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继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后,又在多个场合强调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性,认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4]。律己要严,为民要实。河南省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战斗并牺牲的地方,重塑焦裕禄精神,对于端正党员干部作风,重塑清明廉洁的河南政治生态圈,有着不可估量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三)经济新常态下的河南经济文化现状。对文明的拯救和传承不仅有利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能够拓宽地方人文旅游资源。2016年6月14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公布了《河南省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加大对河南文化产业的扶植力度,可以看出河南省对文化经济联动建设的重大布局。

(四)经济新常态下的河南社会秩序现状。作为人口大省,河南应尤其重视经济常态化后社会整体秩序的健康有序发展。郑州大学牵头成立的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所提供的2014年度的河南省社会治安数据显示,河南社会安全形势总体向好,尤其是我省社会治安形势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得分相对较低的是收入满意度、养老服务满意度、生活质量和政务公开状况,这些方面也是河南省社会建设中的薄弱环节[5],亟待在以后的工作思路中有所改善和加强。

三、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社会治理出路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用“三个规律”来推动“三种发展”的新命题,即“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是结合新时代经济的内涵和特点,对全面深化改革形式需要提出的新观点,也是对中国经济回归本位和常态化的科学解释。探讨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社会治理变革的基本规律,探寻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河南省社会治理创新的总体思路和可行路径,已显得迫切而必要。

(一)经济新常态对于社会局面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GDP增速一直保持着高亢奋进的势头,经济增速曲线图显示,GDP增速只有三个短短的时期低于8%,但是自2012年始,随着前期刺激经济政策效应的淡化,GDP增速一直徘徊在8%以下,但这仍高于欧盟等经济发达国际平均水平[6]。无疑,经济增速的放缓会引起一些风险,但风险是可控的。从风险层面上看,新常态下面临的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房地产风险。长期以来,地产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的半壁江山,经济增速的放缓会对当前的地产市场有进一步的抑制作用。随之而来的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可能会渐渐浮出水面。

产业结构短期调整风险。房地产调控必然会引起相关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调控。随着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耗费资本、土地等要素较多、能耗较高、污染较大的一二产业比重将下降。

就业方向面临调整。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将成必然趋势。制造业将会得到优化,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带动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制造业相关的劳动力则会向服务行业转移。

前期金融投融资混乱现象引发的社会隐患凸显。近两年来,河南各地的民间借贷、投融资风险已为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隐患。这就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精研措施,有效地把相关的不稳定因素排除并有效化解。

(二)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对于社会治理的主导作用。经济放缓是政府放权使经济发展规律回归本位的结果,有别于经济危机下的经济下行。从长期来看,新常态将会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政府要做的就是要精心编织世界上最大最安全的社会保障网。

依法治国是社会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习总书记说:“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7]。”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一切都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

全民文明程度的提高是社会综合治理目标实现的关键。针对前段时间有不良媒体人辱骂河南人的现象,河南人民在积极回应并展示河南先进人物形象的同时,河南郑州市民井长水能拿起法律武器,以侵犯河南名誉权为由起诉该媒体人,从中足见河南人民普遍文明素质已得到极大提高。

全面贯彻落实“两学一做”方针,引领社会进一步和谐稳定。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从自身做起,坚持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可以说,经济常态化的这段时期也是党的先进性体现得最好的时期。政治生态清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这都得益于党的教育路线的正确开展。

(三)“一带一路”精神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契机。河南省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区域,要及时把握契机,全面融入到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中去。综合来讲,要重点打好四张牌。其一,历史文化优势。推介河南的人文旅游资源有极大的优势。其二,交通优势。河南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十”字交汇点,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未来建成的郑州航空港将把这种地面交通优势有效地扩展到空中,构筑多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对于振兴河南物流业和加大招商力度有重大意义[8]。其三,矿产和农业资源优势。河南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具有巨大潜力。另外,河南农业经济一直处于全国龙头地位,多地已成为全国性的农业示范园区。其四,产业人口资源优势。随着富士康等国际加工龙头落户并稳步河南以来,为河南在解决劳动力就业、居民增收增支方面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好处。

总之,河南省经济文化的发展,政治生态的清明,社会的和谐稳定,人口素质的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都牵动着党中央和各兄弟省份的神经。一荣俱荣,经济新常态下,只有把河南搞得更好,党和国家制定的“一带一路”、复兴“伟大的中国梦”的大政方针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J].学习与探索,2009,(05).

[2]2015年河南省进出口总值4600亿元 居中部六省第一位[EB/OL].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2016-02-03.

[3]钟经文.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N].经济日报,2016-07-28.

[4]徐晨光,郝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要注重“三性”[N].光明日报,2016-05-25.

[5]河南社会发展报告:南阳平顶山居民幸福指数最高[EB/OL].大河网,2016-07-12.

[6]王思斌.从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社会建设新常态[J].中国社会工作,2015-05-21.

[7]学习路上:从习近平10句话读懂依法治国重要性[EB/OL].人民网,2015-05-07.

[8]高大伟,刘熠.论河南省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定位[J].创新科技,2016,(01).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稳定经济新常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