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发展的研究综述

2016-05-14 16:25汪庆万振海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实践研究

汪庆 万振海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之快有目共睹。然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纷至沓来,绿道作为一种低碳环保,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模式便渐渐兴起。本文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梳理,对国内外绿道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绿道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绿道发展;理论研究;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38-01

绿道产生于19世纪,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史。今时今日,绿道运动已在全球渐渐普及,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先驱者。其中,北美、欧洲及亚洲部分地区绿道的发展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绿道虽被引入我国的时间较晚,但其发展速度不容小觑,发展潜力更是不可估量。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有关绿道发展的理论研究。

绿道在国外的发展历史悠久,尤其是在欧洲,早于一个世纪前,绿道在欧洲国家就被视为一种娱乐项目,用于散步、狩猎、划船等。只是在当时,它们作为欧洲的轴线、林荫大道和美国大路存在,而并为被人们称其为“绿道”。基于城市化发展为环节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以生态保育为核心的绿道才问世,其运动、观光和适应的主要功能更是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目前,学术界对“绿道”这一概念的起源为何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一是认为它们出自于威廉姆·H·怀特;其二则是认为出自于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来源于他于1867年作出的“波士顿公园系统翡翠项链绿道规划”。这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绿道系统规划。绿道也因为其具有生态、游憩、文化、审美、教育等多种功能而被诸多学者广泛关注。绿道除了其广泛的内涵,它在我们生活中所呈现出的形式和功能也是丰富多样。是一种可以缓解城市掠地扩张,为城市提供一种新的方便大众使用的绿色通道。

(二)国外有关绿道发展的实践研究。

绿道在国外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实践快速发展阶段、理论研究发展阶段、发展成熟阶段和全球化发展阶段。1867年至1900年为绿道发展的萌芽时期,该时期绿道的概念和理论体系还尚未形成,绿道的发展是在城市公园运动和城市美化运动的大背景下,以实践作品的形式开展的。1900年至1940年,绿道的发展进入时间快速发展阶段。蓝色山脊公园路和环湾规划便是当时绿道付诸实践的代表之作,人们逐渐在其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有益身心健康的休闲运动。1950年至1980年,绿道的发展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大量关注,各界开始了各种深入的研究,为绿道的实践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到了1990年,绿道的发展已到了成熟阶段,开始了“绿道网络”的形成。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国内有关绿道发展的理论研究。

绿道的发展虽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十分迅速。国内对其理论上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研究都仅局限于理论介绍,对其深入绿道性质及具体规划的问题还未形成完整体系。李勇俊、李国岳在《广东绿道体育发展策略探析》一文中以“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思想为出发点,论述了绿道发展是和谐体育的实现途径这一观点,指出绿道体育发挥了体育的基本作用,实现了体育的精神意义。谢东兴、王建文、陈三政等人将绿道体育定义为在绿道特定区域内,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实现休闲,宣扬低碳理念,传承文化,实现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功能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他们指出了设计绿道体育旅游品牌可构建“双螺旋”动态模型这一新观点。即通过分析绿道体育旅游品牌与品牌识别的动态关系,认为绿道建设与品牌建设二者互利共赢。

(二)国内有关绿道发展的实践研究。

实践方面,绿道的发展在我国已初见其成。在我国,如深圳、广州、上海、成都、武汉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都已经建设出不同层次的绿道。其中,珠三角地区其绿道的发展建设成果尤为突出。在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还提出要建成总长约1690千米的6条区域绿道这一决策。可见,绿道在国内的发展前景不可小觑。自2010年绿道网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全面建设展开,国内多个省市便涌现出绿道建设的热潮。各式各具特色的绿道的涌现为城市发展构建了良好的绿色公共开敞空间,为城乡居民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例如白云山绿道高空弹跳蹦极、三角滑翼、高空滑雪等项目的良好开展,“国家健身步道示范工程”和“全国自行车公开赛”的开展等。

1.研究小结。

综上所述,国外对绿道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研究都已非常成熟。无论是从概念、分类还是发展历程、功能特征、实践运用方面都成果颇丰。在研究方法上,国外学者对绿道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较好,定量研究与理论研究相得益彰,注重其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较高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在研究内容上,国外对绿道的研究历史悠久,且实践经验丰富,规划更完善,对于各个发展阶段的绿道研究面临的典型问题都能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一定解决,为整个绿道的规划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研究趋势上,越发注重其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其理论研究所涉及到领域也在逐步拓展和深入。

2.研究展望。

从我国自身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来看,从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来看,绿道的建设发展在我国必将大有可观。我国是有条件来构建诸如美国国家游径的绿道的。从我国的绿道建设发展速度来看,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绿道建设的浪潮之中,其发展速度非常快。通过借鉴国外优秀绿道的规划思维和实现方法,可以将我国城市中孤立的绿色开敞的空间汇集成一个整体系统,使它们发挥出更高的综合效益,从而促进绿道在我国的发展。毫无疑问,绿道在我国的建设即将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蒋希,许之屏. 湖南省绿道体育开展的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9(5).

[2] 肖秀显. 广州市绿道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3).

[3] 司磊,刘元强. 我国绿道体育开发实践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8).

[4] 王建文,谢冬兴. 基于品牌要素的绿道体育旅游品牌打造—以广东省绿道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8).

[5] 刘海唤. 低碳休闲:休闲体育发展之路[J].体育学刊,2011,18(4).

[6] 李国岳,杨小玲,宋文利. 珠三角绿道体育发展的低碳文化构建意义与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5).

[7] 梁利民. 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4).

[8] 李文龙. 开展绿道体育共建幸福广东[N].南方日报,2011-11-23.

[9] 谢冬兴. 绿道体育的开发与管理—以珠三角区域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2).

[10] 卢元镇. 论消遣与娱乐[J].体育科学,1983,3(1).

[11] 张鸿. 我国老年人绿道体育参与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8).

作者简介:汪庆,女,汉族,湖北省武汉市,学生,湖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

万振海,男,汉,襄阳市36中,职称中学一级,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本科。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实践研究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从中国特色到中国学派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