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

2016-05-14 17:56刘计茹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方式过程

刘计茹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小学的数学教育的内容决定了它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本文主要通过当前小学数学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实践,给出相应的小学数学教学上的创新性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47-01

新世纪的中国是一个蓬勃发张的中国,信息技术和科技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国成为了信息知识化的新时代,社会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优秀的人才并不是以每个人的毕业文凭来考量,而是要看这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与自身学习能力。因而小学教育作为一个人一生学习的开端,从小学教育就开始推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就成了现代教学的必要措施,也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奉行和不容推辞的责任。然而传统教学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教学只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耳听为主”的教育模式[3],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一、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落后。

新课标的改革,旨在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用课堂趣味性的提高,从而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但是在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知识注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旧照本宣科,按照统一标准,依照教材进行死板的知识讲授。在这一过程当中忽略了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陈旧。

在原有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就造成了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改革与创新。甚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陈旧的题海战术来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陈旧的教学内同和单一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生情况失衡。

因为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水平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特点。因为这种差异,造成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自然也就不相同。在传统数学教学中,仍旧是以统一的标准进行课堂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性。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数学教学的创新措施

(一)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作出积极引导,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充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不要对其思路进行死板地统一规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原有的陈旧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以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现有的教学手段,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并在此过程当中,对新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三)创新学生学习环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上,要尽可能的透彻。同时,在讲解之后还要通过学习环境的创新来进行巩固。比如,在对乘法口诀的记忆过程当中,不能以死板的反复记忆的方式来进行知识巩固,而应该采取全新的方式,诸如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分别承担1到9这九个数字,让后让其两两进行组合,让两人以竞赛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得出结果。并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切身参与进来,提升以记忆过程中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对学生进行鼓励。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多对其进行鼓励。这种鼓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上的肯定。

因为学生的个体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够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多进行鼓励,从而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学生思维方式的开拓以及思考能力提高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思考结果本身。所以,在这一过程当中,要对其多进行语言上的肯定和鼓励。

2.行动上的鼓励。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的答案不可能全部正确,在答案发生错误的时候,不要对其进行过分的批评和指责,这样容易打击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信心。对学生在学习上所犯的错,要多进行鼓励纠正。比如,与学生之间眼神上的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鼓励。

(五)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上的教学,还应该对其数学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以及对问题的洞察能力。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创新思维,对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切入,以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六)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新课标下的全新教学方式,区别于传授教学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传授数学知识,还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合理的指导,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对其学习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做出正确指导。唯有如此,才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当中,“教与学”要互相促进,教师要更多的从学生角度去思考,一方面构建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另一方面,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一基础上,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数学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姚永芳. 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 学周刊,2011,21.

[2]季加良. 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 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01.

[3]陈艺. 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4,14.

[4]王晓琴,王永松,王新民.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5]王升元.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J]. 学周刊,2015,17.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教学方式过程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