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奔“伊斯兰国”的人们

2016-05-14 10:55梁慧
中国经济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哈立德吉兰布斯

14岁少女出走叙利亚,背后竟牵连出“伊斯兰国”在拉合尔地区的隐形招募网络。走家串户的“伊斯兰国”女性崇拜者,给她们的闺蜜、家人、学生洗脑,最后,抛家弃子,走上通向拉卡的不归路。

汉萨不见了。

汉萨的母亲吉兰说,去年9月,14岁的汉萨被奶奶执意接走,但三天之后,吉兰就接到电话说,女儿不见了。吉兰去警局报了案,警方调查一段时间后发现,汉萨居然已经人在叙利亚,加入了“伊斯兰国”。

失踪的少女

女儿失踪,让吉兰备受打击。她责怪自己说,早知道会是这样,她怎么都不会答应让女儿去奶奶家。

吉兰是在15岁那年嫁给丈夫海德尔的,至今已生下四个孩子,三男一女。她的父亲曾经反对这门亲事,理由是两家教派不同,虽然同属逊尼派,但男方一家是圣训派,而女方一家则是遵循苏菲神秘主义的巴列维派。但海德尔对吉兰极为照顾,两人婚后也过的不错,吉兰的父亲慢慢也就不再有意见。

海德尔是巴基斯坦水电管理局的一名维修工,五年前在一次事故中不幸触电身亡。丈夫死后,吉兰就带着她的四个孩子与婆婆一家生活在一起。因为与婆婆相处得不太愉快,吉兰一直想回到娘家生活,却始终遭到各种阻挠。吉兰的母亲、70岁的法蒂玛说,就连她想要上门看望女儿和外孙外孙女,那家人都不许。

自从汉萨去叙利亚的事情被媒体曝光以来,居住在拉合尔市郊的法蒂玛一家就一直没消停过。除了邻居的指指点点,还有警方和记者,时不时来敲门。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说服法蒂玛来到镜头前接受采访。

第一次接受电视媒体采访,法蒂玛稍显紧张,絮絮叨叨地讲了一大圈儿各种家庭关系,我和线人听得云里雾里。最后终于搞清楚了这两家人的状况:因为吉兰与海德尔的结合,两个原本就互相看不上的家庭被迫联系在一起。女方,也就是法蒂玛一家,都是老实本分人;而男方,海德尔那一边,家庭成员大都在宗教领域十分活跃,思想也大多较为激进。其中,海德尔的妹妹,也就是汉萨的姑姑伊莎德,最为活跃。

伊莎德十分虔诚,每天定时做礼拜,还在一个女子宗教学校教课。法蒂玛向我们介绍说,伊莎德的丈夫也在很年轻的时候去世,她带着她的三个孩子、两男一女生活。去年年初,伊莎德的大儿子比拉说要去沙特打工赚钱,出国了。没过多久,伊莎德、二儿子乌斯曼和他的老婆,也追随着比拉的脚步,说是去出国谋生。

但是,当14岁的少女汉萨失踪后,警方追着失踪线索一路调查才发现,原来去沙特打工不过是借口,他们都已人在叙利亚。证据来自伊莎德唯一的女儿,阿拉玛。根据警方的推断,阿玛拉与她的母亲和哥哥们,不可能没有联系。于是利用阿拉玛的手机号码,给她的哥哥们发送信息,并且询问他们是不是带走了汉萨。等了两天,哥哥乌斯曼不耐烦地回话说,我们已经在叙利亚,汉萨跟我们在一起,她很好。乌斯曼还警告说,“你个三八,不许乱打听、不许乱说、不许再跟我们联系!”

汉萨与她的姑姑伊莎德一家一起,人在叙利亚,这个事实已经确凿无误。然而,伊莎德一家离开已久,又是谁不辞辛劳,将14岁的汉萨一路带到叙利亚呢?随着警方进一步调查,伊莎德的挚友法尔哈娜,一名传播激进宗教思想的女教师布斯拉,以及她们所组成的“伊斯兰国”隐形招募网络逐渐浮出水面。

“圣战”与血缘

因为汉萨出走的事情,70岁的外婆法蒂玛跑了好几趟警局。在那儿她头一次知道,还有不少类似的家庭,也来报了案。一个名叫法尔哈娜的女人,在好几起案件中被反复提及。

法蒂玛说,法尔哈娜与汉萨的姑姑伊莎德是发小,两人相识超过25年。不清楚到底是法尔哈娜影响了伊莎德,还是伊莎德洗脑了法尔哈娜,总之两人后来从发小变成“战友”,走街串巷地向妇女们传播激进思想。两人这种行为让汉萨颇为崇拜,在汉萨眼里,法尔哈娜就是自由斗士,是女权先锋,给传统又保守的拉合尔女性社会吹来一阵清风。青春期的激情与叛逆在汉萨体内躁动。好几次,汉萨因为不服从法蒂玛的管教,与年迈的外婆争执起来:“我有我的自由,你们无权限制我!”

法尔哈娜的家人也来警局报案,因为法尔哈娜和她的孩子们也消失不见了。她们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再不会回来了,别为我们担心,我们很好,很安全。警方确认,汉萨正是跟法尔哈娜一起,一行共七人,踏上了西去叙利亚之路。

七人当中,法尔哈娜最多只能算是副手,真正的领头人,是颇有名望的女性传道者——布斯拉。

在许多家庭主妇眼里,布斯拉是一位学识渊博、为人和善的宗教导师。布斯拉毕业于著名的旁遮普大学,在伊斯兰研究院拿到硕士学位。毕业后布斯拉嫁给了一个人脉广泛的市场经理哈立德。哈立德是活跃在克什米尔地区的伊斯兰武装组织“虔诚军”的成员——那时虔诚军还没有制造孟买恐怖袭击案,也还没有被列上恐怖组织名录。后来哈立德转行干起了建筑生意,主要在拉合尔附近承建清真寺。哈立德的激进思想,多少也影响到布斯拉,以及他们的孩子。

与许多巴基斯坦家庭妇女不同的是,婚后的布斯拉依旧在做着自己的事业,她在一个女性宗教学校教书,有空的时候也会亲自到别人家里去辅导。布斯拉还懂得利用网络,开设网络教学。一个学生说,布斯拉讲课特别好,我一节课都没落下。

根据不同学生的说法,布斯拉主要传授的大多正常的宗教知识,虽然多少受到老公哈立德的思想影响,但她的授课并无明显激进倾向。但2014年夏天,“伊斯兰国”崛起之后,布斯拉的授课中慢慢出现了一些支持“伊斯兰国”的言论,并且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圣战”的向往。

2015年9月,布斯拉带着他的四个孩子,一男三女,忽然消失不见。五个月后,当地媒体公布了布斯拉在社交软件WhatsApp上给哈立德传来的语音信息,大意如下:

我跟孩子们去了叙利亚,我们要去属于真主的土地上,并且死在那儿。儿子阿卜杜勒在跨越叙利亚国境线之前曾失声痛哭。虽然暂时还没有固定的家,但等到孩子们都完成培训后,相信能分到属于自己的房子。这边网络不太好,方便的时候我会给你发视频和照片。我们很好,勿念。

布斯拉最后说道,真希望你也能来叙利亚,我们一起。但哈立德显然没机会过去了。自从媒体公布这些信息后,拉合尔警方已将他扣押,与他一同被逮捕的,还有他们常去清真寺的阿訇。

不断出现的出走叙利亚案情,引起拉合尔当地警方注意。旁遮普省内政部长拉纳·萨拉乌拉曾经对当地媒体称,至少掌握100人从该省加入“伊斯兰国”的证据,但在接受我们采访时,改口说应该不到60人。在巴基斯坦官方始终否认“伊斯兰国”在当地存在的背景下,萨那乌拉也不得不谨慎措辞:现在看来,主要是巴基斯坦向叙利亚的单向流动,尚无叙利亚向巴基斯坦输送人员的证据。那些投奔“伊斯兰国”的,大多是受到网络宣传之类的影响,我们也无能为力。

然而,令人担心的是,首先接受“伊斯兰国”思想的,往往是家里的女性成员。比如一位母亲要是铁了心去叙利亚“朝圣”,她的孩子们十有八九会随她而去。因为在巴基斯坦大多数家庭结构中,父亲往往在外工作赚钱养家,母亲则始终呆在家里操持家务、照顾孩子。所以,“圣战母亲”的影响绝不可低估——试想,一对在母亲影响下加入“圣战”的兄妹或姐妹,当他们联手执行任务时,不仅是家庭内部的沟通让警方难以追查,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程度,也要比非亲属组合要牢固得多。

《纽约时报》在报道布鲁塞尔爆炸案时特别提到这一点。两名袭击者哈立德·巴克拉维与易卜拉欣·巴克拉维是亲兄弟,这种基于家庭的恐怖小组近年来成为趋势:9·11的19名袭击者中有三对沙特兄弟,《查理周刊》袭击案、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袭击者都是兄弟组合,加州枪击案凶手是一对夫妇,2004年发生在俄罗斯的一次飞机爆炸和地铁袭击案,则是来自车臣一对“姐妹黑寡妇”的杰作。文中援引《一家人:恐怖分子兄弟初探》作者之一米娅·布鲁姆表态称,恐怖团体中至多有30%的成员有亲属关系,极端分子正在欧洲尝试招募整个家庭,这预示着圣战主义者可能在进行又一次的进化,“我们预计趋势是父母与子女的组合”。

一个名为乌姆的阿拉伯女性曾在“伊斯兰国”官方杂志《达比克》上写道:加入“伊斯兰国”,是女性自我解放的一部分,她们放弃了财富和舒适的生活,只为了成为“伊斯兰国”一份子。当她们下定决心,第一个阻挠往往来自她们的家庭。

“没错,姐妹们的行为可能波及家庭荣誉,为她们担心也很正常。但为什么当她们说去巴黎去伦敦时候,你就不担心家庭荣誉受损呢?”

迷失与回归

为了隐藏身份、躲避检查,从巴基斯坦到叙利亚,大多数人还是选择陆路,而不是更便捷的航空飞行。从巴基斯坦西部俾路支省出发,在南部海岸附近穿越伊朗边境,沿着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北部海岸线公路一路向西,经伊拉克抵达叙利亚,线路不同,里程有多有少,大约在4000公里左右。然而,要想顺利走完这4000公里,并不容易。

27岁的沙希德萌生投奔“伊斯兰国”的想法,是在2014年底至2015年初。沙希德出生在沙特,11岁那年跟随父母迁居巴基斯坦卡拉奇,居住在当地一个中产阶级社区。沙希德没能完成学业,2008年辍学后,曾在巴基斯坦航空公司一个维修培训机构短暂就职,随后一直在自家的杂货店帮忙。

看到媒体上铺天盖地的“伊斯兰国”大肆扩张报道,沙希德蠢蠢欲动。沙希德在Twitter上结识一个名叫阿布·哈立德的男子,后者自称是“伊斯兰国”战士。从阿布·哈立德那儿,沙希德听到了许多关于“伊斯兰国”的理想与愿景,他还了解到,在卡拉奇,还有一个年轻人与他有着同样的愿望,他的名字叫比拉·林德。

林德比拉希德年长三岁,来自俾路支省一个富裕家庭,父母早已移居迪拜。出生在迪拜的他,直到2001年,也就是他15岁那年才第一次回到巴基斯坦的土地,一待就是三年。18岁那年,林德从巴基斯坦返回迪拜,在迪拜美国大学读书。那是一所非常牛逼的高等学府,但林德后来没能完成学业,在当地做起了旅馆生意。

与拉希德一样,媒体的报道让林德开始思考:同是穆斯林兄弟,为什么我们在迪拜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而叙利亚的他们却身陷水深火热之中?2013年,林德又回到巴基斯坦,与他的兄弟一起居住在卡拉奇。林德在Twitter上注册了一个小号,专门搜集“伊斯兰国”招募信息。2014年底,林德收到一个自称为阿布·乌克巴的“伊斯兰国”招募者发来的信息,向他详细阐述了“伊斯兰国”的圣战理念,同时还劝他去找卡拉奇的另一个年轻人——沙希德,要两人一起去叙利亚投军。卡拉奇反恐部门后来调查发现,阿布·哈立德与阿布·乌克巴很可能是同一人。

2015年3月,沙希德与林德终于在卡拉奇接上头。两人一起找到偷渡伊朗的蛇头,蛇头要价26万卢比,大约2600美元,并且承诺当年夏天就能启程。对于普通巴基斯坦人来说,26万卢比绝不是小数目,但沙希德与林德两人家境都还不错,两人也各有各的生意,这点儿钱绝算不上负担。

7月30日,也就是沙希德26岁生日那天,他在家里留下一张字条:“我要回到我生命之初的地方,那里才是我的归宿”。两个人一起,扔掉了常用的电话卡,坐上去瓜达尔港的长途汽车。

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海岸线,毗邻伊朗边境。港口附近有许多小码头,隶属俾路支省,但实际上地方政府对当地控制力有限,不少部落武装、激进组织、犯罪团伙等长期在当地从事走私等非法活动,偷渡者自然也就把那里当成是理想起点。

在瓜达尔港,沙希德与林德两人又搭车去了距离边境更近的小镇吉沃尼。在吉沃尼,两人被蛇头编入一个大约300人的偷渡队伍中。

根据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偷渡大队抵达伊朗后,被分成若干个小队。沙希德与林德被编入一个25人的小组,乘坐一辆中巴,没日没夜地向西行驶。出生在中上等阶级的两人,从未体会到什么叫生存压力,什么是困难与艰苦。据称在伊朗境内行走的许多天,一行人每天就只有一瓶水、外加三五个椰枣的食物补给。这样的经历让拉希德与林德感到绝望,他们开始思考,“伊斯兰国”的确描绘出一幅梦想中的美景,但要想抵达幸福彼岸,路上的付出,却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

沿着海岸线公路走走停停,大约两个礼拜后,当一行人抵达扼守霍尔木兹海峡的阿巴斯港附近时,终于运气不再,被伊朗海岸警卫队逮个正着。不晓得其他偷渡小队命运如何,但沙希德与林德所在的25人团队。随后被遣送会巴基斯坦,联邦调查局在那儿守着,将他们押在牢里。但联邦调查局只是以一般的偷渡行为惩戒他们,每人只罚了3000卢比,仅3美元左右,就把他们全部释放。

人品爆棚吗?怎么可能!回到卡拉奇之后不久,当地反恐调查组就找上门来,将拉希德与林德再次扣押。在审讯中,两人承认他们是想要借道伊朗前往叙利亚,面对执法部门,两人承诺,今后再不会与“伊斯兰国”保持任何联系。反恐小组将两人扣押了三个月,又找来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为他们解开心结,以免两人出狱后再次被“伊斯兰国”蛊惑。2015年10月,两人终于被得到释放,但根据警方的说法,虽然同意给两人改过自新的机会,但他们将被监视至少三年以上。

(作者梁慧系CCTV驻伊斯兰堡资深记者,常年报道南亚、中东等区域要闻。)

猜你喜欢
哈立德吉兰布斯
马苏德·哈立德 巴基斯坦大使:中国是最可靠的朋友
孙悟空战蜘蛛侠
蒙药希和日额布斯-6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的影响
单胺氧化酶-B抑制药雷沙吉兰的临床药理学特征解析
坏坏惹人爱凯伦·吉兰
脊髓炎型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超验主义观照下“哈立德”的自由观解读
雷沙吉兰治疗帕金森病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沙漠名将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