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全国丙/Ⅲ卷英语试题分析及教学启示

2016-05-14 01:40李陆桂
广东教育·高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范文语法词汇

李陆桂

2016年广西高考英语采用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丙卷, 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使用。试卷的题型与新课标甲卷和乙卷一致。纵观整套试卷,试题的学科特点明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及考纲的能力立意的考查要求,突出了高考英语试题的选拔功能,是一份信度、区分度高的好试题。现就试题(听力除外)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阅读理解

1. 文章的体裁与去年基本一致,包括广告、故事、科普;选材源自国外的刊物和网站,文章的故事或事件的背景均是英美国家,原汁原味,时代感强,生活和文化气息浓厚。

2. 捕捉文章的关键词(句)对于正确解答阅读理解题至关重要。

A篇是一则音乐会广告,文章的关键词为music,整则广告围绕这一核心词做文章,展开有关信息内容。

B篇故事情节不强,说的是一位女作家独特的挖掘写作素材的方法,由于文章的结构较为松散,要寻找关键句不容易,本文的关键句在文章的最后一段的第一句“Beauticians, bartenders, piano players and people with purple hats, Weltys people come from ... , from ... , from ...”。

C篇讲的是介绍苹果节以及从中的收获,文章的关键句为文章的首句“If you are a fruit grower—or would like to become one—take advantage of Apple Day to see whats around.”,点明了要述说的主题。

D篇是一篇反映新闻传播特点的社会类文章,关键句在第一段But后,即该段最后一句“By tracking peoples e-mails and online posts, scientists have found that good news can spread faster and farther than disasters and sob stories.”。

3. 阅读理解对考生的词汇的深度理解有较高的要求,文章中出现了不少鲜活、灵活、词义微妙的地道词汇和句子,这些词汇与句子的正确理解将直接影响阅读理解的质量。如:

A篇中的“The Opera honors Enjoy the Arts membership discounts.”(那些持有“享受艺术”会员证的人在观看歌剧时将获得一定的优惠);“honor”原意为“尊敬”,在此引申为“使某人享受”。

B篇里“It annoys Welty that, at 78, her left ear has now given out.”(使78岁的Welty困扰的是,她的左耳失聪了)句中的 “give out”意为“耗尽”,这里可以理解为“听力的丧失”。

C篇里的“One of the best varieties for eating quality is Orleans Reinette, but youll need a warm, sheltered palce with perfect soil to grow it, so its a pipe dream for most apple lovers who falls for it.”(奥尔良“雷纳特”当属口感上乘的优质苹果中的一种,但这种苹果得种在优质土壤上,辅以既温暖又遮蔽阳光的地方,因此对于大多数苹果爱好者来说,要种这种苹果是很不现实的,无异于“水中捞月”) 理解这个长句有两个地方需要留意,一处是“a pipe dream”,另一处是“ to fall for something”,“因某事上当”,转译为“不切实际”。

4. 与去年的试题相比较,阅读理解的设问产生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在15个设问中不再像以往那样出现以“Why”开头的特殊疑问句,15个问题中多数以“What”“Which”“When”和“How”开头,这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阅读理解重在对具体信息和细节的接受、处理,不再像过去那样“细节理解”“深层理解”平分秋色的现象。

5. 单词释义题延续去年的模式,即:不考查学生对纯粹生词的理解,而是考查学生在上下文语境中对熟词(如B篇的them)和短语的理解(如C篇的a pipe dream)。

6. 在4篇阅读理解文章的排列方面也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阅读理解的首篇是一则广告,最后一篇是有一定阅读难度的社会题材的文章,由浅入深;去年的阅读理解却没有遵循“由浅入深”的排序原则。看来,在文章的排序方面,命题者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文章的深与浅均是随机安排,这样倒反显得自然。

7. 在文章的选材方面保持往年试题的特点,即:

(1)突出阅读的交际性,通过阅读广告等类别的文章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生活方面的信息;

(2)重视故事类文章的阅读,强化对于文本信息的挖掘,于平凡之处见文章的价值点,促使读者在人文素养方面得到熏陶和提升;

(3)科普及社会类方面的文章起到增加考生知识面,扩大视野方面的作用。

8. 阅读理解七选五是一篇层次和脉络清晰的科普文章,目的是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逻辑推理和归纳能力。选项中的句式主要有3种:祈使句、简单句和复合句。

备考启示:考生多读由英美人士写的有关英美文化、社会和科技方面的文章。

阅读理解中的细节是不可忽略的。一些考生在阅读时之所以读得似懂非懂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细节所包含的意思。细节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脱离了细节要正确把握文章的脉络是不可能的。针对这种情况,考生之间应积极使用“有声思维”(thinking aloud),具体做法是把阅读的思维过程和疑惑大声、清晰地说出来,与同学和老师讨论,消除思维障碍,激活思维因子,做到不仅在阅读,而且在读后的讨论都有新的体验和获得感,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认真研究和仔细琢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的问题设置,是我们提高阅读理解水平的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尽管今年的阅读理解文章设问没有一个以“Why”开头的特殊疑问句,代之的是以“What”开头的问句,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仔细品味就可以发现以“What”开头的问句及选项独具匠心。例如,D篇文章的第33和34小题,就很有意思。

33.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people like Debbie Dower?

A. Theyre socially inactive.

B. Theyre good at telling stories.

C. Theyre inconsiderate of others.

D. Theyre careful with their words.

首先,问题中的“infer”一词就用得很好。以前学生们在做阅读理解题时,遇到的多数情况是“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mans words?”,“infer”直接用于对一个人的性格、人品特征的推断,这在高考题中是不多见的。第二,选项A和C中的“Theyre socially inactive”“Theyre inconsiderate of others”由于用词地道,有一定难度,英语程度较弱的考生可能难以正确理解“inactive”和“inconsiderate”,因此这道题区分度是很好的,估计能较好地把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区分开来。

34. Which tended to be the most e-mailed according to Dr.Bergers research ?

A. Sports news. B. Science articles.

C. Personal accounts. D. Finacial reviews.

词汇的掌握包括对词义的精准理解,制约着我们的阅读理解的质量。我们在阅读理解教学中要牢牢抓住词汇不放松。例如,第34题和与之相伴的选项中的一些词汇的理解对于优秀生来说是不存在问题的:“tend to be ... ”“the most e-mailed”“personal accounts”“finacial reviews”,但对于词汇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却困难重重,只能靠蒙了。一旦靠蒙,出错的几率十分大。

二、完形填空

这是一篇夹叙夹议(叙多于议)的励志故事。故事叙说作者想当学校足球队明星,从一心实现夙愿到脚踏实地务实本分做人的心路历程。故事中,作者的队友Miller King,虽然在一次事故中失掉右臂,但他的平和、谦逊、坚毅的人品使作者深受教育,在他的影响下作者的心灵逐渐变得强大,人更加务实。

文章难度适中,设空合理,前置性设空和后置性设空分布较为均匀,空与空之间疏密搭配合理。选项构成仍是以实词为主,名词6个,动词6个,形容词4个,副词2个,另有2个虚词,连词1个,代词1个。

备考启示:提高阅读理解的质量是提高完形填空的基本保证。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多读故事性文章并能理解消化其中的内容,要达到融入故事的情节之中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之中的境界。此外,注意文中的关键细节也很重要。例如,本文中出现的两处重要细节“Just before September, Miller was struck by a car and lost his right arm.”“... how even without an arm he was more of a leader. Damaged but not defeated, he was still ahead of me”对于考生把握全文的中心及寓意很关键。完形填空的训练方式也很重要,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训练。每次做完之后,都要用“有声思维”的办法,积极讨论,大声说出解题思路。

三、语法填空

语法填空所用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筷子”的短文。显然,命题者的用意在于传播传统文化。去年的全国课标I卷的语法填空文章内容有关在阳朔旅游的文明礼仪问题。看来,在高考英语试题中适当渗透中国文化为高考英语试题是一个趋势。

语法填空的10个空中,纯空有4个,分别涉及并列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和介词。给词空主要是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现在分词、动词不定式)、语态(与情态动词构成的被动语态)和名词。

备考启示:在进行语法填空训练时应注意以动词为中心,加强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在语境、语篇中的运用。

四、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所选文章为学生的习作,主语仍为第一人称。所设计的错误为动词2个,名词1个,代词3个,形容词1个,副词1个,冠词1个,介词1个。

备考启示:短文改错为大多数考生的弱项,这说明考生的语法基础薄弱。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加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让考生在运用语言的大量实践当中体验语法的语用功能,加强语法基础,培养良好的语感。

五、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沿袭去年的体裁,应用文中的书信写作。尽管题目所提供的要点较为简单,只有3个要点:“表达歉意”“说明原因”“另约时间”,但留给考生的发挥空间较大。这一大题貌似简单,但考生要写得出彩是不太容易的。此外,书信的开头和结尾并没有给出,一些考生容易忽略,或所写的格式不规范,这些均是扣分的因素。考完英语后,我听到有的英语老师发出这样的议论:“作文太简单了,不利于优秀的学生发挥水平。”对此,我不敢苟同。越是简单的东西我们越是要慎重对待。我们在看范文时可以意识到,这篇作文要想表达恰如其分、得体、不过度发挥,并不容易。杀鸡的确不用牛刀,但有时候迫不得已用牛刀杀鸡时也需要我们讲究操刀的艺术和手法,否则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备考启示:加强基础训练,尤其是常用词和常用句型的精准表达训练;考生的写作能力较弱,关键原因还是理解性输入的量不够大,输入正确的表达方式不多,积累严重不足,入不敷出,输入和输出的比例严重失调,写作训练,尤其是仿写训练没有强化,导致下笔眼高手低,捉襟见肘,漏洞百出。建议创新作文训练方式,每次聚焦一个核心问题,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待取得一定效果之后才聚焦另一个问题,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踏踏实实抓好作文训练。对作文的评价十分重要。我们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正导向作用,力争每一次的评价之后,学生都能有所感悟。在实施评价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给一个单纯的分数,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其习作进行有效反思,因为他们并不明白自己的作文在哪个方面有亮点,哪个方面存在问题。建议教师们采用倡导多年的作文评价模式,即:“10分(语言)+10分(要点)+5分(书写)=25分”模式,让学生看到具体的评价之后,明明白白自己的写作状况和努力方向。实施这种评价模式时可以采取“紧、松、紧”的办法。第一个“10分”为语言质量分,涉及学生的写作时的谋篇布局、语法基础、遣词造句的水平,应严格把关。6分为及格线,不要轻易给8分以上;第二个“10分”可以稍微放松一些,只要要点基本齐全,一般来说可以得7分以上;最后一个“5分”有关卷面整洁,教师的打分应紧一些,如果在卷面上出现多处涂改,或字迹潦草,模糊不清,学生所得的分数应该在3分以下。

面批作文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的好时机。有的教师说:“这还要你说!我也经常面批学生作文的。”教师如果能经常坚持面批,那当然好,但面批作文这项工作我们还可以细化一些。譬如,面批之后让学生认真誊写然后张贴,供其他同学观摩学习,教师也可以让被面批的学生谈谈此次写作过程以及教师修改作文之后的感悟、体验和收获;面批作文应该是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在一段时间内按上、中、下学生的水平有所侧重地面批;我们还可以训练尖子生当教师的助手,也学着面批写作水平较弱的作文,这样做可以达到“一石双鸟”的功效,既减轻了教师繁重的批改作业负担,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英语教学重在教学过程的管理,在写作训练管理方面,我们还可以做很多微细活。毋庸置疑,抓教学管理的细节,一抓一个准,一抓一个灵。

辩证对待作文的范文。一篇范文只是one possible version,况且是针对优秀生而拟的范文,英语写作程度差一些的学生未必能很快领会,吸收。经过研究今年的高考英语作文范文,我们发现范文的句子基本上是从句(宾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还有省略句)。一些表达方式非常地道、准确。如:“... the change will not cause you too much trouble”“let me know what time suits you best”“I should be available any time after school next week”等等。

下大力气,想方设法提高学困生写作水平。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基础薄弱的学生连简单句都写不出来,要想写复合句是不可能的。有的教师出于“好心”,经常建议学生在作文时尽量多写些“高级词汇”“高级句子”。但实事求是地说,由于学生的基础问题,这样的建议基本上是不起什么作用的。退一步说,即使学生写了“高级”的东西也是很不自然的,这如同一个没有内在修养,气质不佳的人穿了西装革履总会让人觉得不自然,很别扭一样。因此,要想提高学困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我们还得老老实实从最简单的词和句入手。比如,写不出“let me know what time suits you best”,可以变通写“let me know your suggestion”,写不出“I should be available any time after school next week”如此地道、“高级”的句子,我们不妨建议学生换个表达方式:“I will be free after school next week.”等学生基础改善之后再鼓励他们尝试着用复杂些的词汇和句式。学习英语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急不得。

责任编辑 蒋小青

猜你喜欢
范文语法词汇
跟踪导练(二)4
春色几许(简谱)
参考答案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学滑板的启示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