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整体阅读教学

2016-05-14 10:15李瑞玲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读法整体阅读教学

李瑞玲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整体性感知,局部性阅读,时刻着眼于整体的这种教学方法,我们就叫它整体性阅读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文章中不同部分、不同结构之间的联系,自主分析文章的内涵,将其精华转换为自身素养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以及整体把握能力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整体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整体性阅读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整体意识,以整体理念对文本进行多次阅读,在初次阅读时,形成对文章的整体印象,然后反复深入研读,详细了解文章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再最后的阅读中明确文章的内涵,以及作品的思路,并转化为自身文学素养。主要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文本内涵。

1.整体感知——整体性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整体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初始就是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初次阅读文章时,学会捕捉初始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是一种对浅显知识的初步理解。学生在初步阅读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文章的题材、体裁、文本线索,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初读建立一个整体印象。教师在学生进行初读前,应设置好初步阅读时学生需要感知的相关内容,比如,文章中描述了什么人物,什么时间,什么事件,重点阅读哪些地方的内容,初读后产生怎样的感想等等。

2.局部研读——整体性阅读教学的关键点。

阅读教学并不是浏览一次就完成的教学,而是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多次阅读。学生在初步阅读获取了整体感知印象以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针对文章的局部内容,进行具体的详细阅读,这需要建立在初步的整体阅读基础之上,对文章知识进一步的了解,是筛选重要信息的阶段。主要重点是学会寻找文章中的关键部分、关键语句、关键词语,理解文章中的写作意图,了解文章中各组织结构部分的互相关系,能够明确体会出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局部研读是以整体感知为前提,对局部重点段落的详细分析解读,理清文章中所描写的前因后果,形象地构建文章中所有描绘的整体场景,为探寻文章的正确表达含义,体验个性化文章知识内容,并将其转换成自我文学素养做准备。

3.整体把握——整体性阅读教学的落脚点。

整体把握阅读是整体性阅读教学的最后步骤,这一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能够挖掘出文章中的亮点、重点、意义点,深入地剖析,深入地理解,将局部阅读时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整体性的总结,将所有信息汇入到一起,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学生需要通过这一过程,彻底了解文章的脉络构造、表达形式、表达方法、主题意义、内涵寓意等等,进而产生自己个性化的感触,知识体验,从而转化为自身的文学奠基,积累和沉淀自身的文学兴趣,提高自身的文字应用能力。

二、小学语文整体性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

1.统读法。

统读法通常可以应用在整体性阅读教学的开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性统读,明确说,统读只是为了快速获取文章大意,获取自身对文章的第一感受,初步印象,无需逐字逐句,仔细斟酌,仔细研读。统读法培养的就是学生对文章整体概括的能力,是锻炼学生提炼文字信息,筛选、分析信息能力的阅读方法。在目前社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统读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更精确定位信息的能力和习惯。比如学习《中彩那天》,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题目,首先预先设想下文章应该是讲述了关于中彩以后的事情,然后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将多次出现的父亲中彩后的神情做个记录,然后通过上下贯通,可以看出这个文章是描述父亲如何克服自私心理,把奖品物归原主的事情,这样内容清晰明了,文章的脉络也就掌握了。

2.朗读法。

朗读法是传统教学中最常见的阅读教学方法,多数教师以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为目标,实际上朗读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体验、语言感受,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相关内容,起到复习巩固的效果。使用朗读法并不是片面地大声朗诵,要带有问题、有情感的进行阅读,可以大声念出来,也可以默读,以一种刺激听觉神经的方法来完成大脑对文字信息的转换。充分的朗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正确的发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感情色彩,锻炼学生流利的口语能力。比如《小英雄雨来》的学习,文章中,关于雨来、雨来爸爸妈妈、铁头、日本军官的语言描写,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口语特点,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模仿口语特点、语气、语速从缓,引领学生朗读,为课堂增添教学的情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3.注读法。

注读法是学生带着问题和学习目标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中可能回答这些问题或者完成这些目标的位置,进行相关标记,也可以对文章中不理解的部分,进行标记。注读法,还可以在学生重复阅读的过程中迅速找回阅读思路,定位思维信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随时注释,随时记录,随时注释阅读当时对文字、语句的理解和感悟,可以培养学生读书笔记的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将这种能力迁移至学生的课外阅读中,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必须立足于开放,即意味着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整个社会的回归,才能适应当今飞速的信息时代。新课标也给提出了要注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语文阅读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整体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百家争鸣”,我们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感情。让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积累中学会创新。

猜你喜欢
读法整体阅读教学
“0”的读法和要领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法、写法教学设计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低钠盐中的钾
怎样读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