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2016-05-14 10:41彭华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初中语文教学

彭华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对该阶段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过程中,初中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加强语文学习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实行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如何优化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追求所在。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教学

初中语文是初中教学过程中相对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这一课程的教学一直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而初中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教学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要面临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方面的转变都是较为复杂的。初中语文教学属于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衔接过程,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均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初中无论从学习内容还是学生思维的发展上都处于过渡阶段,从学习内容上来说连接着小学和高中,从思维发展上来说初中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初中语文在内容上不再像小学语文阶段内容更加简单和浅显化,教学层次向更深更广的方面发展,这就对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提出了要求。同时,初中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热情,这为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初中语文教学的多元化不仅包括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而是从学科思维、学科发展目标、学科教学方式、评价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多元化,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发展的条件。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

1.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对初中年龄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基本上是依赖于兴趣的培养。但是兴趣的挖掘与培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兴趣的产生是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发的,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体会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而并不是一种负担和强制性要求[1]。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评价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善于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兴趣。教师必须准确定位课堂身份,从一个引导者、评价者、摆渡人的角度看待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意识和创新意识,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点拨、设疑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

2.创新教学理念,合理灵活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落后陈旧的教学观念仍然是从事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思想,尽管新课程标准改革强调语文教学要突出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但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观念——“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工具性,轻人文性”已经在语文教学中根深蒂固。中国的应试教育实施已久,导致学校教育过分追求升学率,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关键。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将严重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带给学生强大的心理负担。此外,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学生学”为主要模式,“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沉闷枯燥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产生厌烦、逃避的心理。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计算机互联网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比如在特定的模拟学习场景中引入语文知识教学和语言能力教学,让学生在情景对话和情境体验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此外笔者尝试将案例教学法、对比分析法、游戏吸引法等多种新型的方式,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3.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掌握新知识,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初中教学要克服过于系统化的缺点,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采取本质上的改进措施,帮助学生树立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敢于质疑只是走向成功的开始,教师要着重把问题作为教学重点,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参考,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在课堂上,设置障碍,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丰收。

4.引导学生展开课外语文学习,在课外阅读中实现多元化。

语文知识的学习具有连续性和成效周期长的特点,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习得语文阅读、朗读和写作的技能,而这些技能要转化学生自己的能力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巩固。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通过细节描写突出爱的阅读和写作学习,每个学生至少搜集三篇文章,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小组学生选择描写最好的文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班级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感情的线索和语言把握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展开通过细节突出父爱的主题写作,文章的题目自拟。学生在实践中实践细节突情感的理论知识,以突破初中生外貌、动作细节描写的趋同性特征。最后,引导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评价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写作能力的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保证其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对促进所有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培养创新意识,符合我国现代化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加快创新型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个人能力的重要条件。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多元化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多元教学法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提高自身的综合语文素养,成为新时期的多元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洁.论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7).

[2]应德领.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8).

猜你喜欢
多元化教学初中语文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刍议初中物理概念的多元化教学策略
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