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16-05-14 11:07梁哲亮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语文课堂教学

梁哲亮

摘 要:教学中努力实现对教材的突破,营造具有互动性和开放性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初中语文课堂更有趣、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追求,就是要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主动思维,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高效发展。

一、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语文课堂不能一味追求活跃而忽视基础。

教师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又要狠抓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最终目的,教师应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2.语文课堂上不要过于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背诵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过去曾有一个阶段将背诵视为死读书、读死书,被课堂抛弃。学生如果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没用大量的读背,就没有语文素质的提高。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培养语感。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盲点,关键要不断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率。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

1.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

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思考少的现象。切实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教学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生动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更容易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除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我们还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管理的顺利进行。在课堂上,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乐学氛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肯定学生的勇气和胆量,给予学生正能量。

三、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工作同样如此,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每节课都需要根据重点,精心设置,营造引人入胜的气氛。哪怕一幅画、一个小故事……只要有的放矢,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学课文《鲸》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鲸”字,让学生议论,猜猜教师的用意。大家热烈地讨论:“老师的大字写得漂亮。”有的说:“鲸字有鱼旁,但鲸不是鱼。”有的说:“因为鲸是最大的动物。”学生兴趣浓厚,都在猜教师的用意。我乘机让学生速读,浏览课文,体会老师的用意。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的学情是教学起点,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到学生的学情,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就不能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点,因此,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课程标准,认真研究学生学情,从学生实际出发,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1.目标明确。

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要考虑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不能有所偏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使学生既要全面发展,也有所侧重。

2.层次分明。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每个班中的学生都是存在着差异的,他们的世界观、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在设定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不能一刀切,既要能使好学生更上一层楼,也要使后进生觉得足够充实。

3.落实有力。

课堂教学中要落实教学目标,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进行教学评价,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五、评价时间灵活化,注重成效性

评价是一种潜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总是及时给予评价。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即时评价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教师权威性的评价常常是“盖棺论定”、“一锤定音”,容易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助长其学习依赖性。延时评价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研讨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参与学生的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

综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明确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积极进取,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郭江.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究[J].课外语文.2015(14).

[2]许丽君.例谈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5(15).

[3]王翘楚.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4).

[4]刘剑铭.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6(08).

[5]李小敏,甘维,马磊.将教育戏剧引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06).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