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埠早期篆刻家

2016-05-14 12:19孙毅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西泠生平朱文

孙毅

朱文涛,号雪轩,以号行,浙江绍兴人,哈埠早期篆刻家。有《雪轩印存》两册。

有关朱文涛生平资料不多,今所见者,有满洲遗老荣厚作《雪轩印存》序跋及缘起,并半园老人张朝墉题诗一首,虽然如此,但已可略知朱文涛之一生行迹也。

朱文涛早年尝游幕吉林,晚岁转徙滨江,其印法邓完白,取秦汉神韵,治金石文字之学以为内蓄,奏刀生趣盎然,或朴拙浑厚,或流丽妍秀,腾跃方寸石上,不让西泠诸家,可与赵叔孺、吴昌硕为抗手,荣厚更称其与吴昌硕为“一时之瑜亮”。

朱文涛尝为奉节张朝墉、江浦陈浏、海城马忠骏、泾县吴家琭制名印、署押、斋馆印,均极见精彩。半园老人张朝墉题诗云:“篆刻旧友谭思曼,今我又交朱雪翁。思曼游神绵以邈,雪翁提笔千夫雄。老横无匹须眉字,我佛长生欢喜中。好角难希成俊角,唯其俊也人能容。金石刻尽有夙契,毁齿以至头童童。周秦玺节吾不识。王姜颜钱流传工。西泠八家有出入,皖浙两派羞雷同。悲庵倜傥吾心醉,完白平衍非所崇。雪轩先生一炉冶,笔参造化天无功。想见从容奏刀际,食叶春蚕声喁喁。沈淫苍雅参法象,乾坤奇气蟠心胸。爪规偏旁慎疏密,行神如空气如虹。松花江上雪濛濛,竹炉活火光熊熊。雕琢一字酒一钟,导乎先路来者宗。”

半园张朝墉此诗说明了朱雪轩篆刻的师法、特点及成就,对其篆刻艺术给予了极高评价。

朱雪轩创作态度极为认真,“不苟为人作,既作,必心摹力追不懈,而及于古。”

笔者于哈尔滨市图书馆所见《雪轩印存》(上下册),为民国十八年(1929)影印本。其封面“雪轩印存”四字为满洲遗老宝熙署,并不多见,弥足珍贵。由此亦可见朱雪轩生平交游之一斑。

荣厚在其《雪轩印存》缘起中有云:“山阴朱雪轩先生初未相识,往由孙丹阶局长绍介得雪轩刻印数纽,深佩其能,于是尺素频通。”说明二人交往经过,文中所言孙丹阶局长者,即爱国藏书家、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孙广庭老人。荣厚在文中又言及出版《雪轩印存》之原由,因感“先生身后凄凉,遗孤在室,见者心伤”,出此“冀博多资藉赡遗族”也。当时,《雪轩印存》一共印行了五百部。

朱雪轩晚年困于贫病,其寄友人荣厚书云:“仆老矣,生平所作未有深知如执事者,设旦晚不讳,此戋戋残丛惧与仆命运俱填沟壑耳!若获徼惠,执事鐻而存之,则身后之名,感且不朽。”民国十七年(1928),朱雪轩遽归道山。翌年,荣厚感其言,为集印三百七十二方,编为《雪轩印存》两册。

荣厚为《雪轩印存》所作跋文,可视作了解朱雪轩生平及艺术的一份宝贵文献,其跋云:“篆刻小技耳,而精之可进乎道,故名家取法最慎。雪轩应时代而生,萃毕生精力消磨于一刀一石之中,用能不假雕琢,往往与古玺汉范不期合而合。比之缶庐,实一时瑜亮,然世知有缶庐,不知有雪轩。雪轩自涉世以迄盖棺,曾无赫赫之名见称于士大夫之口,倘所谓不自炫曝,未肯以雕虫小技与人争短长者耶!”噫!篆刻固小技,其显与不显亦机缘与际会乎?

猜你喜欢
西泠生平朱文
安徽省图书馆藏傅增湘未刊手稿《西泠诗草》考略
匆匆离别添新愁
屋乌之爱
赠方瑶
曾巩生平
热闹的大山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发现木耳
雪浪洪恩生平考略
闪电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