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地铁站灯光导向设计初探

2016-05-14 10:07蒋丹青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慕尼黑空间设计设计师

蒋丹青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网络迅速地覆盖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地下空间黑暗、封闭、压抑的特性,早已引起人们尤其是设计师们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以欧洲发达城市慕尼黑为切入点,从照明手法上探究空间导向性在地铁站空间设计中的理论及应用,以期对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铁站;公共空间;导向性设计;城市特征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273-0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轨道交通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导向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以地铁站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设计学理论,通过对地下空间流线和营造的研究,并实地调研欧洲发达城市的优秀案例,分析灯光导向设计的要点,从而探寻出一套系统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地铁站空间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慕尼黑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德国的第三大城市,人口约130万。在1972年,该城市为了迎接奥运会而创建了第一条地铁线路。如今,慕尼黑地铁系统已经拥有98个站台,成为欧洲最佳的地铁网络之一。由于该城市地铁建设的较晚,也从之前其他城市建设的案例中吸取了经验教训。一些新站台空间的设计也非常大胆,包括Peter Lanz 和 Jurgen Rauch设计的五彩Dulferstrasse 站和Ingo Mauer 设计的带有灯光装置艺术的Westfriedhof站。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设计界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之前占据世界许多地区主流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引起了新一代人们的批评与质疑,指责其过于理性、刻板的特征,忽视了大众趣味和人类欲望的表达。①业内人士就此开始了改变现代主义单调形式的各种探索,并掀起了多元化的设计新风潮。这一特定的背景,为慕尼黑早期很多陈旧、呆板、工业风格的站台空间,带来了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设计。丰富的颜色,新颖、令人眼花缭乱的造型,加上对自然天光的利用,塑造了新一代后现代化的地铁站空间。

2009年,德国设计师Ingo Maurer利用了镜面材料,将慕尼黑最繁忙的地铁站之一 Münchner Freiheit 改造成了一个颜色与灯光的体验空间。(见图1)他大胆的将镜面材料通铺顶面,从而使屋顶的边界线消失,再通过灯光与镜面折射原理延伸出另一个虚拟空间,把人们的视线带到镜面内虚幻的空间中去,产生了空间扩大的视觉效果。他的另一个代表作品是Westfriedhof 站。在该站的空间设计中,他使用了11盏半径1.5m的铝制穹顶吊灯,内表面分别漆成红色、蓝色、黄色,使空间产生不同的灯光效果。同时,吊灯与天花板链接处的小型灯管,也对顶面和墙壁产生了蓝色投影。(见图2)Ingo Maurer对于这些精致灯光的运用,与立面上粗糙的混凝土隧道表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但又柔和的氛围。

环境氛围的创造离不开光与色的综合作用。②人们一般会对商业空间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感觉:如果空间氛围较为温馨,色调偏暖色,会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因此,在地铁空间中营造与当地文化背景相对应的空间氛围时,通常从光源的形态及光色等方面入手,如U2的Moosfeld站。该站内空间的顶棚和立面是由简单混凝土制成,但设计师在左右两边的墙上分别涂上了不同的颜色(红色和灰色),并用这两种颜色将站名写在墙上,从而可以清晰的标明该站的坐标,泛绿色照明光源被安置在类似勺子造型的装置中,这种强烈的后工业风格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德国设计的涵义。(见图3)

光和色彩是认知过程汇总时一对密不可分的伙伴,他们与形态认知一起,构成整个画面的一部分。因此,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将照明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合理利用艺术性照明的色温、色彩来渲染整个区域的氛围,是目前国内地铁站空间设计应该探索的方向之一。在照明设计中,光源的分布、方位以及大气状况都会影响光的特性,而色彩和光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是非常复杂的,只有在设计和安装的时候充分考虑了所有可能出现的相互作用之后,人工照明才能真正地发挥设计师想要的效果。地铁空间中的照明设计应该强调在明快的氛围中给乘客提供更多层次的情感体验,在能够保证全线路风格统一的情况下,针对个别站点进行一些个性化的“定制”。

慕尼黑地铁U1的Candidplatz站,设计师通过对建筑结构进行规律的色彩节奏处理,加以简单的照明陪衬,充分发挥了光色对人的心理作用。变换的色彩刺激不仅给人带来动态、绚丽的视觉体验,也引导了人们向前探索的心理。(见图4)

面对不同的灯光环境,人们会有不同的感受,阴暗的空间给人压抑感;明亮空间给人宽敞感。随着人们对地铁空间艺术化需求的增大,单一的、较为呆板的空间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地铁车站空间环境的审美需求,设计师应全面思考,在充分理解对空间环境表达需求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或多种照明方式,丰富而准确地表达空间的氛围。

地铁建筑是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地铁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是城市设计的深入和具体化,需要反映和继承城市的形象和地域空间的文脉传承。事实上,其主要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法和传统的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地下空间环境的特殊性,所以灯光的合理运用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在设计中应该结合不同的设计手法,形式以及材料等手段,营造出易识别且具有协调性的空间。如在墙、地、顶棚以及楼梯、座椅、广告等公共服务设施均采用统一的做法的条件下,仍可在公共视觉艺术、陈设、空间转换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开掘。③

另外,慕尼黑铁站优秀空间设计的实例也充分证明了:合理运用空间设计的手段,将地铁站这一新元素导入城市结构中,尊重地铁乘客的行为心理进行人性化的空间设计,不仅仅是人流疏散的功能性要求,更是实现城市各要素的空间整合和城市立体化开发的必要手段。面对这样的背景,国内的地铁站建设必须要加强思考与实践。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法,实现地铁空间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营造鲜明而灵动的设计氛围与主题,充分发挥空间的引导作用和城市“街道”的独特性,为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9

②郝卫国.环境艺术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01

③杨冰.地铁建筑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2006:40.

猜你喜欢
慕尼黑空间设计设计师
《室内空间设计》
我是小小设计师
《SOHO模式下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婚庆展示区效果图》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啤酒节畅饮
创意设计师
喝高了
刘鑫、叶满波、刘颖空间设计作品
天才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