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创作群众文化优秀作品之我见

2016-05-14 08:43甘毅明
神州民俗·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独特性思想性基层群众

[摘 要]通过二十几年的舞蹈创作积累,笔者在面对一些没有任何表演基础的演员时,总结了一些创作上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有创新意识;二是要有思想性(作品的立意);三是表演的形式要有独特性;四是在情感上要冲击人的心灵,有生活、接地气,跟观众有共鸣,让人看了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五是要扬长避短。

[关键词]基层群众 创新意识 思想性 独特性

怎样才算一个优秀的作品?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精品之所以“精”,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能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

通过二十几年的舞蹈创作积累,我觉得在创作上主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有创新意识;二是要有思想性(作品的立意);三是表演的形式要有独特性;四是在情感上要冲击人的心灵,有生活、接地气,跟观众有共鸣,让人看了有感同身受的感觉。特别是面对一些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演员一定要懂得扬长避短。这几点说起来非常简单,但要做到非常的难,如果做到了,笔者相信这一定是一个优秀的作品。千万不要去追求高大上、假大空,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

一、把握题材、敢于创新、深入生活、高于生活

笔者在2014年创作了一个舞蹈作品《艺人》,这是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作品,非遗文化是民间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是受保护的民间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非遗项目已经是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了。当时文化馆专门组织我们下乡采风,看了许多的木偶戏,说实话我每次看木偶戏都喜欢观察背后的老艺人,和他们交谈,了解到现代青年人的娱乐取向转变使得木偶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窘境。客观的说,现在从事木偶戏表演的只剩下民间老艺人,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将面临失传的危险。所以这种现象给我在创作上产生了动机,我想通过舞蹈呼唤起大家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并将其传承下去。非遗项目是变的,但是用非遗题材做作品是可以变化的,所以在创作时笔者有这样的考虑,必须给它注入思想性,提高艺术性及观赏性。当时在组织演员时遇到很大的困难,因为茂名不但没有专业的团体,连有基础的演员都很少,所以在编排上一定要扬长避短,创意独特,在编排形式上用了梦幻的手法,赋予木偶生命力,并利用街舞里的机械舞作为木偶的肢体语汇,通过老艺人与木偶之间的情感去冲击观众的心灵。同时也给我们民间木偶艺术家一些启迪,木偶戏也可以加入一些观众喜欢看的新元素。这个作品得到专家的认可,也得到广大观众的喜欢,获得了广东省第六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金奖。评委点评时这样说的“这是我看过利用街舞利用得最好的一个舞蹈”。所以一个作品把握这几点非常重要,其它艺术门类也一样,因为艺术是相通的。

二、艺术相通、重在独特

今年我做了一个跨门类的作品,情景音乐快板剧《高速工地月儿圆》。这个节目主要也是用了一些创新的手法,打破了曲艺以往的表现形式,通过演员利用各种劳动工具及餐具敲打出各种节奏,是大家和着节奏边唱、边跳、边演的一种综合表演形式,以包茂高速建设的工地为背景,表现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们,为了包茂高速早日通车,他们加班加点地在工地上快乐工作,相互关爱,憧憬美好生活的情景剧,工人们用双手和汗水敲打劳动的节奏,这是茂名经济发展的节奏,这是新时代的节奏。虽然我不擅长创作剧本,但在创作中就本着创新意识,在独特的表演形式上,利用一些煽情细节去冲击观众的心灵,提高它的可观性。这一作品在今年参加的“红荔飘香”茂名市第二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中夺得了金奖,在广东省第八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也获得了金奖,受到专家评委以及观众的一致好评,赛后有位专家说:“我看过很多的作品,但像这样的表演形式我还是头一回见,我很喜欢……”,所以我们要有创新的意识,不人云亦云,不做别人的影子。

三、挖掘潜能、扬长避短

记得我创作的一个工人舞蹈《工地节奏》就是一个深入到企业基层,用一线的普通工人去完成的一个作品。我记得这个节目在参加第五届CCTV全国电视舞蹈大赛时发生的一个小插曲让我感触很深:当时我们在上台前接受第三现场李思思的采访时,我们穿戴好了演出服走到她跟前,当时她的反映是惊讶的看着我们大声说道:“你们好像工人啊”!我坦然地告诉她:“我们就是工人”,“你们真的是工人…”通过这样的一件事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知道李思思这样问的意思是她以为我们是舞蹈演员去演工人,其实我们是工人演、演工人,由此可见我们的形象是非常准确的、非常专业的,再者他们所要表现的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来自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内心世界。所以从这两方面来说他们是专业的,虽然肢体上没受过专业训练,但只要动作提炼不要超出他们能力范围,尽量贴近主题,那他们也是专业的演员,也能和专业的团体一较高下,这就是扬长避短。

四、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创作一个优秀的作品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积累才能突破瓶颈,更上一层。创作一个优秀的作品真的需要静下心来,去体验生活、去观察社会。这样才能在生活中、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创作灵感,找到人们所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贴近社会的热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样一来作品才接地气,不浮躁。所以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因此要花大量的精力和足够的时间,反复琢磨不断地修改,精益求精。老一辈说的“十年磨一戏”就是这个道理,也许这就是创作规律。所以希望我们文艺创作者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的精神,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创作生活,在生活中发现亮点,在创作中寻找适合的题材,这样才能编出优秀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习出版社,2015年;

〔2〕刘阳.浅谈张继钢舞蹈创作题材选择.青年文学家 ,2011年。

作者简介:甘毅明(1967--),男,现任职茂名市文化馆。

猜你喜欢
独特性思想性基层群众
科幻电影评价思想性标准的多维考察
浅析如何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新媒体背景下基层群众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深入推进文化惠民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秘书工作独特性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新时期长篇小说语言、内容结构和思想性的新突破
高中音乐课堂引入流行音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