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主体性构建高中历史有效课堂的分析

2016-05-14 03:10卢万福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主体性有效课堂高中历史

卢万福

【摘 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思考和学习,有利于高效课堂教学过程的实现。本文将就基于学生主体性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现状谈谈如何基于学生主体性构建高中历史有效课堂,从而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主体性;高中历史;有效课堂

当前,在我国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采用了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较少,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学生的激情很难彻底被激发出来,这种教学状况很难适应现代化课堂教学的需求。因此,为了加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就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

一、基于学生主体性构建高中历史有效课堂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主体性学习主要是指在课堂学习任务的指引下,学生们自主思考、自主探索,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最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掌握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之间可以充分沟通与交流,在沟通与交流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充分交换彼此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课堂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结合学生们的探索进程给予适当的指导,通过走进学生,教师更容易了解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指导,有利于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历史是一门主观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们提供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话题,让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索,这样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兴趣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例如,在讲授《洋务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可自主探索和思考的论题,例如,李鸿章到底是“奸臣”还是“能臣”,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观点自由组建小组,进行激励的辩论,交流彼此的想法。通过自主探索学习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辩论会,各小组可以选择一个代表发表意见,通过开展辩论会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于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三)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并不是漫无目的的,需要有教学目标的指引。在学习任务的驱动因素作用下,学生们会尽可能地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自主思考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另外,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难题,在教师的适时指导下学生们能尽量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们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学生主体性构建高中历史有效课堂的策略

(一)整合教学资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基于学生主体性构建高中历史有效课堂,首先要求教师充分备课,整合教学资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这是自主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条件。首先,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地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清教学内容的主次,理清教学内容的脉络。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相关知识;其次,教师要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详细地分析,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目标详略得当;最后,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一方面要结合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掌握现状,另一方面教学目标灵活、简洁。例如,在讲授《理性之光》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把理解启蒙运动的背景、影响,启蒙运动家的思想作为教学目标,这样一方面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又简洁明了地提示了学习内容,有利于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首先,教师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提出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们对学习任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其次,教师要将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地划分,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小组分配,让学生自主讨论和探索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地指导和监督,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最后,教师要组织交流与讨论环节,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成果,从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是有效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想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必须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机制,在课堂教学评价时多一把衡量的尺子,让课堂教学评价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讲授《英国工业革命》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对当前我国工业发展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评价指标,以此激励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完成自主学习过程之后,教师应该在评价环节引导学生们对课堂学习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和重组,对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有所侧重地加以总结,让学生们在脑海中形成整体、连贯的知识框架,通过教学评价环节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讲授《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评价环节可以采用图表法的方式将整个知识框架罗列出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们形成整体知识框架,还有利于加速学生们对知识点的记忆。

概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们的自主意识被充分激发出来,才能真正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在新时期的教学背景下,我国高中历史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创新教学模式,高效整合教学资源,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等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并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体制,这样,一定能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不断呈现。

参考文献:

[1]王涛,胡娜.高中历史课程“高效课堂”构建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3,26:46.

[2]姚辉.高中历史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中国民族教育,2014,11:46-48.

[3]沈宇赤.高中历史新课程“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05:69-73.

猜你喜欢
主体性有效课堂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