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2016-05-14 03:38马文煊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教学

马文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很多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高中生物教学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更加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更能提高教学效率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有效;教学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

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前提,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高中生物教学都是处在传统教学的阴影下开展,往往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不利于学生的长久性学习和有效发展,教学效率一直有待提高。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对我们的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积极的革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此外,生物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高低。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学习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以及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掌握各种观察技巧,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等,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歌德说:哪有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为人们探究学习、从事某类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为推进学生从事学习、形成认知的核心动力。一旦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便会主动积极的汲取知识,且乐此不疲。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要想让学生学好、学的快,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物教学也是如此。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有效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应善于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积极地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细胞的癌变”这一内容时,首先并不急于介绍课本书面知识,而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认识多少癌症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再引导学生提问——你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怎么样会患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癌症是否会遗传”,“癌症如何食疗的”,也有问“为何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为何广东珠三角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等等问题的。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的习惯,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创设这样的趣味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非常的高,利于教学的有效实施和落实,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三、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可见,探究在生物学科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探究式教学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范围较广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有多种方式,学生自选课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是探究,用理论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也是探究。“探究式学习”体现在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加强了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要求;知识总量减少并且少而精;增加了生物技术的内容。俗话说:“学起于思,源于疑”。问题是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学习的关键因素,思维从疑问中来,学习中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认识的需要。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但要善于答疑,还要善于激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要做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之充分经历问题的发现、探究、解决、新问题的提出等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起点的,因此,在探究式学习中,一定要有问题意识。教师要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以问题作为学习的动力,让学生通过问题进行学习;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最终再次通过学习探究解决新问题。比如,在教学《细胞呼吸》一节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酸奶是怎样制成的?为什么新鲜水果、蔬菜放在冰箱中保存的时间长些?腐烂的桔子为什么会散发酒味?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通过探究,加深了对本节内容的理解。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同时,学生的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培养,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许多概念和原理都是通过实验所传授的,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学生能力提高和科学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要想学好生物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既是学生兴趣的催化剂,也是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教师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我们还应不断地加强实验部分的教学,有效的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高中生物课本上给出了许多的实验,教学时,我们教师应充分的利用这些实验,为学生打好实验基础。如,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认真研究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的基础上会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在已知实验题目后进行实验设计时,除了要对所设计的实验有一个整体设想,有一条清晰的思路和操作的可行性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基本原则:科学性、严谨性、可重复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实验前,对于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基本实验操作,要求学生能用简单文字进行概括,从而有利于记忆和熟练操作。此外一些观察技能、处理事故的技能等,我们教师也可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慢慢的渗透,逐步的去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落实新课程改革。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给我们高中生物教学带来希望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践者,坚定新课程改革方向不动摇,对生物学课改的过程进行一点探索,不断总结教学方法,创新教学途径,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我们就会深深体会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春风。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母云光.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J].读与写杂志,2007,(8)

[3]童庆年.新课改理念及对生物学教师的要求.中学生物教学.2006(11):9-10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新课改教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