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活动中如何让幼儿乐于表现和大胆表现

2016-05-14 05:38江小冬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大胆面条生活化

江小冬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依据这一要求,那么,在音乐活动中要如何让幼儿乐于表现和大胆表现呢?我们作了如下的探讨:

一、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基本情绪状态,它可以驱使人去行动,它能把幼儿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使幼儿主动将精力用于学习活动,自觉地记忆、想象和思考所观察的事物和所学的内容。而兴趣又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因此,老师一方面要善于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即保护好幼儿的直接兴趣;另一方面要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由此引起并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也就是引导幼儿的间接兴趣以及引发潜在的兴趣。例如:在小班歌表演“小兔乖乖”这个活动中,幼儿乐于表现,非常兴趣。而在作为乡土课程的欣赏和学习“汉剧”的过程中,开始幼儿并不兴趣,后来我们将学习“汉剧”结合在木偶表演中,这样,通过生动、形象、有声有色的表演,逐渐的许多幼儿开始喜欢上了“汉剧”。这就说明,前者是幼儿直接兴趣所产生的作用,后者是间接兴趣所取到的效应。老师要引导幼儿的间接兴趣,只有在组织形式和学习方法方面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将幼儿所要学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让幼儿易接受,那么,我们所期望幼儿学习的知识就会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幼儿有了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就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愉快的学习,这就为幼儿乐于表现和大胆表现作好了铺垫作用。

二、老师的赏识是幼儿大胆表现的“催化剂”

有的幼儿在家中或自己感到无人看见时往往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在集体面前却非常胆怯,分析其原因:一是他的表现从来没有得到过别人的重视和肯定;二是怕自己表现不好被小朋友取笑。从这可以看出孩子是非常需要别人的赏识和肯定的。赏识的本质包含着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得到赏识的孩子,心灵是舒展的,必然欢乐而轻松,从而产生自信,有了自信就有了大胆表现的可能。反之则会心情压抑和痛苦,失去自信,产生胆怯。如:有这样两位幼儿,一位幼儿音乐天赋并不很好,但他每次表现,他的父母都能用赏识的目光和口吻鼓励他,时间长了,不但他的音乐素质和能力有明显提高,而且他在众人面前也能大胆表现,另一位幼儿音乐天赋较好,可他每次表现时其家长都要挑毛病对其责备求全,结果他不但厌倦了音乐,而且在众人面前非常胆怯,不能大胆表现。因此,作为幼儿教育者的我们必须要学会如何从各个层面去赏识孩子,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的表现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自信中走向成功。这样,老师的赏识无疑在激发幼儿大胆表现方面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三、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运用生活化的策略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新《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将生活中美的事物展示和传递给幼儿,将艺术教育生活化。首先表现在选材的生活化,其次表现在活动过程的生活化。如音乐活动《被煮的面条》、《洗澡》,这两个教材内容来源于生活,面条、洗澡对于孩子来说是太熟悉不过的东西和事情了,每个人都有吃面条或看父母煮面条的经验以及洗澡的经验。因此幼儿感受较深,感到有亲切感和熟悉感,易于接受,在两个活动中幼儿都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就连平时最不爱说话、最不爱表现的明明和安安小朋友也情不自禁地扭动着身体,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整个场面热烈而欢快,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有一百种表现方式。”的确,在活动中每位幼儿都有自我表现的方式,都能大胆表现。因此,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运用生活化的策略能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四、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运用游戏化的策略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俄国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直言不讳地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的工具。由此说明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要运用游戏化的策略,也就是要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游戏化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的特征,使幼儿自觉自愿地、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的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从而达到对幼儿进行音乐素质和能力及非音乐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而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必然就更容易进行大胆的表现,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例如:小班唱游活动《小猫》,整个活动以小猫游戏为主线贯穿始终。“听辨游戏”及“发声游戏”都通过“猫妈妈”与“小猫”边听音乐边玩,边唱边玩,在愉快、宽松的游戏氛围中,建构起积极、互动而亲切的师幼关系、幼幼关系。整个活动能努力营造愉快,宽松的游戏氛围,让孩子们在唱唱、玩玩中产生愉悦情绪,提高了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和激发了孩子大胆表现的欲望。由此可见,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运用游戏化的策略不但可以让幼儿乐于表现而且可以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五、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幼儿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全面发展。例如:大班艺术活动《被煮的面条》,在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大屏幕仔细观看煮面条的过程,屏幕中面条的形态鲜明、生动、直观、形象,易于幼儿观察和理解,煮面条的过程充满变化、富于起伏,易于幼儿模仿和表现,孩子们都被其中面条所表现出的美丽形态所吸引和打动,幼儿不由自主的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面条美丽的形态,这不但给予幼儿的创造发挥以更大的空间,更能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所以,适时的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能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六、创设音乐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为幼儿创设充满音乐的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活动氛围,让幼儿在音乐中自由、自信地活动,也是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重要方面。

第一,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一个便于表现的音乐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提供他们欣赏的音乐、操作的乐器和表演的道具。这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的表现自己对生活和周围事物的感受和体验。

第二,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音乐听觉环境。音乐源于自然、源于生活。①我们应该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寻找各种美的声音。如,春天,让孩子倾听各种鸟鸣声及春雨“沙沙”声。秋天,带孩子到野外听听秋风吹动树叶的“唰唰”声和稻田里农民在收获时的笑语声。②我们应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创设音乐的听觉环境。如:在晨间活动、自由活动、离园活动时经常让孩子听一些幼儿喜爱的音乐作品,让孩子愉悦自如地表现,并在自由中获得快乐,在表现中获得成功。

第三,为孩子创设赏心悦目的音乐视觉环境,给孩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歌舞游戏《郊游》,活动前我们将活动室四周布置成公园的场景,上有蓝天、白云,下有花、树和草地。当幼儿开始活动时,映入眼帘的是美丽的环境,在环境和乐曲的感染下,孩子们主动结伴,想象着去公园玩的情景,用轻快的舞步投入地表演起来,幼儿的主动性和表现欲被充分的调动、激活,整个气氛达到了高潮。

总之,培养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是培养和提高幼儿艺术活动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充分激发幼儿的大胆表现的欲望,就必须通过积极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教学策略,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和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辅之以鼓励和赏识的方法,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这样才能使幼儿的艺术活动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猜你喜欢
大胆面条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晒面条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瀑布和面条
大胆猫沙漠探险记
擀面条
大胆与胆大
青春要多样乖乖女大胆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