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社会责任浅议

2016-05-14 01:09袁芳
声屏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

袁芳

摘要:“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新闻媒体的职责和使命之一。要实现这一职责和使命,媒体必须在新闻报道方面做到客观真实,在新闻评论方面做到理性公正,在普及知识方面做到准确科学。

关键词:社会责任 客观真实 理性公正 准确科学

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提出“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等48字要求,是媒体人的社会责任。特别是近年来新闻媒体面临激烈竞争的压力,部分媒体出现淡薄良知,弱化正确的舆论导向的观念,不能客观、公正、真实、理性地反映、引导社会生活等问题,要在新闻报道、时事评论、传播知识等诸方面注意“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传播正能量。

在新闻报道方面,媒体要客观真实

新闻报道是媒体引导舆论的主要手段。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媒体要高举旗帜,引导舆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依靠新闻的真实性,才有号召力、感染力。新闻有假的恶果不言而喻,新闻打假刻不容缓,新闻媒体必须认真对待,在各个环节严格把控。

一、深入采访,避免因判断失误造成新闻失真。新闻采访是记者采集、挖掘新闻事实的活动,也是记者主体认知客体的活动。有些记者的新闻失真,主要是采访不够深入细致,未能正确认识和反映客观情况造成的。一是记者采访走马观花导致判断失误,以假为真;二是记者没有采访到事情的全面,以偏概全,得出错误的判断;三是有时从微观、局部看是真实的,但从宏观、整体看未必真实,需要通过深入采访,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事实真相。特别需要警惕的是有的被采访单位掩盖真相,给记者提供假素材。例如有一年,某电视台报道了连年亏损的某儿童食品厂扭亏为盈的新闻(前一年亏损47万元,后一年盈利47万元)。如果去采访的记者能深入采访,了解清楚这个厂扭亏为盈的真正原因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电视台记者半个多月前注意到当地党报曾经报道这家工厂违法,将国家调拨的平价面粉和白糖高价出售牟利,市纪委已进驻该厂调查处理就会明白,这个厂邀记者前往采访,显然是欲盖弥彰。

二、明确界限,防止因表达夸张造成新闻失真。新闻真实要求采访时客观记录新闻事实,报道时原原本本报道新闻。镜头的摆拍、补拍,情节的想象、添枝加叶,文字和语言的过度渲染、夸张,都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是许多新闻失真的原因。有的还把这些违背新闻真实性的手段当作新闻出彩的“窍门”,如当年港剧《射雕英雄传》上映,人们很喜欢黄蓉的饰演者翁美玲,某报的记者就凭空杜撰了一篇《翁美玲在棒棰岛》,想一鸣惊人,结果被清出新闻队伍。

三、有错必纠,出现新闻失真应及时更正。不管什么原因,一旦出现失真,媒体不能装聋作哑,而要果断处理,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消除不良影响。有一年,某报据通讯员稿编发简讯,报道某乡镇“百亩生姜长势喜人”。在接到读者来信反映该乡镇实际只种植了40亩生姜之后,报社就将来函原文刊登在报纸之上,以示对之前的报道进行更正。然而事情并没有这样完结,旋即又接到一读者来信,说今年种植的生姜现在才刚刚新苗出土,第一篇报道时姜芽还在土里,怎么能说长势喜人?报社又发出第二个来函照登,一篇简讯两次更正不免令报社尴尬。

在新闻评论方面,媒体要理性公正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宣传工作的旗帜和灵魂,是“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有力手段。新闻评论要善于小题大做,短小精悍,思想深刻,观点鲜明,道人所未道,言人所未言,以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

一、媒体的新闻评论应该客观公正。传统媒体特别是新闻媒体,新闻评论的诠释和深化也要和新闻报道一样客观公正。新闻评论要正确引导舆论,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用事实服人。论证时举例也要讲真实,如关于老人乘飞机填健康表是关爱还是歧视的讨论,有的认为“老人乘飞机没那么悬”,理由是“在一些我知道的国际航班中,老人乘飞机并没有什么限制”。不知这位先生想没想,国际航班多是波音747、767之类大飞机,几乎感觉不到颠簸,而国内航班的飞机有不少是中小型飞机,有颠簸是平常事。对老人乘飞机应该注意,从最坏处着想,往最好处努力,是有关方面的预案中必须有的,局外人不应该给当事人添乱,媒体如拿不准不要轻易搞这类起不到正确引导作用的讨论。

二、传统媒体不要围绕着网上“吐槽”做文章。新闻媒体的评论不少是就各个媒体的报道策划话题的,其中自然也有新媒体上的。由于网络上信息真伪难辨,对有情绪化倾向的“吐槽”帖子,传统媒体需要保持理性,不要围绕“吐槽”者做文章。特别是新闻报道要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即使对某些方面有意见和建议可以正式提出来,有话好好说,不必通过让网民“吐槽”的方式进行调侃、玩笑和戏谑,这影响新闻的真实性。首先,那些“吐槽”大多是分散的个别网民的境遇,如果集中起来,问题就放大了,就有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问题;其次,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媒体不宜利用“吐槽”语言施加压力。另外,摘抄网络上的语言,要注意引导,那些“吐槽”者如果是实名的,可信度高,但诸如“九尾萌狐”者吐槽,即使不存在恶意,也是在娱乐大众,带有玩笑和戏谑的成份,不用为好。也不能对网上的传闻竞相转载、跟风评论,唯恐“缺位”,唯恐别人说评得“不到位”。否则,话越说越狠,失去理性。

三、媒体要敢于引导,善于引导。各媒体都特别注意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这是对的,也是应该的。但是民众的利益要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支出也有不合理负担和合理负担。如公民应承担的纳税义务,《新商报》在本城·维权版以《月入过万,误工费不到4000元?》为题,报道大连市中山区法院在同一天对两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审理时,侯某以税务局出具的完税证明,得以按伤前月收入7035元获得误工费赔偿。而相似遭遇的李某虽然自称月入过万,但因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证明,只能按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718元赔偿误工费。两起案件对比鲜明,是进行公民纳税意识教育,宣传纳税利国利民的生动教材。一味地说教式宣传固然不对,但只讲迎合放弃引导也不可取,放弃引导就放弃媒体的使命,无法完成“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任务。

在普及知识方面,媒体要准确科学

知识就是力量。媒体传播知识,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新闻媒体也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的义务,也要“澄清谬误、明辨是非”。

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不要以讹传讹。某报在报道一只受伤的天鹅被救护后康复的情况时,说天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不仅画蛇添足,而且弄巧成拙,出现了知识性错误。因为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天鹅定为二级保护鸟类。媒体不宜随意拔高其保护级别。某报在《英雄纪念公园内数十只麻雀死亡》中说“麻雀是二级保护动物,不能乱捕杀”有问题。说麻雀“不能乱捕杀”没有错,但麻雀并没有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媒体同行要加强爱鸟护鸟以及保护其他野生动物的报道和知识传播,但又要注意传播的知识正确,野生动物的保护级别拿不准,可以查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二、美食的介绍不要只讲“口福”。民以食为天,传统媒体在美食介绍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因为媒体是精神食粮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为受众提供美味,还可以多提供佐餐的精神“美味”,让人们能“吃”到知识(如介绍食材的学名、俗名、生态有关知识,如果能穿插一些典故和诗词则更能锦上添花),“吃”得健康(对相关食材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的介绍必须有根据,不能忽悠,更不可以讹传讹),“吃”出文明(对相关食材的介绍不要违背生态保护的要求,不能“好吃不留种”)。这些都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知识,提高文明素质。

三、不要误传洋迷信。传播知识有利于受众破除迷信,增进文明,要避免出现误导。某报在报道第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时报道说,某展区的展示架上有配合星座漫画的内容,该公司市场总监声称,“设置星座职业匹配指导立柱并不是做噱头,因为他们经过长期的市场观察和经验总结发现,以星座等方式评估各类人才的特长及相应潜力是有科学依据的。”应该质疑:一是星座如果仅仅用于表示人生日的范围倒也可以,但是把星座适合从事什么职业,还与婚姻、运势绑在一起,就是宿命论了。二是对西方星座不能盲目吹捧和渲染,避免产生星座比中国的生肖好的崇洋媚外情绪。三是该公司有关人员的“经过长期的市场观察和经验总结发现,以星座等方式评估各类人才的特长及相应潜力是有科学依据的”让人怀疑,我们不能认可,更不能通过报道对其进行宣扬。

(作者单位:大连金普新区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
关于近现代音乐家社会责任的思考
新传播时代传媒人的社会责任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披露的横向分析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经济法是什么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