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闻采编工作的改进

2016-05-14 01:09吴文志
声屏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闻采编改进新时期

吴文志

摘要:和新媒体相比较,当前我国的一些传统媒体暴露出对新闻深度发掘不够,新闻采编工作形式不够丰富,新闻采编策划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要想凸显优势,传统媒体还要在新闻采编前进行必不可少的策划,不断对新闻采编经验技巧和方法手段进行分析总结,努力深入多角度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力求做到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新时期 新闻采编 问题 改进

新闻采编是新闻工作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新闻采编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拓宽新闻素材渠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符合媒体特点的新闻采编工作能够确保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且能够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总之做好新闻采编工作能够为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有力的支持。

当前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闻深度发掘不够。在当今信息飞速传播的情况下,新闻工作者能够非常及时地对新闻进行跟踪报道,并能够及时地将一些突发的社会大事件呈献给受众,使新闻采编的时效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也能够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现象。但是从受众的角度看很多新闻仅仅限于对事件外在情况的反映,缺乏对新闻事件深度的发掘,不能够展现新闻事件的本质。有时候仅对新闻事件表面现象的报道,甚至可能会引起社会公众的误解甚至恐慌,引发一连串的社会事件,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日本核电站泄漏事件,有一些新闻媒体就单纯报道了日本核电泄漏可能会对中国造成影响,而碘能够防治辐射。这种仅对新闻事件表面现象的报道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碘盐的抢购,并造成了很大的社会恐慌,这就是仅对新闻事件表象的报道所带来的一些负面社会影响。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采编与发掘,使社会公众了解新闻事件的本质。

二、新闻采编工作形式不够丰富。现阶段,新闻的采编仍旧以采访的方式为主要工作形式,很多专业的记者也主要采用单一的采访方式来完成新闻采编工作,这是因为采访的方式能够使新闻工作者较好地了解事件全过程。但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媒体形式也多元化地发展起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网络技术、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造成了传统地单一采访式的新闻采编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因此,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做到与时俱进,在保留传统采编形式优势的前提下,也要丰富新闻采编工作的形式,使新闻采编形式多元化发展。

三、新闻采编策划工作不到位。新闻采编要求采编人员具有非常高的职业素养,采编人员在做到对新闻事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精准的判断力和超强的创新意识的前提下,还要具有高效的行动力,能够将新闻的嗅觉发挥到极致,从而通过高超的新闻策划能力,发掘丰富的新闻素材,并从这些素材中提炼出最具报道价值的新闻事件,及时进行采编并呈现给受众。然而,往往很多极具新闻价值的一些事件,由于新闻策划工作的不到位影响了新闻的价值。比如新闻事件报道的角度可以说关系到新闻本身重要价值的体现,同样的一个新闻事件会有很多个方面供你选择报道,因为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是一连串社会因素引起的结果,自然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拿当下比较热门的一个新闻事件——储户存在银行的钱无故失踪来说,这一新闻事件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银行、储户、政府甚至公众等各个方面,具体在报道此新闻事件时有很多角度可以选择,如银行的管理问题、政府的监管问题、储户的损失问题、公众的顾虑问题等,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会为受众带来不同的感受,同时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不同的。

开展新闻采编工作要展现的规范

一、新闻采编前要进行必不可少的策划。部分新闻工作者为了单纯实现新闻的时效性,常常会忽略新闻采编前的策划工作。策划工作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要在新闻采编之前明确新闻所要面对的受众群体,这一群体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他们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新闻报道,只有掌握了这一群体对新闻的情感取向,才能够以他们喜欢且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将新闻呈现出来。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编工作开展之前多与群众接触,多深入生活,了解群众的所喜所爱,所感所想。如笔者采写《走进浮梁古县衙》这篇报道,就到浮梁古县衙周边深入了解古县衙的历史情况。而笔者的目标受众就主要是生活在古县衙的群众,让他们了解到古县衙的发展史,也让浮梁人甚至是景德镇人都能有一种自豪感。这篇新闻的珍贵之处就源于新闻采编前充分的策划准备。教师较为关心教育政策及教研成果问题,农民则较为关注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等问题,大学生关注就业问题,而一般的市民则关注物价房价等问题,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找好角度进行新闻采编工作,才能够引起受众的兴趣。笔者在报道移动4G网络进入景德镇时,就选了一个更快、更亲民、更安心的角度进行报道,即找准了4G网络的优势“快”,同时又打消了受众担心的价格高、是否安全等问题,较好地引起受众的兴趣。

二、不断进行新闻采编经验技巧和方法手段的分析总结。新闻工作者应学会从以往的新闻采编工作中总结采编技巧和方式方法,还要拓展思路,在保留传统新闻采编优势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采集与编辑丰富的新闻素材,使新闻的采编方式更丰富。要特别注重对新闻标题编辑。如笔者在报道整治环境提高市民素质的新闻时,就用了“为何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这样一个题目,利用疑问或反问的形式较好地抓住受众的眼球。

三、努力深入多角度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新闻采编工作很大程度上需要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报道来体现其价值,通过对新闻事件多角度的深入追踪能够提高新闻的震撼性,使受众深入的了解新闻事件产生的背景及影响,还原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要达到这一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各个环节,多角度追踪事件的本质,拓展新闻事件的广度和深度,将新闻事件的震撼性充分挖掘出来,使受众能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新闻报道的效果。笔者在报道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毕业生为什么容易找到工作这一新闻事件的时候,采用了多角度的深入报道方式,一是从企业的角度采编为什么企业喜欢用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的毕业生;二是从学生的角度采编为什么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的学生容易找到工作;三是从学校的角度采编学校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以至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的学生那么抢手。这从不同的角度完整呈现了新闻事件的本身,也让受众很信服,达到了共鸣的效果。

四、新闻采编要做到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有机统一。在如今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里,做到信息的时效性不是一件难事,然而正因为信息的高速传播,导致现如今人们完全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很多新闻事件一闪而逝。有些新闻工作者只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单纯的追求点击量或收视率而不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采编,便武断的转播、转发或传播新闻,造成了当今虚假新闻的泛滥。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采编要做到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有机统一。(作者单位:景德镇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新闻采编改进新时期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技巧探究
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