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思考

2016-05-14 15:00王词全
情感读本·理论篇 2016年7期
关键词:师生创设化学

王词全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关系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对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至关重要。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和学生真正地沟通心灵,唤醒他们的聪明才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发地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努力沟通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对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一、化学教师对化学学科的情感培养

在情感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快乐,更要让他们感兴趣,以便为教学活动创设快乐和兴趣相结合的最佳背景来促进教学效果。优秀教师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以及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和能力,更是将自己对学科的兴趣和感受随着教学内容一起带给学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热忱和兴趣。

二、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培育积极的情感

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学生的情感相互关联,两者互为作用。认识是感情产生的基础,又是发展的条件。认识问题越深刻,思考越深入,学生的思维就越开阔,情感也就越丰富。如果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浅薄,流于表层,那么学生的感情基础就会不牢固,情感就不丰厚。对事物有了正确的认识,那么就会以正确的态度去发现问题,能够以积极的情感去对待事物。相反,错误的认识往往导致情感的迷失,甚至出现错误的情感。情感对认识也产生重要的反作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作用。教师要善于用积极的情感促进提高学生的认识。化学学科的内容较为枯燥,繁杂的化学方程式,繁琐的演算,令学生厌学,很多学生苦学而没有效果。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施展其正面的功能,使化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富有情趣。化学教学的教学艺术同样不可忽视,要通过提高教学艺术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由苦学到乐学,由厌学到好学。例如,在进行“盐类水解”的教学时,由于其内容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内容要呈现层次性,要给学生以明晰的思路,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一步一步地了解水解的实质,然后再举一反三,讨论其他的盐溶液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三、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诱发情感

对多数学生来讲,学习化学并不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科的优势,发挥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赋予其情感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双重价值。

1、努力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

学生的积极情感主要是在教师情感的影响诱导下产生的,在教学中要精心导入,努力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实现师生情感的共鸣和协调。师生情感越融洽,课堂气氛越活跃,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

2、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新颖有序、灵活多变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和探究欲

(1)利用精美的图片或形象的动画创设学习化学的情境。如在学习原电池、电解池时,用动画形象地演示了电子、离子的流向及电极上的反应;在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时,几幅拟人化的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以及电子得失的关系;学习海水中的元素时,借助图片浩瀚的大海、海水晒盐以及海水提镁,形象地展示了海水——元素的宝库。创设学习化学的情境,能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踏上学习探索化学科学的道路。

(2)加强对实验探究活动的利用。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精心设计实验活动是课堂上创设化学学习情境最有效的手段。化学实验能给学生提供直观鲜活的刺激情境,面对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现象,学生必然产生“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心理需求,从而引发学生对实验过程、现象、原因及结果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利用有趣实验、探究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其学习热情。

(3)通过组织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化学知识讲座等课外活动创设学习化学的情境。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受教科书的限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特长,开阔视野,发展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猜你喜欢
师生创设化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