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视野转变观念提高效率

2016-05-14 15:00司红
情感读本·理论篇 2016年7期
关键词:合一陶行知理论

司红

“生活教育”理论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她与时代发展同步,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展的趋势,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这一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理论,至今仍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辉。研究陶行知思想,以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为己任,终生矢志从事教育事业,立志改造中国的教育,“造成中华民族伟大的新生命”。重要的是把陶行知思想与当前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掌握教育规律,以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

一、“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合一。

1、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承杜威、孟禄等。杜威的思想对陶行知影响很大,在强调沟通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这点上,杜威给陶行知以直接影响。可以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

2、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1)生活即教育

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发展来看,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从纵向的发展看,生活伴随人的一生。

其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是为了“生活必需”。同时,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教育对社会政治改造具有重要作用,教育不仅改造着社会生活,也改造着每个人的生活。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指“以社会为学校”。主张必须改造传统学校,改造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他提出的“社会即学校”不是学校取消论,而是学校改造论。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中最重要的教学理论。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意图之一是改变旧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又是为了把学生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有“行动能力”、有“生活力”“有创造力”的轨道上来。教、学、做合一实际就是要求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充分体现了陶行知的“行——知——行的哲学理念。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历史遗产批判和继承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改革脱离生活、脱离大众的旧教育,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指导当时的实际生活,发挥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即使到现在,它同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它符合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世界教育潮流的发展趋势,能给当前教育改革许多启示——当前教育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教育脱离了生活,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主题。

陶行知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为着生活需要而办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他认为,生活教育是以“培养合理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为宗旨的。

三、生活教育思想对农村教育改革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奋斗、是探寻出路。”

对于农村教学来说,应结合农村的实际,在新课程改革中践行“生活教育”,这样才能上好课。

1、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优势,开发教学资源

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同时还可为开展教学提供观察、考察等实践活动的场所。

在农村建立实习基地。现在农村一般都要开发多种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生产,学校可以把农民的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和畜牧业养殖基地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察、体验,使学生不仅获得了劳动锻炼,而且巩固和丰富了科学知识。

2、结合自身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工作实践,加紧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水平

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知识、个人能力等均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由于农村学校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加之学校经费少,师资少,教师不易多外出等原因,使教师错过了许多参加培训、课程观摩、经验交流的机会,培训、交流的不到位是教师观念滞后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和领导要重视这个问题。

以陶行知这些老前辈、教育家、教育改革家为楷模,要以之为榜样。要认真、用心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其教育思想,学习他的工作业绩和工作精神,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工作精神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积极努力探究,经常对自己的教学作反思、总结,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业务水平。

学习掌握其教育思想和精神实质,学习其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并努力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用新课改的理念武装自己,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在教学中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这是在农村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改变。

猜你喜欢
合一陶行知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