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分类管理模式的思考

2016-05-14 17:40向宏彩
人间 2016年7期
关键词:分类管理因材施教性格

摘要:又逢月末总结时,梳理月度心得写,忙碌二字欲言止,忙出成效皆欢喜。忙碌年年月月有,何招使得忙碌停,且行且思且回味,分类管理提日程。

关键词:分类管理模式;管理心得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忙碌一词,深埋辅导员心间,外露辅导员行动。面对95后的小鲜肉们,纵使我们是有着数十年工作经验的老腊肉,也难以一次把清他们的脉搏、对症下药,致使我们有时的忙碌,毫无效用。

多元化时代下成长起来的95后,浑身充满个性化色彩,辅导员的工作,要摸清他们的脉搏,首要的便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量体裁衣式的因材施教,结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分类管理模式值得思考和实践。我们一直走在分类管理的路上,分类管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做的还不够充分,现谈谈个人对于学生进行分类管理模式的思考。

我要谈的分类管理,并不是对于班级事务进行分类管理,而是对于学生如何进行分类管理。分类管理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对于学生的分类管理而言,大到学院、系部,小到班级和每个学生,应共同进行。

对于学生的分类管理,自然形成的专业分类、男女分类、年级分类、学期分类不再进行探讨,主要从人为的分类行为上进行探讨,遵循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让每个人平等的提升自我的原则,达到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尊重个体发展,因材施教。

在进行学生管理过程中,整体划一的管理模式当然必不可少,诸如在制度建设、班级凝聚力建设等方面,分类管理正是从提升班风、学风、班级凝聚力着手,同时也是落脚点出发,从其他角度出发便失去了学生分类管理的真正意义。

分类管理应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需求,换言之,学生能各取所需,适应多元化时代发展。提供如下几类学生分类管理的思路,仅供参考。

根据学生的性格进行分类。如独立自主型、失爱型、娃娃长不大型。我个人还是很相信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性格无好坏之分,性格的养成非大学三年能纠正完毕,因此将学生依据性格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性格对于同一件事的态度和行为会截然不同。如独立自主型同学给予他自信和支持,方向上的引导即可;对于失爱的同学,这类学生在我校比较普遍,大部分来自农村,父母常年务工在外,父爱母爱极度缺失的学生、加之初高中学习习惯不好不被关注和重视导致缺乏师爱的同学,给予高度的关爱和关注,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眼神和举动,便能改变他们的一生;对于娃娃长不大型学生,自小被娇惯,有些甚至还有一副娃娃的外表、稚气未脱的学生,教会学生成长、坚强比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

根据学习成绩进行分类。学习成绩是一个量化的标准,因为量化,因此高中低三等分类非常容易,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严要求、高标准,制定目标,如国家奖学金、学院奖学金,指导其学业深造如专套本、专升本,指明努力方向;对于中等学生跟随优秀学生,拓展专业技能、指引参加团学活动;对于落后学生,发掘其优势,指出其不足和努力方向,一旦有了进步,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不让一个人掉队原则很重要。

根据兴趣爱好进行分类。世界之所以千差万别,大学之所以丰富多彩,在于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奋斗。情投意合的组合,往往能创造奇迹,因此,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其创造条件发挥其所长,将是因材施教重要方法和落脚点。

根据职业规划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专业对口、专业不对口、创业等方向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制定达到实现规划的计划,阶段性进行跟踪和修正,丰富学生的人生历练。

根据学生活跃程度进行分类。根据个人经验,可分为如下几类:活动型、学习型、自主创业型、混日子型、与世无争型。活动型学生性格开朗外向,在某方面具有一定特长,予以鼓励;学习型学生充分发挥专业学习能力优势,在专业技能上发挥极致;自主创业型学生遵守制度第一、警醒其专业学习,不可沉迷于创业的钱财而是创业的宝贵经验;混日子型一般家境雄厚,衣食无忧,告诫该类学生同样是混,干嘛不混出个好样子来;与世无争型要多给与机会,表达和展示自我。

根据学生是否有身份进行分类。如党员、干部和普通学生。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普通学生向优秀看齐和学习,做到人人在大学都能学成人。

分类模式不固定,管理手段要先进,思政教育摆第一,个性教育要跟进,我学我思我先行,经验推广人人行,人人受益一身轻。

作者简介:向宏彩,经济管理系。

猜你喜欢
分类管理因材施教性格
分类管理背景下浙江省民办高校政府财政扶持探析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我国外贸企业客户分类管理探析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四川省实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
对西部医学院校教师进行分类管理的思考
性格描绘词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12星座“吃”出性格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