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好刀”“巧砍柴” 打造简约高效语文课堂

2016-05-14 12:15蔡新英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砍柴套子预学

蔡新英

[摘要]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目标繁多、内容杂乱、环节松散等繁杂低效状况。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状况?采用“目标导向课堂教学模式”,课前“磨好刀”,课堂“巧砍柴”,删繁就简,就能打造简约高效的语文课堂。分别从课前准备“磨好刀”和课堂组织“巧砍柴”两大方面展开论述,探讨打造简约高效语文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简约磨好刀巧砍柴目标导向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10

近些年,简约化教学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议话题。“简约”相对“复杂”而言,一些教师为追求课堂教学的“高大全”,课堂目标繁多,授课内容杂乱,或教学形式翻新作秀或流程安排臃肿,导致出现教学低效状况。

那么,如何让语文教学简约而高效起来呢?笔者以为课前“磨好刀”,课堂“巧砍柴”,删繁就简即可达到这一效果。我校近几年推行的“目标导向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程序为:预学成果展示——目标呈现——课堂教学——目标评价)在此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前准备充分

1.把好“预学目标与练习”编制质量关

“预学目标与练习”的编制是“目标导向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程序第一步,是充分了解学情的一种方式,是“预学成果展示”的依据,其编制必须遵循“科学性、可观查、可检测”原则。语文学科的“预学目标与练习”内容,就是要让学生自主解决课文中字词及作者背景等文化文学常识,并通过完成教师问题的设置达到对文章中心及层次整体把握的目的。问题的设置,数量要适当(3-5题),难易要适中且有梯度,尤其要有体现学生在预学过程中遇到的学习困难如“我的疑惑”之类的板块。

2. 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在撰写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考虑课标明确规定的“年段目标”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两个因素。语文教师提前印发“预学目标与练习”,收上批改,在充分掌握学生答题情况后,结合课标(或考纲)要求分析教材,进而科学制定出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目标力求“简明”。

比如人教版必修4中文言课文《张衡传》,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大多为人物传记类,作为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文章,《张衡传》的复习目标除积累文言词句外,应有文言阅读能力提高方面的设计,如:通过复习,学生能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概括出张衡的性格特点;能熟练介绍文中有关官职变化的知识,尤其能解答此类人物传记高考题目……

二、砍“柴”更当讲技巧——课堂组织精炼简约

磨刀是为砍“柴”,在磨利、磨好“预学目标与练习编制”及“教学设计撰写”之“刀”后开始砍“柴”,砍柴不乱砍,而当讲技巧,即课堂教学环节力求简洁、简约、精简。

1. 简洁导入,呈现目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知的导入语对于整堂课的教学而言相当重要。但无论是传统的开门见山,还是其他如音乐歌曲、猜谜、历史传说等新颖生动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教师均应兼顾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精炼简洁,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教学内容。

2. 课堂教学,内容简约。目标事关教学内容,目标多,教学内容就繁杂,因此课堂教学内容应根据学段情况进行恰当取舍,删繁就简,使内容简练精当。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和《边城》三篇课文均为小说,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因学生在初中及高一必修3第一单元学过小说,有一定小说阅读基础,所以必修5小说教学时,大可不必再面面俱到对三要素详细分析,而应根据文本内容适当结合《考试说明》,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渗透高考有关小说的考点,使学生由“爱读”小说提升到“会读”小说。如《林》一课,教案上有关该课的教学目标有六七条之多,《林》中“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也是文章所着力描写的,教学内容就侧重在“风雪在小说中的作用”即“景物描写”(包括种类、手法和作用)上。

3. 教学环节,紧凑有序。课堂要达到简约、高效,教学环节必须紧凑有序。教师应遵循“内容与目标统一”的原则,按“预学成果展示——目标呈现——课堂教学——目标评价”几个流程有条不紊、紧凑有序进入各教学环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教学为例,在展示预学成果、呈现课堂目标之后,紧抓偏正结构的课文标题,围绕“套子”这根红线精心设计简练问题,分析“套子”与人物形象、“套子”与故事情节、“套子”与小说环境以及“套子”与文章主题等关系,环环相扣,“一线串珠”,简约教学,文章中心将更突出,教学环节将更紧凑,课堂也就更富实效性。

4.精简提问,精准检测。“目标导向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最后一步为目标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结构特点等,提问精简扼要、有针对性,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浅;提问忌笼统,“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浪费时间的“假问题”尽量少提甚至不提;此外,教师还要适时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砍柴套子预学
小马砍柴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谈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的象征意义
磨刀不误砍柴工
放羊的故事
套子
放羊的故事
我所欣赏的套子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